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在一片森林里,有一只兔子,一只狐貍,一只刺猬,兩只棕熊和一雙鞋子……森林里的小動物們都在追逐爭搶這雙紅色的鞋子。鞋子不斷被找到又不斷丟失,□終被兩只狐貍找到。
本書的語言簡潔,引導孩子在一片隨季節推移而不斷變化的森林場景中尋找。書中活波可愛、狡黠調皮的小動物讓人忍俊不禁;超多充滿童趣的小細節,一環扣一環的故事情節發展,讓孩子享受沉浸式閱讀體驗,體會尋找和發現的樂趣。
這場藏藏找找游戲,潛移默化地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觀察力和想象力,認識小動物、學會量詞和數數,同時文中的引導性文字也能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這本繪本可以讓孩子一讀再讀,每看一遍都有新發現。一個又一個別出心裁的小驚喜,一定能讓孩子一次又一次地哈哈大笑!
1個尋找鞋子的故事,竟然可以讀100遍!
楊紅(童書編輯)
□□遍:通讀全文,在文字的引導下尋找和發現
翻開□□頁,畫面從遠到近是一片蒼茫的森林、小木屋、河流和一棵熱鬧非凡的大樹。該從哪里看起呢?文字給了我們提示:很久很久以前,在一片森林里,有兩只熊,一只刺猬,還有一只兔子和鞋子。
根據文字,眼尖的小朋友一定能立刻發現:小河邊的紅鞋子旁,有刺猬和兔子。于是一場尋找鞋子的大戲拉開了帷幕,這片生機勃勃的森林就是這場大戲的舞臺。
在每一段文字的結尾,作者都會向讀者拋出問題——“仔細看看,是一只鞋子還是兩只鞋子?”“仔細看看,還有一只鞋子在哪里?”
這些問題是作者與讀者之間的互動,也可以是讀文字的大人與看圖的孩子之間的互動。這樣的問題能帶領讀者在繁復的畫面里迅速找到主線,或者在簡單的畫面里發現隱藏的信息。
書中的文字其實并沒有在講述故事,反而更像是“說明文字”。這本書文字的妙處就在這里。在文字的引導下,家長和孩子可以一起看圖、找圖、解圖及說圖,共同參與完成這個尋找鞋子的故事。
有趣的是,作者給出的文字信息有時是“錯誤”的。比如文中說道“有一只松鼠,一只刺猬……”畫面上是一只松鼠和一只刺猬在搶鞋子,而旁邊還有三只松鼠和一只刺猬在玩兒潛水!作者這個別有深意的“小把戲”,其實是想讓小讀者仔細觀察,獨立思考,提出問題,進而發現更多的細節。
第2遍:追蹤兩只鞋子
讀完□□遍以后,再回過頭來翻看一遍,你會發現兩只鞋子在森林里的經歷完全不同。這雙鞋本來是在河里游泳的人類爸爸,脫下來放在河邊的,可是一只被刺猬帶走,另一只被兔子藏起來,之后兩只鞋子各自被不同的小動物找到。
從夏天跨到秋天,從河邊、到樹上、再到地下。兜兜轉轉,兩只鞋子分開又相聚;而一直堅持不懈地追蹤鞋子的兩只狐貍,終于得到了鞋子,到故事的□后它們也相遇了。這雙鞋子終于成為了狐貍的鞋子。
故事到這里就結束了嗎?沒有,因為新的一輪追逐大戲開始了——好奇心強的小兔子又發現了襪子!那狐貍又去尋找襪子了嗎?或許在環襯能找到答案。
第3~100遍:發現更多好玩兒的細節
據我的粗略統計,《狐貍的鞋子》這本書里大概出現了二十多種動物,當然,這沒算上書中各種各樣的鳥和魚,以及來小木屋的度假的父子……在這全景式圖畫里,繪者細膩地描畫了小動物們的生活百態,處處充滿童真和童趣的細節,小讀者可以享受到尋找和發現的樂趣。
小動物們活波可愛、狡黠調皮:野豬一家在樹下玩耍,調皮的松鼠惡作劇解開小野豬正在蕩秋千的繩子;兩只正在打歪主意的兔子,準備用鉤子“釣”胡蘿卜;能疊羅漢摘漿果,也能疊羅漢往小木屋里望的獾……
也有溫馨的畫面:正在給爺爺念書的小鼴鼠,要出遠門的鳥爸爸跟家人道別,齊心協力運蘑菇的老鼠一家,還有在媽媽織的圍巾中熟睡的小野豬……
這片熱鬧的森林里,也同樣潛伏著危險:悄無聲息地靠近鼴鼠的狼;兩只小老鼠拼盡全力阻止大蛇,解救同伴;被狼嚇得四處亂竄的兔子和小野豬;鼴鼠們搭“梯子”營救掛在鞋帶上的小鼴鼠……
《狐貍的鞋子》的故事性全都在圖畫里了,圖畫中隱藏的幽默細節,讓這本書可以一讀再讀,每看一遍都有新發現。
一個又一個別出心裁的小驚喜,一定能讓孩子一次又一次地哈哈大笑!
【意】克里斯丁娜·瓦倫蒂尼 (Cristiana Valentini)
1970 年出生于意大利,是一名平面設計師、插畫家,同時也是一位童書作家。她將自己的生活歸結為“與紙張作斗爭”。她制作動畫電影、海報,也做包裝設計,與包括《紐約時報》在內的多家世界著名雜志和報紙都有合作。2000年,她被意大利視覺傳達設計協會AIAP選為□佳平面設計師。她創作的童書已被翻譯為英語、法語、荷蘭語、韓語等十種語言。
【西】瑪利亞·莫亞(Maria Moya)
來自西班牙穆爾西亞的插畫家。她的作品已被翻譯成五種語言。她的創作靈感來自大自然,擅長在作品中藏入有趣而溫柔的小細節。她的世界充滿了幽默和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