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傳感網絡調度優化技術》選取無線傳感器網絡研究熱點問題,對無線傳感網絡調度優化技術進行深入探討,重點介紹基于Quorum系統的介質訪問控制協議、優化調度算法和聚合調度策略。《無線傳感網絡調度優化技術》共8章。第1章概述無線傳感器網絡的研究背景及其意義;第2章論述介質訪問控制協議以及調度相關的研究;第3章提出基于自適應Quorum系統同步傳感器網絡的介質訪問控制協議;第4章提出基于Quorum元素偏移的同步介質訪問控制協議;第5章提出自適應調整工作時隙長度的異步介質訪問控制協議;第6章提出無線傳感器網絡中網絡壽命、匯聚信息量和采樣周期折中的優化調度算法;第7章提出基于可變聚合率的數據聚合調度策略;第8章對全書進行總結,介紹取得的相關成果,并展望下一步研究問題。
《無線傳感網絡調度優化技術》可作為無線傳感器網絡研究、基于Quorum系統的介質訪問控制協議研究的教材,也可供從事相關專業的教學、科研和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無線傳感器網絡集合了微型電子技術、低功耗嵌入式技術、無線通信技術和分布式信息處理等技術,通過各類集成化的微型傳感器之間的協作,實時監測、感知和采集各種環境或監測對象的信息,是當前在國際上備受關注的,涉及多學科高度交叉,知識高度集成的前沿熱點研究領域,具有十分廣闊的應用前景和實用價值,被認為是對21世紀產生巨大影響力的技術之一。
無線傳感器節點作為微小器件,只能配備有限的電源,在煤礦井下等危險無人環境中,更換電源是近乎不可能的。這使得傳感器節點的壽命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電池的壽命,所以有效地提高能量效率以延長網絡壽命是無線傳感器網絡設計中的重要問題。而另一方面,當監測對象狀態變化、監測事件發生時又需要迅速地將被監測對象與事件的信息盡快地傳送到人控終端,從而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以滿足無人操作裝備的平穩安全運行。因而,如何使得無線傳感器網絡獲得高的壽命并使得網絡延遲最小化是其獲得實際應用的關鍵課題。本書主要探討無線傳感器網絡調度優化技術問題、能量有效與延遲最小化的優化問題,并基于Quorum系統,分別針對競爭和非競爭無線傳感器網絡的能量高效與延遲最小化的介質訪問控制協議進行了深入研究。
本書編寫特色主要有:
(1)內容全面。本書完整地介紹了無線傳感器網絡的相關知識,詳細介紹了基于Quorum的介質訪問控制協議,對相關模型進行了深入分析。
(2)通俗易懂。本書由淺入深,全面、系統地提出了基于Quorum的各類介質訪問控制協議模型、模型分析、模型性能、模型實驗結果等內容。
(3)面向需求。書中提出的基于Quorum介質訪問控制協議、調度算法、聚合調度策略等都經過大量模擬實驗驗證,為解決實際問題提供參考。
(4)圖文并茂。對于模型的性能分析、協議之間的對比等,本書給出大量的圖形,可以讓讀者一目了然地查看相關結果。
通過本書的學習,讀者不僅可以了解無線傳感器網絡的相關知識,而且可以掌握基于Quorum的介質訪問控制協議等相關知識,從而能以高效率研究相關理論和解決實際的問題。
龍軍,1972年8月生,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北京大學博士后、中南大學“升華學者計劃”特聘教授,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獲得者,中南大學大數據與知識工程科研團隊負責人。研究方向:網絡資源管理與可信計算,致力于研究全球一體化的網絡資源聯邦計算框架,開發支持各類網絡資源可信接入、管理與調度的聯邦計算平臺,為智能制造、云制造、智能工廠提供基礎支撐,建立了網構化軟件網絡資源管理平臺與協同開發環境。
主持完成國家863、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課題14項,突破了網絡資源管理與可信計算研究領域一系列核心技術問題。科研成果在30個國家政府機關或大型企業得到推廣應用,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3項、二等獎1項,授權與申請發明專利30余項,獲得計算機軟件著作權26項。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無線傳感器網絡研究背景及其意義
1.2 無線傳感器網絡的特點
1.3 無線傳感器網絡的應用領域
1.4 無線傳感器網絡的介質訪問控制問題
1.5 本章小結
第2章 無線傳感器介質訪問控制研究
2.1 無線傳感器網絡概述
2.2 無線傳感器網絡研究挑戰
2.3 無線傳感器網絡介質訪問研究現狀
2.4 本章小結
第3章 基于Quorum的自適應同步介質訪問控制協議
3.1 概述
3.2 網絡模型與問題描述
3.2.1 網絡模型
3.2.2 問題描述
3.3 基于FG-grid的MAC協議設計
3.3.1 FG-gridQuorum系統
3.3.2 基于FG-grid的MAC協議
3.4 自適應的基于QuorumMAC協議
3.4.1 自適應Quorum設計
3.4.2 自適應Quorum性能分析
3.5 實驗結果
3.5.1 FG-gridQuorum系統性能分析
3.5.2 可增加QTS數量的計算
3.5.3 AQM的延遲對比
3.5.4 能量有效性對比
3.6 本章小結
第4章 基于Quorum元素偏移的同步介質訪問控制協議
4.1 概述
4.2 網絡模型與問題描述
4.3 基于Quorum兀素偏移的MAC協議設計
4.3.1 研究動機
4.3.2 ST-gridQuorum系統
4.3.3 ESQ基于MAC協議
4.4 性能分析
4.4.1 網絡延遲
4.4.2 網絡壽命
4.5 實驗與性能分析結果
4.5.1 QTS的選取與占空比
4.5.2 單跳延遲
4.5.3 端到端延遲
4.5.4 協議的使用范圍對比
4.5.5 能量與網絡壽命的實驗結果
4.6 本章小結
第5章 自適應調整工作時隙長度的異步介質訪問控制協議
5.1 概述
5.2 系統模型與問題描述
5.3 基于MAC協議的ESQ
5.3.1 研究動機
5.3.2 SO-gridQuorum系統
5.3.3 QTS壓縮矩陣
5.3.4 基于MAC協議的QTSAC
5.4 性能分析
5.4.1 網絡延遲
5.4.2 網絡壽命
5.5 實驗與性能分析結果
5.5.1 實驗設計
5.5.2 QTS數量
5.5.3 占空比的對比情況
5.5.4 -單跳延遲
5.5.5 端到端延遲
……
第6章 網絡壽命、匯聚信息量和采樣周期折中的優化調度算法
第7章 基于可變聚合率的數據聚合調度策略
第8章 總結
參考文獻
圖表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