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恨歌》每14字為一句,共有60句。 前15句敘述了故事的原委,楊貴妃的美麗與唐玄宗對她的恩愛。這一部分,寫出了長恨的內因,是悲劇故事的基礎。接下來10句,寫樂極生悲,一場空前的大亂-安史之亂爆發了。將士們以禍亂由楊國忠所致,殺掉楊國忠,并逼迫唐玄宗殺楊貴妃以塞天下之怨。后面的35句,寫楊貴妃死后,唐玄宗是如何悔恨、憂傷、寂寞、凄涼,當刻骨銘心的悲苦思念在現實中得不到排遣,只好求助于方士尋仙。久已脫離人間愛欲的蓬萊仙子楊太真,得知漢家天子差人尋她時,“九華帳里夢魂驚”“云髻半偏新睡覺,衣冠不整下堂來”。 全詩纏綿悱惻,在描寫兩個人生死相隔之后,一個在人間,一個在天上,彼此思念。這正是長恨所在,因為永遠生死相隔,所以“此恨綿綿無絕期”。而開始的一個美艷、一個寵溺,是敘述造成長恨的原委、內因,中間縊死楊貴妃,是導致長恨的直接原因,由于楊貴妃的死,前面的種種恩愛才只能成為回憶,才使曾經的愛情變成悲劇。無論是內因還是直接原因,都是為更好的敘述長恨,而不得不有的鋪墊。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 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明園(真實姓名:盛明圓):2016級中國美術學院影視與動畫藝術學院研究生;現為中國設計師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