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液動物的新鮮事兒 讓你打開眼界的黏液冷知識 中信出版社
定 價:¥39
中 教 價:¥19.50 (5.00折)
庫 存 數: 0
這是一本有關動物冷知識的輕松科普讀物。三位作者在推特科學社區(qū)成員的熱情支持下,用風趣幽默的文字配上生動的插圖,介紹了關于動物分泌的各種黏液的冷知識。
黏液?是的,毫無疑問,在生命中的某個時刻,你曾經接觸過這些黏糊糊、濕答答、滑溜溜的物質。 “黏液”這個詞可以用來形容一大堆東西,它們是粘滯的,流動性介于固體和液體之間。我們熟悉的鼻涕、唾液等人體分泌的黏液,分別具有抵御細菌、幫助消化等多項功能。其他物種的獨特黏液,更是具有捕食、御敵甚至幫助筑巢等奇妙且重要的功能。通過了解這些黏液,我們可以認識到大自然的神奇和豐富。
這本書還沿襲了2019年“愛閱童書100”推薦圖書《動物的“屁”事兒》(中文版2019年6月由中信鸚鵡螺出版)中的奇思妙想,特別設計了一個專門的黏滑分級,為各種動物的“黏滑度”排名。
讓人大開眼界的動物冷知識,在輕松休閑閱讀中領略自然奧秘。黏液有用嗎?當然!保護身體、抵御細菌、幫助消化、呼吸、運動、進食……有的動物甚至用黏液來造房子!《動物的“屁”事兒》《動物奇葩說》姐妹篇,關注你不知道的邊邊角角,獨*放送黏液冷知識。想知道誰是黏液之王嗎?蝸牛,水母,蠕蟲,或者都不是?一起來一場輕松有趣的黏液之旅吧!
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魚類和野生動物資源保護系博士后副研究員。目前他致力于有關亞巴拉契亞蠑螈與位于佛羅里達州西北部狹長地帶的爬行動物區(qū)系的生態(tài)學及自然環(huán)境保護研究。當他不在研究爬行動物或兩棲動物,也沒有在寫一本關于動物屎尿屁的書時,他會和太太一起騎山地自行車,也會打壁球或踢足球,要不然就是在“擼貓”。;.;倫敦動物學會和倫敦大學學院動物學博士,科學傳播者。她的研究有關氣候變化對于非洲野犬的影響,跨越多個領域,涉及動物學、定量生態(tài)學以及宏觀生態(tài)學。雖然她的研究包含在肯尼亞的實地考察,但是她日常的主要工作還是在一臺位于倫敦的電腦前完成的,也就是寫代碼——雖然這部分工作內容聽上去沒那么吸引人,但說真的,其實寫代碼也挺有意思的,仔細想想,它至少沒有實地考察那么累人。;.;藝術家,插畫作家,主要作品有漫畫小說《黑泥螈》及許多科學相關的創(chuàng)作,其中包括《動物的“屁”事兒》和《動物奇葩說》。他和妻子、孩子還有一群稀有蠑螈一起住在紐約州雪城
引言_V
黏液等級_VII
刺猬_001
羊皮紙蟲_003
滑榆_004
生物膜_005
鰻螈_007
紫色海蝸牛_009
負鼠_011
珊瑚_012
粘原蟲_013
穿山甲_015
長頸鹿_017
蠕蟲蝸牛 _018
雙殼類_019
出血齒菌_021
燧鯛_022
鳥_023
狗_025
盲鰻_027
類人猿_028
鬣狗_029
幼形蟲_031
小麝龜_032
河馬_033
懶猴_035
烏賊_037
非洲大蝸牛_039
角蜥_040
聚酯蜜蜂_041
毛毯草_043
沫蟬_045
肺魚_046
冰川全腳跳蚤_047
水熊蟲_049
金絲燕_051
鯨_052
鳶尾螟_053
獛_055
天鵝絨蟲_056
剛毛蠕蟲_057
病毒_059
洞穴螢火蟲_061
柳葉刀肝吸蟲_062
黃金銀耳_063
章魚_065
蚯蚓_066
水蛭_067
鰻魚_069
鸚嘴魚_071
澳洲褶唇魚_073
谷葉甲蟲_074
海龜_075
海獅_077
犬羚_078
南極帽貝_079
玉米_081
大兜翼蝠_083
小抹香鯨_085
企鵝_086
鯊魚_087
黏滑螈_089
海兔_091
黏菌_093
袋獾_095
魚_096
食骨蠕蟲_097
奶牛_099
刺魚_100
大熊貓_101
面包海星_103
香蕉蛞蝓_105
非洲野犬_106
豬籠草_107
青蛙_109
美洲夜鷹_111
原駝_113
海參_115
粒突箱鲀_117
朝天水母_119
蝸牛_120
最終排名_123
詞匯表_131
致謝_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