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全景式透析了當代社會存在的心身疾病復雜化現象,探討了心理疾病背后的"癥狀組合因素”,從時代壓力、原生態家庭、環境生態、氣候變化、社會變遷等諸多方面為抑郁癥、焦慮癥等心理疾病把脈,尋求心身同治的個性化整合療法。本書結合最新的中西醫理論,廣泛介紹圖式療法、認知心理學、行為心理學、心理動力學、積極心理學、中醫心理學、中醫臟腑學說和形神理論方面的思想精髓,并通過大量的真實案例分析,試圖揭開當代人心病與身病復雜交織的"冰山”,闡述心理疾病是人體平衡機制遭破壞的結果,心病治療是生命整體穩態修復的動態過程,從而論證心身同治理論的應用實踐和時代使命。本書旨在傳遞一個重要信息:心理疾病可以戰勝,心身同治理論具有更廣闊的拓展空間。
楊紅琳,澳大利亞注冊中醫師,澳大利亞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顧問團成員。遼寧中醫學院畢業,師承享譽世界的"針圣”彭靜山和名老中醫王樂善。當代疾病癥狀背后大都隱藏著日益顯著的心理和社會因素,楊紅琳醫生整合中西醫療法的精髓,創建了心身同治的"私人定制”療法,并在自己創辦的楊醫生中醫診所網站上推廣心理健康知識,普及抑郁癥和焦慮癥的常識及治療心得,她創建的心身同治理論日益受到世界學術團體的廣泛重視,幫助了許多陷入心病困境的人恢復健康。
第1章 侵蝕心身內穩態的“木馬病毒”
1 “木馬病毒”的啟示
2 心理疾病顛覆“內穩態”
2.1 童年創傷刻下“木馬圖式”
2.2 心理疾病的多副面孔
2.3 心理疾病的內外“屠城”
2.4 心理失衡傾覆“心身之天平”
2.5 抗御心病需要生命整體穩態
3 探尋心身防御系統的“漏洞”
3.1 大腦內部的“生物漏洞”
3.2 壓力刺激下的“行為漏洞”
3.3 傾斜人生世界的“認知漏洞”
3.4 心理動力的“潛意識漏洞”
3.5 摧毀意志力的“欲望漏洞”
4 中醫智慧解讀的內憂與外患
4.1 藏象學說的“情緒臟腑”
4.2 外患刺激下的情志病
第2章 原生態家庭留下“心理刻痕”
1 家庭構筑“原生內穩態”
1.1 原生態家庭嵌入“圖式刻痕”
1.2 原生態家庭種下“敏感心”
1.3 家庭是心身內穩態的發源地
2 安全感是內穩態的底層根基
3 童年心智穩態的信念支撐
3.1 父母引航“樂觀世界”
3.2 童年列穩“人生方程式”
3.3 擺正義利取舍的“價值天平”
4 童年心態導航的心智模式
4.1 輸掉心態的起跑線思維
4.2 內化父母聲音的“自我淘汰”
4.3 失敗恐懼癥的童年魅影
4.4 碾碎意志的“習得性無助”
4.5 成長型心智磨礪心態力量
5 家庭是健康人格加工廠
5.1 父母是孩子人格的雕塑師
5.2 積極人格模塑從童年起航
第3章 俯瞰心理疾病的中西醫視野
1 抑郁癥:生命中難以承受之悲
1.1 抑郁癥成因的千古之謎
1.2 石器軀殼與文明壓力
1.3 抑郁癥理論的盲人摸象
1.4 抑郁癥的全景式解讀
1.5 抑郁者的心境空間解析
1.6 抑郁癥呈現的多副面孔
2 焦慮癥:惶恐人生的心理困境
2.1 焦慮癥的本質是過度憂懼
2.2 慢性煎熬的廣泛性焦慮障礙
2.3 恐懼閃回的創傷后應激障礙
2.4 自我軟禁的社交焦慮癥
3 心理疾病的“中醫證候”
3.1 抑郁癥的“中醫證候組合”
3.2焦慮癥的中醫證候
第4章 心病復雜化需要中西整合思維
1 現代文明巨輪碾壓心靈
1.1 “害怕錯過”釀成社媒焦慮癥
1.2 氣候變化籠罩“心理霧霾”
1.3 生活方式壓垮心理健康
2 外患環伺需要中醫智慧解圍
2.1 世界最早的天文氣象醫學
2.2 世界上最養壽的作息時刻表
3 尋回中醫失落的心與神 當代心理學需要中醫之“神”
3.1 “誰主神明”的世紀論辯
3.2 中國醫學的百變之“神”
3.3 心藏孕育生命的元神
3.4 心神攸關生命整體內穩態
4 陰陽五行制衡的“內穩態”
4.1 中醫治則:擺正陰陽的天平
4.2 五行生克調控身體穩態
5 經絡是心身內穩態的平衡架構
5.1 經絡是身心失穩的“警報系統”
5.2 讓經絡成為快樂通道
6 醫心之道:中西整合思維
6.1 中西醫嬗變的歷史淵源
6.2 “替補醫學”的人文反思
6.3 對“神經科學決定論”的反思
6.4 心病復雜化呼喚中西整合思維
第5章 “私人定制”模式塑造生命之穩
1 心身一體觀的全景式透析
1.1 聚焦心身健康的發散性思維
1.2 “焦慮”出來的軀體疾病
1.3 身心能量平衡的“生命鐘擺”
1.4 心病治療需要“私人定制”
2 構筑心身內穩態的生命力
2.1 重構陰陽平衡的“圓思維”
2.2 私人定制治療的“動態思維”
3 心境穩態的情緒掌控術
3.1 “毒情緒”爆發前早踩剎車
3.2 中醫建構心境穩態:靜心調神
4 重構正向認知的心智穩態
4.1 擺脫現實困境的心智辯論
挑戰消極想法的心智辯論
4.2 解除災難化思維的魔咒
4.3 別讓“過去的負累”壓垮你
4.4 脫離絕對化思維的“AB枷鎖”
4.5 撕掉自我挫敗的負面標簽
4.6 摘掉“墨鏡”看世界人生
4.7 別做疑神疑鬼的讀心大師
5 “養浩然正氣”的心性力量
5.1 人格是“不一樣的煙火”
5.2 積極心理療法激發心性力量
5.3 人生變“檸檬汁”的積極力
5.4 磨礪生命“不倒翁”的堅韌力
6 尋求心性穩定的圖式治療
6.1 “木馬圖式”是心靈監獄
6.2 人生“原罪”重創童年心靈
6.3 心理疾病呈現的“圖式魅影”
6.4 重構心理自愈的健康模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