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基礎與實務(第3版)/“十二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經全國職業教育教材審定委員會審定,被評為“十二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審計基礎與實務(第3版)/“十二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充分體現了項目導向、任務驅動、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要求,以注冊會計師審計業務活動為主線,參照注冊會計師審計的職業資格標準,突出職業能力培養,體現基于職業崗位分析和具體工作過程的課程設計理念。《審計基礎與實務(第3版)/“十二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充分考慮了用人單位的需求,以增強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實現畢業與上崗的“零過渡”,力求融“教、學、做”于一體,以形成全新的符合職業教育規律和培養目標的崗位教材。
《審計基礎與實務(第3版)/“十二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適合用作高職高專院校、成人高等院校審計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從事審計實務工作的專業人士的參考書。
學習情境一 審計職業認知
任務一 審計是什么
任務二 審計怎么做
任務三 審計做什么
學習情境二 如何認識審計目標和審計證據
任務一 確定審計目標
任務二 獲取審計證據
任務三 編制與復核審計工作底稿
學習情境三 如何運用審計抽樣方法
任務一 審計抽樣的基本程序
任務二 審計抽樣方法的應用
學習情境四 如何進行審計計劃工作
任務一 初步業務活動
任務二 評估并確定重要性水平業務活動
任務三 初步識別可能存在較高的重大錯報風險的領域
任務四 制定總體審計策略和具體審計計劃
學習情境五 如何進行風險評估工作
任務一 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
任務二 了解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
任務三 評估重大錯報風險
學習情境六 如何進行風險應對工作
任務一 針對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的總體應對措施
任務二 針對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的進一步審計程序
任務三 控制測試
任務四 實質性程序
學習情境七 銷售與收款循環審計
任務一 銷售與收款循環控制測試
任務二 銷售與收款循環實質性程序
學習情境八 采購與付款循環審計
任務一 采購與付款循環控制測試
任務二 采購與付款循環實質性程序
學習情境九 生產與倉儲循環審計
任務一 生產與倉儲循環控制測試
任務二 生產與倉儲循環實質性程序
學習情境十 籌資與投資循環審計
任務一 籌資與投資循環控制測試
任務二 籌資與投資循環實質性程序
學習情境十一 工薪與人事循環審計
任務一 工薪與人事循環控制測試
任務二 工薪與人事循環實質性程序
學習情境十二 如何進行貨幣資金審計
任務一 庫存現金審計
任務二 銀行存款審計
任務三 其他貨幣資金審計
學習情境十三 如何進行完成審計工作
任務一 實施特殊項目的審計
任務二 獲取管理層聲明及律師聲明書
任務三 匯總審計差異及質量控制復核
任務四 審計意見的形成及審計報告的編制
參考文獻
一、認識籌資與投資循環的內部控制
1.籌資與投資循環涉及的主要業務活動
(1)籌資所涉及的主要業務活動
①審批授權。企業通過借款籌集資金需經管理層的審批,其中債券的發行每次均要由董事會授權;企業發行股票必須依據國家有關法規或企業章程的規定,報經企業最高權力機構(如董事會)及國家有關管理部門批準。
②簽訂合同或協議。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融資須簽訂借款合同,發行債券須簽訂債券契約和債券承銷或包銷合同。
③取得資金。企業實際取得銀行或金融機構劃入的款項或債券、股票的融入資金。
④計算利息或股利。企業應按有關合同或協議的規定,及時計算利息或股利。
⑤償還本息或發放股利。銀行借款或發行債券應按有關合同或協議的規定償還本息,融入的股本根據股東大會的決定發放股利。
(2)投資所涉及的主要業務活動
①審批授權。投資業務應由企業的高層管理機構進行審批。管理層應對所有投資交易進行授權。交易的數量越多,授權程序必須越正式。
②取得證券或其他投資。企業可以通過購買股票或債券進行投資,也可以通過與其他單位聯合形成投資。注冊會計師應對這些憑證和有價證券的真實性以及管理層偽造或修改這些憑證和有價證券的風險保持警惕。
③取得投資收益。企業可以取得股權投資的股利收入、債券投資的利息收入和其他投資收益。企業收到的股利和利息應當記錄并追查至銀行存款單。
④轉讓證券或收回其他投資。企業可以通過轉讓證券實現投資的收回;其他投資已經投出,除聯營合同期滿,或由于其他特殊原因聯營企業解散外,一般不得抽回投資。
2.籌資與投資循環內部控制的內容
(1)籌資活動的內部控制
籌資活動主要由借款交易和股東權益交易組成。股東權益增減變動的業務較少而金額較大,注冊會計師在審計中一般直接進行實質性程序。無論是否依賴內部控制,注冊會計師均應對籌資活動的內部控制獲得足夠的了解,以識別錯報的類型、方式及發生的可能性。
企業的借款交易涉及短期借款、長期借款和應付債券,這些內部控制基本類似。此處以應付債券為例說明籌資活動的內部控制。一般來講,應付債券內部控制的主要內容包括:第一,應付債券的發行要有正式的授權程序,每次均要由董事會授權。第二,申請發行債券時,應履行審批手續,向有關機關遞交相關文件。第三,應付債券的發行,要有受托管理人來行使保護發行人和持有人合法權益的權利。第四,每種債券發行都必須簽訂債券契約。第五,債券的承銷或包銷必須簽訂有關協議。第六,記錄應付債券業務的會計人員不得參與債券發行。第七,如果企業保存債券持有人明細分類賬,應同總分類賬核對相符,若這些記錄由外部機構保存,則須定期同外部機構核對。第八,未發行的債券必須有人負責。第九,債券的回購要有正式的授權程序。
如果企業應付債券業務不多,注冊會計師可根據成本效益原則采取實質性方案;如果企業應付債券業務繁多,注冊會計師就可考慮采用綜合性方案,則應進行控制測試。
(2)投資活動的內部控制和控制測試
一般來講,投資內部控制的主要內容包括下列幾個方面:
第一,合理的職責分工。這是指合法的投資業務,應在業務的授權、業務的執行、業務的會計記錄以及投資資產的保管等方面都有明確的分工,不得由一人同時負責上述任何兩項工作。比如,投資業務在企業高層管理機構核準后,可由高層負責人員授權簽批,由財務經理辦理具體的股票或債券的買賣業務,由會計部門負責進行會計記錄和財務處理,并由專人保管股票或債券。這種合理的分工所形成的相互牽制機制有利于避免或減少投資業務中發生錯誤或舞弊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