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財務會計(第2版)/二十一世紀普通高等院校實用規劃教材·經濟管理系列》以《企業會計準則》和《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為依據,以企業財務報表構成要素為主線,重點介紹財務會計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全書共分為10章,其中第一章“總論”主要介紹財務會計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第二章至第九章主要介紹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會計要素的確認和計量的基本理論及核算方法;第十章主要介紹財務報告的內容及其編制方法。
《中級財務會計(第2版)/二十一世紀普通高等院校實用規劃教材·經濟管理系列》在編寫過程中堅持注重基礎教學和實際運用相結合的原則,力求由淺入深、結構合理、條理清晰、通俗易懂,并把多年教學和實踐經驗融入教材之中。每章都配有自測題和會計案例分析,便于學生自我訓練、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可以培養學生利用所學專業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中級財務會計(第2版)/二十一世紀普通高等院校實用規劃教材·經濟管理系列》可作為高等院校會計學專業、財務管理專業和工商管理專業的財務會計用書,也可作為企業會計人員、財務管理人員及經營管理人員的培訓和自學教材。
第2版前言
財政部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自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首先開始實行后,至本書修訂出版時已有七年多了,F已在大中型企業陸續開始執行,隨著會計實踐,在實施過程中,我國企業會計準則委員會又相繼出臺了相關解釋意見和修訂及說明,加之相關稅法的不斷變化和完善,為了更好地滿足廣大學習者的需求,我們對2009年出版的《中級財務會計》第一版教材進行了以下方面的修訂。
(1)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委員會發布的專家解釋意見和最新相關法律、法規和制度的規定,對于涉及財務會計內容變化的均作了相關調整。
(2) 增加了新的案例并精選了自測題。根據現階段經濟領域出現的新情況、新事件,經過作者的整理加工,選擇了一些針對性強,具有一定理論深度,便于指導實踐的案例添加到教材之中,以豐富學生知識體系并開拓學生的視野。對于每章后的自測題,進行了精心挑選,選擇學生易懂并與實踐工作緊密相關的習題,融入教材之中。
本教材在編寫設計上體現了以下特點。
(1) 內容新穎。與我國現行會計改革同步,反映和吸收最新會計理論研究成果、最新頒布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和會計實務工作實踐。學生通過學習,能夠掌握最新的財務會計知識和專業技能。
(2) 循序漸進。教材整體內容定位恰當,條理清晰。在內容結構體系安排上體現了先易后難,由簡單到復雜的漸進過程,適合于教與學。在內容選擇上考慮了不同階段、不同知識結構學生的需要,適用于不同層次、多種知識結構的教學需要。
(3) 應用性強。以企業會計準則體系為依據,反映現代企業財務會計的中級實務操作技能,具有很好的指導應用性。為便于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每章前均設有學習要點及目標;每章后均設有自測題(包括單項選擇、多項選擇、判斷、業務處理或計算分析等題型)和案例分析,便于學生鞏固學習內容和鍛煉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財務會計綜合業務素質,使之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一定的創新能力。
全書共10章,以企業財務報表構成要素為主線,分別介紹了財務會計的基本概念與理論,貨幣資金及應收項目,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與其他資產,投資,負債,所有者權益和收入、費用及利潤,最后以財務報告的形式總括了所有的內容。
本教材適合作為高等院校會計學專業、財務管理專業和工商管理專業的財務會計用書,也可作為企業會計人員、財務管理及經營管理人員的培訓和自學用書。
本教材由楊淑媛和李曉兵擔任主編,姜旭宏、林秀芹、王劍平擔任副主編。各章具體編寫分工為:楊淑媛執筆第一章、第二章、第十章;李曉兵執筆第三章、第六章;姜旭宏執筆第四章、第五章;林秀芹執筆第七章、第九章;王劍平執筆第八章。楊淑媛負責擬定全書寫作大綱并組織編寫工作,楊淑媛、李曉兵進行了全書定稿前的修改和總纂。
本教材在寫作過程中參考了很多文獻和著作,并得到黑龍江財經學院、黑龍江科技大學、哈爾濱金融學院、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的大力支持與幫助,周航教授在編寫過程中給予多方面的指導,在此一并表示感謝。雖然我們付出了很多艱辛勞動,但由于編者學識有限,書中難免會有不足與疏漏之處,懇請廣大讀者指正,以便修改和完善。
編 者
第一章 總論
第一節 財務會計概述
一、財務會計的概念及其特征
二、財務會計的目標
第二節 會計要素
一、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的會計要素
二、反映企業經營成果的會計要素
第三節 會計基本假設與會計基礎
一、會計基本假設
二、會計基礎
第四節 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一、可靠性
二、相關性
三、可理解性
四、可比性
五、實質重于形式
六、重要性
七、謹慎性
八、及時性
第五節 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基本原則
一、歷史成本原則
二、配比原則
三、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原則
第六節 會計計量
一、歷史成本
二、重置成本
三、可變現凈值
四、現值
五、公允價值
案例分析
自測題
第二章 貨幣資金及應收項目
第一節 貨幣資金
一、庫存現金
二、銀行存款
三、其他貨幣資金
第二節 應收票據
一、應收票據概述
二、應收票據的核算
第三節 應收賬款
一、應收賬款的確認與計價
二,應收賬款的核算
三、應收款項減值
四、應收賬款融資
第四節 預付賬款和其他應收款
一、預付賬款
二、其他應收款
案例分析
自測題
第三章 存貨
第一節 存貨概述
一、存貨的概念及特征
二、存貨的確認條件
三、存貨的分類
四、存貨的內容
第二節 存貨的初始計量
一、存貨成本的構成
二、存貨取得成本的入賬價值的組成
三、存貨取得業務的核算
第三節 存貨發出的計價方法和會計處理
一、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
二、發出存貨的會計處理
第四節 存貨清查和期末計價
一、存貨清查
二、存貨的期末計價
案例分析
自測題
第四章 固定資產
第一節 固定資產概述
一、固定資產的概念及確認條件
二、固定資產的分類
三、固定資產的計價
第二節 固定資產的取得
一、購入的固定資產
二、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
三、投資者投入的固定資產
四、存在棄置費用的固定資產
第三節 固定資產折舊
一、固定資產折舊的性質
二、影響固定資產折舊的基本因素
三、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范圍
四、固定資產折舊的計算方法
五、固定資產折舊的會計處理
第四節 固定資產后續支出
一、資本化的后續支出
二、費用化的后續支出
第五節 固定資產的處置及期末計價
一、固定資產的出售、轉讓、報廢和毀損的會計處理
二、固定資產的清查
三、固定資產的期末計價
案例分析
自測題
第五章 無形資產與其他資產
第一節 無形資產概述
一、無形資產的概念及特征
二、無形資產的確認條件
三、無形資產的內容與分類
第二節 無形資產的初始計量與會計處理
一、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
二、無形資產的初始計量
三、無形資產取得的會計核算
第三節 無形資產的后續計量與處置
一、無形資產的后續計量
二、無形資產的處置
三、無形資產的期末計價
第四節 其他資產
一、長期待攤費用
一、商譽
案例分析
自測題
第六章 投資
第一節 投資概述
一、投資的概念及特點
二、投資的分類
第二節 交易性金融資產
一、金融資產
二、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核算
第三節 持有至到期投資
一、持有至到期投資概述
二、持有至到期投資核算
……
第七章 負債
第八章 所有者權益
第九章 收入、費用和利潤
第十章 財務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