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部面向社會公眾尤其是青少年講述攀枝花市三線建設歷史的通俗讀物。三線建設是新中國史上的重大事件,前后持續達30余年,對新中國的建設事業影響至深。2018年10月,中宣部將“艱苦創業、無私奉獻、團結協作、勇于創新”的“三線精神”列為新時代大力弘揚的民族精神、奮斗精神。
攀枝花市是三線建設的重中之重,也是三線建設成功的典范。老一輩黨和國家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親自部署攀枝花的三線建設工作,鄧小平、彭德懷、賀龍、李富春、薄一波、張愛萍等多次親臨攀枝花視察指導。在一定程度上,攀枝花就是三線建設的標志,也是新中國建設事業的一根標桿。2015年,由宋平同志題詞的“中國三線建設博物館”在攀枝花落成。
2020年是攀枝花建市55周年。為了緬懷先輩的歷史功績,銘記三線建設歷史、弘揚三線精神,對青少年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本書立足三線建設宏闊的時代背景和決策實施過程,用通俗的語言和圖文并茂的方式,分“憶·崢嶸歲月”“展·時代宏圖”“緬·居功至偉”“傳·三線精神”“聽·歷史有聲”五篇,重點介紹攀枝花三線建設的艱苦創業歷程、取得的偉大成就、典型人物的故事和遺址遺存,全面展現在黨中央直接領導下攀枝花開展三線建設的光輝歷程和輝煌成就,闡釋三線精神的深刻內涵和時代價值。全書圖片豐富、表述生動、語言淺顯易懂,可讀性很強,易于為廣大青少年和社會公眾理解,可使得公眾在看故事的過程中加強對新中國史的了解,對革命先輩的崇敬,在內心深處樹立起為了國家富強、民族復興而艱苦奮斗的理想信念。
朱云生:中共黨員,攀枝花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教育學院院長、教授,攀枝花市紀檢監察學院常務副院長;入選四川省首批教書育人名師,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全國思想政治理論課優秀教師。
何悅:中共黨員,法學碩士,講師。長期從事中國近代史、三線建設歷史與文化教學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