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修訂仍以注重應用為主要編著線索,吸收了當前國內外管理學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圍繞管理活動的五大職能(即決策、組織、領導、控制、創(chuàng)新)展開。全書共分12章,分別闡述了管理學基礎知識、管理的環(huán)境與背景、決策與計劃、組織管理與組織文化、領導與激勵、控制與溝通、創(chuàng)業(yè)與創(chuàng)新等內容,同時特別注重了管理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
全書體例新穎,內容及案例翔實,凸顯了管理的實踐性。《高等學校應用型特色規(guī)劃教材·經管系列:管理學原理(第2版)》既可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及高職高專院校專業(yè)課教材使用,也可作為其他學科及其他各類學生的參考書,更可作為企業(yè)管理人員的培訓教材和參考讀物。
實用性:全書體例新穎,內容及案例翔實,凸顯了管理的實踐性,易于學生接受和掌握。 實戰(zhàn)性:既有成功案例,又有失敗案例,易于綜合運用管理學知識,探求管理真諦,打開成功之門。 前瞻性:注重學科的先進性。對管理職能的闡述以及對管理未來的發(fā)展融入了最新的管理理論。
第二版前言
本書自2006年第一版出版以來,因其系統(tǒng)性、實用性、實戰(zhàn)性、針對性等特點而深受廣大讀者的歡迎和好評,在過去的3年多時間里已累計印刷12次,并獲2010年清華大學出版社“高等學校應用型特色規(guī)劃教材經管系列”優(yōu)秀專業(yè)圖書獎。
隨著世界經濟格局和形勢的變遷,管理學的理論體系和操作技能也呈現出了動態(tài)的調整變化,出現了許多前沿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因此本岀有必要在第一版的基礎上進行修訂再版。
本書修訂的基本思路是:仍以注重應用為主要編著線索,吸收了當前國內外管理學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以體現教材內容的時代性、科學性。具體修訂內容如下:
第一,在理論體系方面,編者以第一版的體系框架為基礎,吸收了當前國內外管理學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圍繞管理活動的五大職能(即決策、組織、領導、控制、創(chuàng)新)展開,引入了倫理思想、績效管理、運營與質量管理和人際關系管理,同時結合我國當前大學生就業(yè)的新形勢,引入了創(chuàng)業(yè)學的相關思想。這些新模塊的引入充實了第一版的理論體系,與當前社會對經濟管理的現實需求緊密結合,更好地應對了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與學習偏好。
第二,在案例選取方面,本書選取一部分密切結合目前世界經濟形勢發(fā)展變化的典型案例,增強本書的現實性和趣味性,使讀者能夠更好地認識和理解經濟管理,尤其是企業(yè)管理的新變化及新趨勢。
第三,在技能訓練方面,第二版根據企業(yè)管理的流程加入了既實用又簡單易學的量化分析方法,增強了本書的實際應用性。
本書第二版由倪杰教授擔任主編并承擔修改定稿工作。全書共12章,各章修訂者是:倪杰、姚雨辰,第一、七、十一章;嵇堅,第二章;羅茜,第三、九、十二章;周璐,第四、八章;崔斌,第五章;陶應虎,第六章;熊繼新,第十章。
另外,本書配有電子課件,以適應多媒體教學的需要。下載地址:www.tup.com.cn。
本書在再版過程中,參閱了國內外大量管理學方面的教材和著作,并引用了部分資料,在此向有關作者表示誠摯的謝意。同時,本書得到了金陵科技學院商學院、人文學院有關領導和教師的指導與幫助,并得到清華大學出版社編輯給予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限于我們的水平,書中難免有不妥或疏漏之處,敬請廣大讀者和管理學界同行給予批評指正。
編 者
2011年3月
第一版前言
隨著世界經濟的發(fā)展,人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經濟發(fā)展需要的管理人才是多元化、多層次的——既需要大批優(yōu)秀的理論型、研究型人才,也需要大批應用型人才。而對應用型管理人才而言,必須具備一定的經濟管理知識。“管理學原理”是一門系統(tǒng)研究管理活動的基本理論、基本規(guī)律和基本方法的科學,是經濟管理類專業(yè)的一門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
雖然目前市場上各類管理學教材較多,但真正能滿足培養(yǎng)經濟管理類專業(yè)應用型人才管理學的教材不多。基于這樣的情況,我們在對經濟管理類專業(yè)應用型人才應具備的素質、能力和知識結構進行系統(tǒng)研究的基礎上,組織編寫了這本富有應用型特色的管理學教材。
本教材具有如下特點:
(1)系統(tǒng)性。本書的內容結構和章節(jié)安排做到了條理清楚,層次清晰,力求系統(tǒng)、嚴密。
(2)實用性。考慮到管理學是經濟管理類專業(yè)學生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是學生今后學習管理專業(yè)課的基礎。因此,在內容的組織上考慮了學生的易接受性,做到深入淺出、重點突出。
(3)實戰(zhàn)性。每章都配有與本章內容緊密相關的案例,既有成功的,又有失敗的;既有中國的,又有外國的。供讀者綜合運用管理學知識分析其中的成敗得失,便于讀者從中探求管理學的真諦,打開成功之門。
(4)針對性。通過針對性較強的管理技能訓練,我們將理論教學、案例分析與技能訓練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既有機的統(tǒng)一,又層層推進,以促進學生的理論知識向應用能力轉變。
(5)前瞻性。本書注重學科的先進性,對管理職能的闡述以及對管理未來的發(fā)展都融入了最新的管理理論。
另外,本書配有電子課件,以適應多媒體教學的需要。下載地址:www.tup.com.cn。
本書由倪杰擔任主編并承擔全書的修改定稿工作。全書共13章,參加編寫的人員及分工是:倪杰、姚振平,第一、十一章;王衛(wèi)東、嵇堅、朱麗莉,第二、十三章;胡圣浩、倪杰,第三章;周璐,第四章;崔斌,第五章;陶應虎、朱麗莉,第六章;胡圣浩,第七章;許芳,第八、九章;熊繼新,第十章;吳秀紅、周璐,第十二章。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閱了國內外大量管理學方面的教材和著作,并引用了部分資料,在此特作說明,并向有關作者表示誠摯的謝意。同時,本書得到了金陵科技學院商學院、人文學院及海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三亞學院的有關領導和教師的指導與幫助,并得到清華大學出版社編輯給予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限于我們的水平,書中難免有不妥或疏漏之處,敬請廣大讀者和管理學界同行給予批評指正。
編 者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jié) 管理概述與重要性
一、管理的含義
二、管理的重要性
第二節(jié) 管理的職能與性質
一、管理的職能
二、管理的性質
第三節(jié) 管理者的角色與技能
一、什么是管理者
二、管理者的角色
三、管理者應具備的技能
四、成功的管理者與有效的
管理者
第四節(jié) 管理的原理與方法
一、管理的基本原理
二、管理的基本方法
第五節(jié) 管理學
一、管理學的研究對象
二、管理學的特性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二章 管理思想與管理理論的發(fā)展
第一節(jié) 早期的管理實踐活動與管理
思想
一、古代的管理實踐活動與管理
思想
二、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
第二節(jié) 古典管理理論
一、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
二、法約爾的一般管理理論
三、馬克斯·韋伯的組織理論
第三節(jié) 人際關系理論和行為科學
一、霍桑實驗
二、人際關系理論的主要觀點
三、行為科學的貢獻
第四節(jié) 現代管理理論學派
一、社會合作系統(tǒng)學派
二、系統(tǒng)管理學派
三、決策理論學派
四、經驗主義理論學派
五、權變理論學派
第五節(jié) 當代管理問題及其挑戰(zhàn)
一、20世紀90年代以來企業(yè)
面臨的環(huán)境與挑戰(zhàn)
二、管理研究領域的拓展
三、管理的未來發(fā)展趨勢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三章 管理環(huán)境與背景
第一節(jié) 全球環(huán)境中的管理
一.經濟全球化的趨勢
二、影響國際經濟環(huán)境的因素
三、全球化管理的挑戰(zhàn)
第二節(jié) 倫理環(huán)境及其管理
一、倫理與管理倫理
二、組織背景中的倫理管理
三、當代企業(yè)倫理的熱點問題
第三節(jié) 企業(yè)的社會責任
一、社會責任的產生與演進
二、社會責任的定義
三、關于企業(yè)社會責任的觀點
四、社會責任與經濟績效
五、企業(yè)承擔社會責任的表現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四章 決策
第一節(jié) 決策概述
一、決策的定義及特點
二、決策的類型
三、決策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四、科學決策的原則
第二節(jié) 決策的過程及其影響因素
一、決策的程序
二、影響決策的因素
第三節(jié) 決策的一般方法
一、定性決策方法
二、定量決策方法
第四節(jié) 理性決策與非理性決策
一、“完全理性”假設
二、“有限理性”模型
三、非理性決策
第五節(jié) 個人決策與群體決策
一、個人決策的影響因素
二、群體決策的興起
三、個人決策與群體決策的比較
四、進行有效的群體決策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五章 計劃
第一節(jié) 計劃概述
一、計劃的含義與作用
二、計劃的種類
三、計劃的層次體系
四、計劃編制的程序
第二節(jié) 戰(zhàn)略管理
一、戰(zhàn)略管理的重要性
二、戰(zhàn)略管理過程
第三節(jié) 計劃工作的方法
一、甘特圖法
二、滾動計劃法
三、線性規(guī)劃法
四、網絡計劃技術
第四節(jié) 目標管理
一、目標管理思想的發(fā)展
二、目標管理的特點
三、目標管理的步驟
四、目標管理的局限性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六章 組織管理
第一節(jié) 組織概述
一、組織的含義
二、組織的類型
三、組織設計的基本原則
第二節(jié) 組織結構設計
一、組織結構設計的任務和依據
二、組織結構的基本形態(tài)
三、組織結構的基本類型
第三節(jié) 人力資源管理
一、人力資源概述
二、人力資源管理
三、人力資源規(guī)劃
四、工作分析
五、員工招聘
六、績效考評
七、薪酬制度
……
第七章 組織文化
第八章 領導
第九章 激勵
第十章 控制
第十二章 創(chuàng)業(yè)與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