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依據《企業會計準則》,參考中級財務職稱考試內容,以財務報表六要素為主線,重點闡述了企業在持續經營的前提下,對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等要素進行確認和計量的方法,以及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的編制、填列的基本方法。
本書適合本科院校會計、財務管理、經濟管理等專業的學生使用,也可作為財會、財經從業人員學習企業財務會計的參考書。
(1)內容豐富翔實,針對性極強,適合本科院校會計、財務管理、經濟管理等專業的學生使用,也可作為財會、財經從業人員學習企業財務會計的參考書。
(2)在注重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增加會計實務的講授,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統一,這也符合會計這門學科本身的特點,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于一體。
(3)以大量案例作為知識切入點,通俗易懂,更易讓讀者產生興趣。在案例的選擇上,采用當下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內容新穎、信息量大,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中級財務會計”是會計學、財務管理等本科專業的主干專業課程之一,是繼“基礎會計學”課程之后的主干專業課程。相對而言,“中級財務會計”是學生專業學習過程中內容偏多、涉及面廣、難度偏大的一門課程,一本好的教材對學生的學習有極大的幫助。
本書吸收了國內外近幾年優秀財務會計教材的精華,結合我國會計準則編寫而成。2014年,我國《企業會計準則》做了大規模的修訂,本書基于此對以往教材不適應的部分做了修改,同時,針對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對結構及內容做了相應的調整。
本書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參考中級財務職稱考試內容,以財務報表六要素為主線,重點闡述了企業在持續經營的前提下,對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等要素進行確認和計量的方法,以及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的編制、填列的基本方法。
本書特點如下。
(1)內容豐富翔實,針對性極強,適合本科院校會計、財務管理、經濟管理等專業的學生使用,也可作為財會、財經從業人員學習企業財務會計的參考書。
(2)在注重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增加會計實務的講授,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統一,這也符合會計這門學科本身的特點,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于一體。
(3)以大量案例作為知識切入點,通俗易懂,更易讓讀者產生興趣。在案例的選擇上,采用當下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內容新穎、信息量大,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本書的出版得到了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謝。同時,編者的學識與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不當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收起全部↑
第一章總論
學習目標
第一節財務會計的含義和特點
第二節財務會計基本假設與會計基礎
第三節財務會計基本要素
第四節財務會計確認與計量
第五節財務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本章小結
課后練習題
第二章貨幣資金
學習目標
第一節貨幣資金概述
第二節庫存現金
第三節銀行存款
第四節其他貨幣資金
本章小結
課后練習題
第三章應收賬款及預付款項
學習目標
第一節應收票據
第二節應收賬款
第三節預付賬款及其他應收款
第四節壞賬損失
本章小結
課后練習題
第四章存貨
學習目標
第一節存貨概述
第二節存貨的初始計量
第三節發出存貨的計量
第四節計劃成本法
第五節存貨的期末計量
第六節存貨的清查
本章小結
課后練習題
第五章金融資產
學習目標
第一節金融資產概述
第二節交易性金融資產
第三節持有至到期投資
第四節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本章小結
課后練習題
第六章長期股權投資
學習目標
第一節長期股權投資概述
第二節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
第三節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
第四節長期股權投資的減值與處置
本章小結
課后練習題
第七章固定資產
學習目標
第一節固定資產概述
第二節固定資產的初始計量
第三節固定資產的后續計量
第四節固定資產的減值與處置
本章小結
課后練習題
第八章無形資產
學習目標
第一節無形資產概述
第二節無形資產的初始計量
第三節無形資產的后續計量
第四節無形資產的處置
本章小結
課后練習題
第九章投資性房地產
學習目標
第一節投資性房地產概述
第二節采用成本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
第三節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
本章小結
課后練習題
第十章流動負債
學習目標
第一節流動負債概述
第二節短期借款
第三節應付及預收款項
第四節應付職工薪酬
第五節應交稅費
第六節其他流動負債
本章小結
課后練習題
第三章應收及預付款項
1掌握應收票據的計價及核算。
2掌握應收賬款的計價及核算。
3理解預付和其他應收款的內容。
4重點掌握壞賬損失的處理。
張小飛經營商品賒銷已達數年,從未計提壞賬。最近新換的會計員李梅建議按賒銷凈額計提一定的壞賬準備,并納入財務報表。張小飛則認為推測和估計數不宜入賬,并強調會計數據必須客觀并且可驗證,對會計員的建議猶豫不決。
思考:應如何向張小飛解釋李梅的建議,分析為什么估計的壞賬損失應納入賬表。
第一節應收票據
一、應收票據概述
(一)應收票據的性質與分類
應收票據是指企業因銷售商品或產品、提供勞務等而收到的、尚未到期兌現的商業票據,是一種流動資產。在我國,應收票據僅指商業匯票。
商業匯票可以按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
按票據承兌人的不同,可以分為商業承兌匯票和銀行承兌匯票兩種。商業承兌匯票是指由收款人簽發,經付款人承兌,或者由付款人簽發并承兌的匯票;銀行承兌匯票是指由收款人或承兌申請人簽發,并由承兌申請人向開戶銀行申請,經銀行審查同意承兌的匯票。
按票據是否帶息,可分為不帶息商業匯票和帶息商業匯票。不帶息商業匯票是指商業匯票到期時,承兌人只按票據面值向收款人或被背書人支付款項的票據。帶息商業匯票是指商業匯票到期時,承兌人必須按票面金額加上應計利息向收款人或被背書人支付票款的票據。
(二)應收票據的計價
應收票據一般按其面值計價。即企業收到應收票據時,應按照票據的面值入賬。對于帶息的應收票據,應于期末按應收票據的面值和票面利率計提利息,計提的利息應增加應收票據的賬面余額。
(三)應收票據到期日的確定
商業匯票的持票人在票據到期日可向承兌人收取票據款。商業匯票自承兌日起生效,其到期日是由票據有效期限的長短來決定的。在實務中,票據的期限一般有按月表示和按日表示兩種。
票據期限按月表示時,應以到期月份中與出票日相同的那一天為到期日。例如,3月20日簽發的期限為3個月的票據,到期日應為6月20日。
票據期限按日表示時,應從出票日起按實際天數計算,習慣上出票日和到期日只能算其中一天,即“算頭不算尾”或“算尾不算頭”。例如,3月1日出票的期限為3個月的票據,到期日為6月1日,如果期限為90天,則到期日為5月30日。票據期限按日表示時,帶息票據的利息應按票面金額、票據期限(天數)和日利率計算。
二、應收票據的核算
為了反映和監督應收票據取得、票款收回等經濟業務,企業應設置“應收票據”賬戶,“應收票據”科目借方登記取得應收票據的面值以及計提的票據利息,貸方登記到期收回票款或到期前向銀行貼現的無追索權的應收票據終止確認的票面金額,期末余額在借方,反映企業尚未到期商業匯票的面值和計提的利息。
該賬戶還應按對方單位名稱設置明細分類賬進行核算。企業對于收到的商業匯票應設置“應收票據登記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