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設計基礎(第2版)/“十二五”高等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規劃教材》是根據教育部對普通高等院校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和《高等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劃》有關文件的精神,為培養普通應用型大學近機類和非機類寬口徑專業學生的綜合設計能力和創新能力,從而適應當前教學改革的需要編寫而成的。
全書共17章,第1章至第8章主要講述了常用機構的工作原理、特點、設計及機械動力學的基本知識;第9章至第17章講述了常用的機械傳動、常用聯接、軸系零部件等的工作原理、基本設計理論和設計方法。
為了便于學習,每章設有小結、思考與習題.,書中帶“*”的章節為選學內容。
《機械設計基礎(第2版)/“十二五”高等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規劃教材》可作為高等本科院校近機類和非機類各專業機械設計基礎的教學用書(參考學時60~80學時);也可供有關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國家最新標準,符合設計規范
·突出機械現代設計的新方法
·內容簡潔、實用,側重應用
·配備有電子教案和習題解答
第1章 緒論
1.1 本課程的研究對象
1.1.1 本課程的研究對象
1.1.2 基本概念
1.2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和任務
1.2.1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
1.2.2 本課程的主要任務
1.3 機械設計的基本要求與一般過程
1.3.1 對機器設計的基本要求
1.3.2 機械設計的一般過程
1.4 機械設計的方法
1.4.1 機械傳統設計的方法
1.4.2 機械現代設計方法簡介
小結
思考與習題
第2章 平面機構的結構分析
2.1 平面機構的組成
2.1.1 構件與自由度的約束
2.1.2 運動副的分類
2.2 平面機構的運動簡圖
2.2.1 平面機構運動簡圖的概念
2.2.2 平面機構運動簡圖的繪制
2.3 平面機構自由度
2.3.1 平面機構自由度的計算公式
2.3.2 機構具有確定運動的條件
2.3.3 計算平面機構自由度時的注意事項
小結
思考與習題
第3章 平面連桿機構
3.1 平面四桿機構的類型
3.1.1 鉸鏈四桿機構
3.1.2 四桿機構的演化
3.2 平面四桿機構的工作特性
3.2.1 曲柄存在的條件
3.2.2 急回特性與行程速比系數
3.2.3 壓力角和傳動角
3.2.4 死點位置
3.3 平面四桿機構的設計
3.3.1 按作圖法設計四桿機構
3.3.2 用實驗法設計四桿機構
3.3.3 用解析法設計四桿機構
小結
思考與習題
第4章 凸輪機構
4.1 凸輪機構的特點和類型
4.1.1 凸輪機構的特點及應用
4.1.2 凸輪機構的類型
4.2 從動件常用的運動規律
4.2.1 凸輪機構的基本名詞術語
4.2.2 從動件常用的運動規律
4.2.3 選擇從動件運動規律應考慮的問題
4.3 圖解法設計凸輪輪廓
4.3.1 對心移動從動件盤形凸輪輪廓的繪制
4.3.2 偏置尖頂移動從動件盤形凸輪輪廓的繪制
4.3.3 尖頂擺動從動件盤形凸輪輪廓的繪制
4.4 解析法設計凸輪輪廓
4.4.1 偏置滾子直動從動件盤形凸輪機構理論輪廓線方程
4.4.2 偏置滾子直動從動件盤形凸輪機構實際輪廓線方程
4.4.3 刀具中心運動軌跡方程
4.5 凸輪機構設計時應注意的問題
4.5.1 滾子半徑的選擇
4.5.2 平底長度L的確定
4.5.3 壓力角與傳力性能
4.5.4 基圓半徑rb的確定
4.5.5 凸輪機構的結構
小結
思考與習題
第5章 齒輪機構
5.1 齒輪機構的特點和類型
5.1.1 齒輪機構的特點及應用
5.1.2 齒輪機構的類型
5.2 漸開線齒輪的齒廓與嚙合特性
5.2.1 齒廓嚙合基本定律
……
第6章 輪系
第7章 其他常用機構
第8章 回轉件的平衡與機械速度波動調節
第9章 機械零件設計概論
第10章 帶傳動設計
第11章 鏈傳動設計
第12章 齒輪傳動設計
第13章 聯接
第14章 滾動軸承
第15章 滑動軸承
第16章 軸的設計
第17章 其他常用零部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