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與Springer Nature聯合出版圖書。
航天器自主導航指的是在不依賴地面支持的情況下,僅利用自身攜帶的測控設備在軌實時測定航天器位置和速度等參數的技術;诙嘣葱畔⑷诤系淖灾鲗Ш绞菍Χ喾N信息源(多觀測目標、多敏感器、先驗知識等)進行融合處理的一種先進的自主導航方式。隨著深空探測任務的不斷開展和實施,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自主導航技術,具有高精度性和高可靠性,較以往單一敏感器、單一觀測的自主導航方式,其在增強信息冗余性、擴展時間/空間覆蓋性以及減少信息獲取成本等方面有顯著優勢,在深空探測任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本作品是一部結合估計理論、融合理論與航天器自主導航技術為一體的原創性學術著作,反映了中國在航天器自主導航研究領域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研究成果。
本作品共分四大部分,以深空探測航天器為應用對象,重點論述多源信息融合理論方法及其在深空探測自主導航中的應用,內容涉及估計理論、融合算法、性能分析、時空系統、動力學模型與環境模型、慣性自主導航技術、光學自主導航技術、脈沖星自主導航技術、光學與脈沖星融合自主導航技術、慣性與測距測速/光學融合自主導航技術等12章。
王大軼,研究員,現任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總體部副部長,中國宇航學會英文刊Advances in Astronaut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航天科技前沿》)編委,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防科技卓越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973項目”技術首席專家。在航天器自主導航與控制領域進行創新研究工作,解決了一系列關鍵技術問題,為嫦娥月球探測器等型號飛行試驗成功做出了貢獻。2016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2017年入選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工程,是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部級一等獎4項、二等獎4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