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成長型中小企業董事會特征及其對企業績效影響研究--以西部地區為例》是根據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研究結果,首次依據企業控制權理論,從實際控制人維度研究成長型中小企業董事會治理問題,分析并提出實際控制人能力是成長型中小企業董事會特征的重要構成因素的觀點,構建理論分析模型,對實際控制人影響成長型中小企業董事會特征的形成及其對企業績效影響的內在機理進行分析;構建了成長型中小企業董事會治理評價指標體系,對西部地區成長型中小企業董事會治理及其對企業績效影響進行實證分析,并對西部中部東部東北部成長型中小企業進行了比較研究。
第一章 研究概述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研究背景
第三節 研究意義
第四節 概念界定與研究范圍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范圍
第五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框架
第二章 我國中小企業及公司治理理論的發展
第一節 我國中小企業產生和發展
一、國有中小企業發展歷程
二、鄉鎮企業發展歷程
三、民營中小企業發展歷程
第二節 我國中小企業公司治理理論研究的現狀
一、中小企業公司治理理論
二、我國中小企業公司治理理論
三、我國中小企業公司治理理論研究現狀
第三節 我國中小企業公司治理理論研究評述
一、中小企業公司治理理論評述
二、適應我國成長型中小企業公司治理理論創新
第三章 我國中小企業董事會治理理論的發展
第一節 我國中小企業董事會治理理論研究的興起
一、董事、董事會的起源
二、我國中小企業董事會治理理論研究的興起
第二節 我國中小企業董事會治理理論研究的現狀
一、董事會治理理論研究
二、我國上市公司董事會治理現狀
三、我國中小企業的董事會治理現狀
第三節 董事會治理理論研究評述
一、委托代理理論
二、博弈論
三、利益相關者理論
四、資源依賴理論
五、現代管家理論
六、階級霸權理論
第四章 我國中小企業董事會特征與企業績效的理論研究
第一節 國內外企業董事會特征理論研究綜述
一、董事會規模與企業績效
二、獨立董事比例與企業績效
三、兩職合一與企業績效關系
四、董事持股比例與公司績效關系
五、董事會行為特征與公司績效
第二節 我國中小企業董事會特征研究現狀與評述
一、成長型中小企業的控制權及控制權分解
二、大股東治理戰略對董事會特征影響
三、成長型企業的控制權約束理論
四、我國中小企業董事會特征研究評述
第三節 成長型中小企業董事會特征及構成要素
一、董事會權利與義務特征
二、董事會運行效率特征
三、董事會組織結構特征
四、董事會薪酬特征
五、董事會獨立性特征
六、實際控制人能力特征
第四節 成長型中小企業董事會特征影響企業績效的機理分析
一、成長型中小企業股權結構及公司治理現狀
二、三權合一下的中小企業為提高績效所要解決的問題
三、董事會特征對企業績效影響的機理分析
四、結論
第五章 我國西部地區成長型中小企業董事會治理指數對企業績效影響的實證分析
第一節 我國西部地區成長型中小企業的發展歷程與現狀
一、我國西部地區成長型中小企業的發展歷程
二、我國西部地區成長型中小企業的發展現狀
第二節 我國西部地區成長型中小企業董事會治理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一、國外董事會治理評價研究
二、國內董事會治理評價研究
三、我國成長型中小企業董事會治理評價指標體系設計
第三節 實證研究樣本資料的選擇
一、研究對象
二、研究期間與資料收集
第四節 模型構建、檢驗及分析
一、成長型中小企業董事會治理指數對企業績效的影響分析
二、西部、中部、東部、東北部成長型中小企業董事會治理對企業績效影響的比較研究
第六章 我國西部地區成長型中小企業董事會特征對企業績效影響的實證分析
第一節 西部地區成長型中小企業董事會特征要素
一、董事會規模(size-dish)
二、獨立董事比例(indp)
三、董事會領導結構(stu-led)
四、董事會持有股權董事比例(eqt-ds)
五、董事薪酬(lnpay-ds)
六、董事會會議次數(atten-ds)
七、董事受教育程度(edu-ds)
八、女性董事比例(sex-ds)
九、實際控制人能力指數(capa-con)
第二節 實證研究樣本資料的選擇
第三節 成長型中小企業董事會特征對企業績效的模型構建、檢驗及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分析和相關分析
二、相關性檢驗結果
三、回歸模型
第四節 董事會特征與企業績效實證結果及分析
一、成長型中小企業董事會特征與企業績效實證結果及分析
二、西部、中部、東部、東北部成長型中小企業董事會特征對企業績效影響的比較研究
第七章 我國西部地區成長型中小企業董事會治理面臨的制約問題與對策建議
第一節 我國西部地區成長型中小企業董事會治理面臨的制約問題
一、董事會權利與義務治理問題
二、董事會運行效率制約問題
三、董事會組織結構制約問題
四、董事會薪酬制約問題
五、董事會獨立性制約問題
六、實際控制人能力制約問題
第二節 我國西部地區成長型中小企業完善董事會治理的對策建議
一、進一步提高董事會權利與義務治理水平
二、切實加強董事會運行效率治理水平
三、盡快完善董事會組織結構治理
四、著重改善董事會薪酬治理水平
五、大力提升董事會獨立性治理水平
六、認同并加強實際控制人能力治理水平
第八章 總結與展望
一、全書總結
二、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后記
查看全部↓
《西部地區成長型中小企業董事會特征及其對企業績效影響研究》:
對局外人的信息了解不多,實際上存在著一種信息不對稱的情況,對外人的關系就會疏遠,對他人的不信任就會成為一種順理成章、合情合理的事情。費孝通的“差序格局”論最能反映中國傳統社會結構特征和社會關系。中國人的內外邊界是彈性的并且模糊的,“自己人”不僅包括既定的局內人,一般是親友關系,還包括任何盡力想拉進圈子里的人,“外人”經過交往確立彼此之間的信任關系是可以成為“自己人”的。
正是由于這些因素,我國大量的中小企業包括成長型中小企業公司組織最高運行目標并不僅僅是單純地追求規模最大化或利潤最大化,企業治理“安全第一”也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在外部環境變幻莫測、存在著高度不確定性的情況下。此時,企業實際控制人為能使企業擴張在他們的控制幅度內,必然要對企業治理施加重大影響,安排他們的“親信”,即那些具有良好融洽關系、值得信任的“自己人”,去充當企業治理與管理結構中的重要角色。防范委托代理關系中各種不確定性因素和機會主義行為所引發的風險,中小企業的公司控制權安排就是滿足規避風險的“緊控性”要求。
而當該類企業有與其他公司進行資產重組的機會或有上市可能時,如果他們的控制權會被稀釋甚至瓦解,那么他們選擇此類行為將會格外謹慎,以確保企業還是“屬于”他們。控制權的思想,在企業內部各級崗位吸納外部人的順序安排上表現得“淋漓盡致”,以盡可能規避重要商業信息泄露的內在風險。對外人開放的順序安排是:①生產經理;②設計開發經理;③質管部經理;④辦公室主任;⑤人事經理;⑥副總經理;⑦營銷經理;⑧總經理助理;⑨采購經理;⑩財務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