《計算機科學概論(第12版)》共12章,其中包括緒論、數據存儲、數據操控、操作系統、組網及因特網、算法、程序設計語言、軟件工程、數據抽象、數據庫系統、計算機圖形學、人工智能和計算理論,以及5個附錄。另外,每章都有復習題和課外閱讀供讀者練習和擴展學習。
1.作者知名:作者布魯克希爾(J.GlennBrookshear)為國外計算機科學概論等領域教材的暢銷書作者。
2.內容新穎:《計算機科學概論(第 12版)》在美國廣受歡迎,本書為第 12版。
3.結構設計精心:在內容編排上由具體到抽象逐步推進,很適合教學安排,每一個主題自然而然地引導出下一個主題。
4.配套資料豐富。書中包含大量的圖、表和示例,有助于讀者對知識的了解與把握。
J.Glenn Brookshear 布魯克希爾(J.Glenn Brookshear),世界知名的計算機科學教育家。他在1975年獲得墨西哥州立大學博士學位后,創立了Marquette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學位項目,并在該校任教至今。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計算理論。著有Theory of Computation:Formal Languanges,Automata,and Complexity。
第0章 緒論 1
0.1 算法的作用 2
0.2 計算機器的由來 3
0.3 學習大綱 7
0.4 計算機科學的首要主題 9
第1章 數據存儲 16
1.1 位和位存儲 17
1.2 主存儲器 22
1.3 海量存儲器 25
1.4 用位模式表示信息 29
1.5 二進制系統 34
1.6 整數存儲 38
1.7 小數存儲 43
1.8 數據與程序設計 47
1.9 數據壓縮 52
1.10 通信差錯 56
第2章 數據操控 65
2.1 計算機體系結構 66
2.2 機器語言 68
2.3 程序執行 73
2.4 算術/邏輯指令 79
2.5 與其他設備通信 82
2.6 數據操控編程 87
2.7 其他體系結構 93
第3章 操作系統 102
3.1 操作系統的歷史 103
3.2 操作系統的結構 106
3.3 協調機器的活動 112
3.4 處理進程間的競爭 114
3.5 安全性 118
第4章 組網及因特網 125
4.1 網絡基礎 126
4.2 因特網 133
4.3 萬維網 141
4.4 因特網協議 148
4.5 安全性 152
第5章 算法 163
5.1 算法的概念 164
5.2 算法的表示 166
5.3 算法的發現 173
5.4 迭代結構 177
5.5 遞歸結構 186
5.6 效率與正確性 192
第6章 程序設計語言 206
6.1 歷史回顧 207
6.2 傳統的程序設計概念 213
6.3 過程單元 223
6.4 語言實現 229
6.5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 236
6.6 程序設計并發活動 242
6.7 說明性程序設計 244
第7章 軟件工程 253
7.1 軟件工程學科 254
7.2 軟件生命周期 256
7.3 軟件工程方法學 259
7.4 模塊化 261
7.5 行業工具 267
7.6 質量保證 273
7.7 文檔編制 276
7.8 人機界面 277
7.9 軟件所有權和責任 279
第8章 數據抽象 285
8.1 基本的數據結構 286
8.2 相關概念 289
8.3 數據結構的實現 290
8.4 一個簡短的案例 302
8.5 定制的數據類型 307
8.6 類和對象 310
8.7 機器語言中的指針 311
第9章 數據庫系統 319
9.1 數據庫基礎 320
9.2 關系模型 324
9.3 面向對象數據庫 332
9.4 維護數據庫的完整性 334
9.5 傳統文件結構 337
9.6 數據挖掘 344
9.7 數據庫技術的社會影響 345
第10章 計算機圖形學 352
10.1 計算機圖形學的范圍 353
10.2 3D圖形學概述 354
10.3 建模 356
10.4 渲染 362
10.5 處理全局照明 370
10.6 動畫 373
第11章 人工智能 379
11.1 智能與機器 380
11.2 感知 384
11.3 推理 389
11.4 其他研究領域 399
11.5 人工神經網絡 402
11.6 機器人學 409
11.7 后果的思考 411
第12章 計算理論 419
12.1 函數及其計算 420
12.2 圖靈機 422
12.3 通用程序設計語言 425
12.4 一個不可計算的函數 430
12.5 問題的復雜性 434
12.6 公鑰密碼學 441
附錄 450
附錄A ASCII碼 451
附錄B 處理二進制補碼表示的電路 452
附錄C 一種簡單的機器語言 454
附錄D 高級編程語言 456
附錄E 迭代結構與遞歸結構的等價性 458
附錄F 問題與練習答案 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