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通信是近三十年發展起來的新型交叉學科,是量子論和信息論相結合的新的研究領域。目前量子通信主要涉及量子密碼通信、量子遠程傳態和量子密集編碼等。近年來這門學科已逐步從理論走向實驗,并向實用化方向發展。
適讀人群 :大中專教材
本書第1版是2007年12月出版的,至今已12年了,12年來量子通信技術研究已有很多的進展,因此本書需要進行修訂。第1版的4章內容基本保持,僅做了少量修改,如在第3章的第1節中增加條件熵的次可加性,在第4章增加第4節(量子秘密共享),在第5章增加第4節(利用相干態的量子通信)。第1版的緒論改為本書的第1章,并增加了一些新內容。根據量子通信近期的發展,本版增加了兩章:第6章(量子通信網)主要介紹3種量子密鑰分配網絡和量子中繼器,由楊伯君編寫;第7章(量子密鑰分配的新進展)包括誘騙態量子密鑰分配和與測量設備無關的量子密鑰分配,由馬海強編寫。在本書修訂和出版的過程中,研究生劉宏偉給予了有力的幫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由于編者學識水平有限,書中不妥與錯誤之處在所難免,敬請讀者指正。
馬海強,2007年畢業于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獲博士學位,北京郵電大學理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全光纖量子通信的協議、方案、系統的實現及其應用;單光子源的制備方案及其實現技術;高速、高效率紅外單光子探測器的工作機理、實現方案及其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