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維增強羥基磷灰石及其生物復合材料》全面系統地介紹了生物復合材料的基礎理論和發展概況,論述了碳纖維、玻璃纖維增強的羥基磷灰石一聚合物基生物復合材料、碳纖維或氧化鋯纖維增強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一聚丙烯酸甲酯生物復合材料的制備工藝、表征方法以及其性能的評價體系,闡明了制備工藝條件對此類材料結構以及力學性能、生物相容性的影響規律。
《纖維增強羥基磷灰石及其生物復合材料》的研究內容可以作為相關科研人員的參考資料或者從事本領域學習和研究的研究生及本科生的教材使用。
生物醫學材料學的迅速發展為治療骨缺損、制備功能和力學性能滿足臨床要求的新型骨修復材料提供了光明的前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作為一種廣泛應用的骨組織支撐材料,在骨一水泥界面易形成纖維組織,其生物活性較差。采用羥基磷灰石、生物活性陶瓷或自然骨粉等顆粒來增強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復合材料,所制備的復合材料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但其強度很難達到要求。
提高羥基磷灰石等生物活性顆粒增強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纖維增強是一種很有效的方法。纖維增強納米羥基磷灰石一聚合物復合材料作為一種全新人工骨修復材料,以高強度纖維和羥基磷灰石作為增強結構,聚合物作為基體,兼具優異的力學性能和生物活性,是目前各國重點發展和研究的關鍵材料之一。
通過近幾年的研究,筆者對纖維增強納米羥基磷灰石一聚合物基生物復合材料的制備工藝和性能評價有了較為全面的認識,在系統地總結陜西科技大學無機材料綠色制造及功能化應用創新團隊關于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編寫了本書。
全書主要內容由曹麗云教授負責撰寫,其他作者參與了部分內容的編寫,并做了大量的圖表和文字的整理工作。本書全面系統地介紹了生物復合材料的基礎理論和發展概況,論述了碳纖維、玻璃纖維增強的羥基磷灰石一聚合物基生物復合材料、碳纖維或氧化鋯纖維增強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一聚丙烯酸甲酯生物復合材料的制備工藝、表征方法以及其性能的評價體系,闡明了制備工藝條件對此類材料結構以及力學性能、生物相容性的影響規律。本書的研究內容可以作為相關科研人員的參考資料或者從事本領域學習和研究的研究生及本科生的教材使用。
在此,特別感謝為本書撰寫提供較大幫助的曾麗平、沈基顯和鄭斌碩士,同時也對本書中所引用參考資料的作者表示衷心感謝!
鑒于生物復合材料的內容非常廣泛,新型材料層出不窮,本書僅總結近幾年本團隊的研究成果和相關內容。由于水平有限,書中有所疏漏也在所難免,懇請大家批評指正。
第1章 緒論
1.1 生物材料簡介
1.2 生物材料的分類及基本性質
1.3 骨組織及人工骨修復材料簡介
1.4 羥基磷灰石一聚合物骨修復材料
1.5 纖維增強體在生物復合材料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第2章 纖維增強羥基磷灰石一聚合物復合材料的制備工藝及表征方法
2.1 纖維增強羥基磷灰石一聚合物復合材料的制備工藝
2.2 纖維的選取及預處理工藝
2.3 纖維增強羥基磷灰石一聚合物復合材料的表征方法
2.4 纖維增強羥基磷灰石一聚合物基生物復合材料的性能評價體系
參考文獻
第3章 碳纖維增強羥基磷灰石一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生物復合材料
3.1 碳纖維增強羥基磷灰石一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生物復合材料概述
3.2 實驗部分
3.3 碳纖維增強羥基磷灰石一聚丙烯酸甲酯生物復合材料的結構表征
3.4 表面改性對復合材料力學性能的影響
3.5 引發劑質量分數對復合材料力學性能的影響
3.6 水油體積比對復合材料力學性能的影響
3.7 反應溫度對復合材料力學性能的影響
3.8 碳纖維質量分數對復合材料力學性能的影響
3.9 羥基磷灰石質量分數對復合材料力學性能的影響
3.10 攪拌速度對復合材料力學性能的影響
3.11 碳纖維增強羥基磷灰石一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生物復合材料體外浸泡性能研究
3.12 復合材料體外生物活性研究
3.13 結論
參考文獻
第4章 纖維增強羥基磷灰石一殼聚糖生物復合材料
4.1 殼聚糖簡介
4.2 羥基磷灰石一殼聚糖生物復合材料的發展趨勢及存在的問題
4.3 碳纖維增強羥基磷灰石一殼聚糖生物復合材料
4.4 玻璃纖維增強羥基磷灰石一殼聚糖生物復合材料
4.5 結論
參考文獻
第5章 纖維增強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一聚丙烯酸甲酯生物復合材料
5.1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性能及主要用途
5.2 樹脂基復合材料
5.3 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
5.4 實驗部分
5.5 氧化鋯纖維增強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一聚丙烯酸甲酯復合材料的研究
5.6 碳纖維增強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一聚丙烯酸甲酯復合材料的結構分析
5.7 結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