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我會被人討厭呢?”
在我過去的人生中,這句話總是回蕩在我的腦海里。
從小,在人前說話就不必提了,即使是與鄰居打招呼,我都會感到十分緊張。回想起來,那時候的我總低著頭,像逃跑一般邊走邊在內心祈禱著不要碰到熟人。之后我在學校一直被欺負,走上社會后也游離于人群之外。
我對人際關系的苦惱從未得到過緩解。
這種壓力使我原本就有的特應性皮炎更為嚴重,同時還導致了不明原因的嘔吐和頭痛,令我大為苦惱。
上大學時,我想改變自己,建立自信。為此我開始新的嘗試,去上模特學校,并加入模特事務所,但并不順利。大學畢業后,我為了成為一名職業高爾夫球手而奔赴加拿大。回國后我又放棄了職業高爾夫球手的工作,嘗試了文員、廣播電臺音樂節目主持人、有線電視臺播音員等職業。在那段時間里,我結了婚,并且幸運地孕育了兩個孩子。
然而,無論換到何種工作環境,我無法處理好人際關系的情況都沒能得到改變。我覺得我的工作很有意義,可就是不明白,自己為什么會讓周圍的人感到不舒服。在那種毫無頭緒的情況下工作,讓我覺得非常憋悶和痛苦。
與這種煩惱加劇相對應的是,我潛心投入從學生時代起就開始的有關溝通方法的學習和實踐中。我閱讀了大量關于溝通技巧和心理學、腦科學的書籍,并在日常生活中逐一實踐閱讀中習得的方法或知識,然后觀察他人的反應,如此反復“實驗”。
通過這種方式,在20年的反復試錯中,我逐漸意識到,當我表現出有些夸張的表情、姿態或手勢時,往往可以得到對方的積極回應。于是我明白,不用刻意去迎合對方的秉性或當時的情況,我們用同一種方式,就足以應對所有人。
于是不知不覺間,我對于人際關系的苦惱消失了。
歷盡艱辛,我最終掌握的近乎夸張的表情、姿態和手勢,成為我獲得他人好感的形式。大家可以把這種形式與武士道和茶道等所講究的“型”相類比。
這種獲取好感的形式,可以直接觸達對方的右腦,具體內容我會在書中詳細講述。我相信,掌握這種形式后,任何人都能獲得任意對象的好感。
在本書中,我們將這種形式稱為更易于理解的“模式”。
這種模式非常容易實踐,即使是那些不善察言觀色、被批評為不識趣的人也一樣,因為在我看來,實在沒必要察言觀色。
相反,本書要告訴大家的方法就是不能察言觀色。換句話說,正因為“不會察言觀色”,才被人喜歡。這正是這種模式最獨特的地方。
辭去了前面所說的干了兩年的播音員工作后,我覺得,我可以將這種模式教授給與我擁有同樣煩惱的人,因而開始創業,面向企業開展名為“印象培訓”的業務。
與常規的禮儀培訓使人獲得常識或正確的行為方式不同,我的這一培訓是以提升第一印象,從而獲得更多業務機會為軸心的。例如,通過給他人留下“這個人我喜歡”“很有親和力”等好印象,使得對方產生“如果是他讓我買,我就嘗試一下”“這個人感覺很靠譜,就交給他好了”這樣的想法。
幸運的是,截至2018年5月我寫這本書的時候,也是我的創業生涯迎來第9個年頭之時,已經有15000多人接受過這種模式的培訓。
另外,在培訓時與大量人員接觸的過程中,我證實了曾經的假想——第一次見面就會被人討厭。
沒有明確的理由,卻莫名其妙地被人討厭或讓對方心情不愉快的那些人,存在一個共同點——不知怎么的就是讓人感覺不舒服。以對方的角度來看,雖然并非受到了明顯的冒犯,但就是會對其留下莫名有點不太喜歡的嫌惡印象。
為了擺脫含糊的“不良印象”,能夠在任何人面前瞬間留下好印象,了解這種萬人通用的模式是一條捷徑。
例如,即使別人教我們在迎接顧客時要帶上燦爛的微笑,你難道不覺得,“燦爛”和“微笑”的標準都是因人而異的嗎?另外,自己眼中的自己和別人眼中的自己也有可能完全不同。因此,我去掉了諸如“燦爛的笑容”和“爽朗的問候”這類含糊的表達,盡量消除因人而異的因素的影響,從而總結出這套模式。
到目前為止,我已經為各行各業的公司提供了培訓服務,以酒店和美容院等服務行業為主,也包括餐飲店、百貨商店等零售業,房地產公司等與住房相關的開發商及舊房改造公司等行業。值得慶幸的是,培訓的回購率超過90%。這無疑是因為,客戶公司所期望的銷售業績、消費者回購率及員工的服務水平等,已經在數據上呈現出提升的趨勢。
關東地區大型私營鐵路公司小田急電鐵,為在車站工作的所有員工(約1000人)引入了這項培訓。
通常,車站站臺的工作涉及人的生命安全,公司對工作人員的要求集中在全神貫注保護乘客的安全這一方面,所以,站務員的表情一般都很嚴肅,有時甚至會有些嚴厲。為了給乘客提供更好的服務,公司開始采取相應的舉措。
培訓結束后,公司每年兩次委托外部調研公司進行的服務水平調查結果顯示,評分較上次調查總體上升了約21%,而此前每次調查評分幾乎都沒有什么變化。另外,公司內部以往每次評分排名都在最后的轄區,這次的評分上升了約51%。這些數據可以讓人直觀感受到這種模式的即效性。
之后,由于該公司員工每天早上會在各個車站以團隊的形式繼續就培訓中學到的內容進行訓練,在一年后的服務水平調查中,小田急電鐵在關東鐵路公司中取得了第一名。這說明,我當初接到這個培訓講師工作時所期待的目標達成了。
此外,水戶廣場酒店在接受培訓后,先是榮登了“一休.com服務滿意度”東日本區域第一名,后來又獲得了“Jala住在這里太好了!關東甲信越”第一名、“樂天旅游全國酒店排名”綜合第一名等榮譽,在旅游網站上不斷收獲客戶的好評。
我想把這種受到諸多客戶公司青睞的模式,分享給那些明明努力了,也有實力,卻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的商務人士,以及那些希望改變個人印象、改善人際交往能力的人——這就是本書的創作初衷。
我現在不僅不會像過去一樣被人討厭,而且還能得到人們的積極稱贊或回應,我的工作機會增加了,身體狀況也得到了改善。
我想,拿到這本書的人,大部分擁有上進心,在自己負責的業務領域中不斷學習,鍛煉著自己的業務能力,拼盡全力努力著。我相信,這種模式會讓你的付出得到回報!
希望大家能將這本書的內容付諸實踐,在日常生活中大放異彩。若本書能為大家提供些許助益,我會感到非常高興。
柳沼佐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