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學是一個知識密集型的領域,中醫藥傳承的一個核心任務是中醫藥知識與經驗的保護、詮釋與傳承。近年來,中醫團體使用知識工程的方法與技術,系統實現了中醫藥經驗性知識的結構化,建成了大量富含中醫藥科學知識的數據庫和本體,為中醫藥知識創新提供了寶貴的資源。
《中醫藥信息學叢書:中醫藥知識工程》對如何實施這一項知識工程項目進行了總體性和原理性的討論,對我們在知識工程領域中所積累的實踐經驗進行了系統的總結,從中提煉出基本原理、指導原則和好的實踐方法,闡述中醫藥知識系統的架構和實現過程。《中醫藥信息學叢書:中醫藥知識工程》的內容包括緒論、知識工程技術、中醫藥知識分析與建模、中醫藥知識獲取、中醫藥知識組織與存儲、中醫藥知識發現、中醫藥語義網的構建與應用及中醫藥知識服務。
《中醫藥信息學叢書:中醫藥知識工程》對中醫藥知識工程的實施有指導作用,可作為中醫藥信息學、人工智能、知識工程等領域的科技工作者及研究人員的參考書。中醫藥知識工程的項目實施人員,以及有志從事中醫藥學與計算機技術交叉研究的科研工作者,都可以從《中醫藥信息學叢書:中醫藥知識工程》中得到啟發。
中醫藥根植于中華文化,源于中國傳統哲學,是中華民族非常寶貴的知識遺產。近年來,中醫藥知識工程成為中醫藥知識遺產保護和知識創造的一種新模式。中醫藥工作者開始建立各種面向中醫藥領域的知識工程平臺,支持跨學科、跨組織、跨地域的協作式知識加工,建成了一系列的領域本體、知識庫及智能系統,推動群體性的知識創新活動,加速知識轉化過程,促進知識的傳播。
在中醫藥領域中實施知識工程項目是頗具挑戰性的任務。中醫藥領域的知識相當復雜,對知識工程有獨特的需求。傳統中醫實踐者分布于世界各地,為知識的協同加工和共享制造了障礙。中醫藥知識工程領域還有尚未解決的技術難題。因此,有必要對中醫藥知識工程的原則、最佳實踐方法和核心技術進行系統的總結!吨嗅t藥知識工程》對近年來在知識工程領域中所積累的實踐經驗進行了總結,介紹了中醫藥知識工程的原理和基本內容,闡述了中醫藥知識建模、知識融合、知識發現與知識服務的核心方法和關鍵技術,并結合實際應用案例介紹了知識工程的實施過程。全書共分為8章。
第1章為緒論。本章介紹中醫藥領域背景和中醫藥信息化建設的歷程,討論中醫藥信息學的內涵和外延,闡述中醫藥知識管理的過程與方法,具體闡述了中醫藥知識工程的概念、意義、價值、發展歷程、研究范疇和發展前景。
第2章為知識工程技術。知識工程已經成為知識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關鍵技術,也是當前計算機科學領域的一個研究熱點。本章介紹知識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發展歷史、研究重點和應用領域,論述知識表示與推理、知識獲取、知識運用、知識發現和語義網等方面的背景知識和研究情況。
第3章為中醫藥知識分析與建模!叭∠蟊阮悺笔秦灤┲嗅t知識體系的思維模式,與中醫其他的思想方法共同構成了中醫“象思維”。本章追溯“象思維”的思想源流,并將其與認知語言學中的“隱喻”進行比較分析,進而對中醫“象思維”進行語義建模。在此基礎上,討論陰陽、五行、證候、臨床等方面知識的建模方法。
第4章為中醫藥知識獲取。知識獲取是任何知識管理和知識工程的基礎性工作。在中醫藥領域中,知識獲取是一項復雜的工作,被公認為知識處理過程中的一個“瓶頸”問題。本章介紹通過大量專家虛擬協作和文本挖掘這兩種主要的知識獲取方法,來突破中醫藥領域的知識獲取瓶頸。
第5章為中醫藥知識組織與存儲。近年來,隨著知識創新步伐的加快和中醫藥信息化工作的推進,在中醫藥領域中積累了數字化文獻、多媒體檔案、數據庫、知識庫等多種形式的知識資源。如何采用信息技術對海量的中醫藥知識資源進行合理組織和有效存儲,以利于知識的檢索與應用,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首先介紹中醫藥知識庫的總體情況,包括構建方法和應用范圍等,再分別介紹文獻庫、數據庫、知識組織系統、本體、知識圖譜這5種廣義的知識庫,闡述它們的特點、功能和中醫藥應用。
第6章為中醫藥知識發現。中醫團體開展了將各種知識發現方法(如頻繁模式發現、關聯規則發現、聚類分析、復雜網絡分析等)引入中醫藥領域的若干探索,用于研究方劑配伍規律,輔助中醫開具中藥處方,解釋中醫證候的本質,以及輔助基于中醫藥的新藥研發。本章討論知識發現方法在中醫藥領域的各種應用,介紹知識發現在其中發揮的作用和應用的效果。
第7章為中醫藥語義網的構建與應用。針對中醫藥領域的知識孤島現象,基于語義網技術,提出一種面向關聯數據的知識關聯框架,它基于本體實現中醫藥知識資源的融合,實現語義搜索、語義維基、決策支持和知識發現等應用,使中醫藥知識接入全球互聯的知識網絡之中,在中醫藥研究和醫療保健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和影響力。
第8章為中醫藥知識服務。中醫藥是知識驅動型領域,如何促進中醫藥知識資源的深度共享與廣泛傳播,使全球中醫、學者都能充分利用這座知識寶庫,是非常重要的問題。該領域急需新穎的知識服務模式,使蘊含于數據庫中的知識存量得到有效利用。在分析中醫藥領域特點和需求的基礎上,提出知識服務的概念和性質,闡述中醫藥知識服務平臺的技術特點、體系結構、服務模式,討論發展中醫藥知識服務的價值和意義。
本書對中醫藥知識工程的實施有指導作用,可作為中醫藥信息學、人工智能、知識工程等領域的科技I作者及研究人員的參考書。中醫藥知識工程的項目實施人員,以及有志從事中醫藥學與計算機技術交叉研究的科研工作者,都可以從本書中得到啟發。
本書出版過程中得到了“國家人口與健康科學數據共享平臺——中醫藥學科學數據中心”項目資助,特此表示感謝。
查看全部↓
叢書序
前言
1 緒論
1.1 中醫藥信息化
1.2 中醫藥知識管理
1.3 中醫藥知識工程
參考文獻
2 知識工程技術
2.1 概述
2.2 基本概念和原理
2.3 知識獲取
2.4 知識表示
2.5 知識運用
2.6 小結
參考文獻
3 中醫藥知識分析與建模
3.1 概述
3.2 中醫象思維的分析與建模
3.3 面向中醫五行理論系統的知識建模
3.4 面向中醫證候的知識建模
3.5 面向中醫臨床診療的知識建模
3.6 面向中醫溫病學的知識建模
3.7 小結
參考文獻
4 中醫藥知識獲取
4.1 概述
4.2 基于虛擬組織的知識共建
4.3 中醫藥知識的自動獲取
4.4 小結
參考文獻
5 中醫藥知識組織與存儲
5.1 概述
5.2 中醫藥文獻庫
5.3 中醫藥“知識密集型”數據庫
5.4 中醫藥知識組織系統
5.5 中醫藥領域本體
5.6 中醫藥知識圖譜
5.7 結論
參考文獻
6 中醫藥知識發現
6.1 概述
6.2 知識發現和數據挖掘
6.3 對中醫藥數據預處理的探索
6.4 面向中醫證候學的知識發現
6.5 面向方劑配伍規律研究的知識發現
6.6 面向中藥藥性和功效的知識發現
6.7 面向中藥化學成分的知識發現
6.8 面向中醫藥領域的知識發現系統
6.9 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7 中醫藥語義網的構建與應用
7.1 概述
7.2 語義網技術及其應用
7.3 基于OWL/RDF構建中醫藥頂層本體
7.4 基于本體的關系型數據庫集成
7.5 中西醫關聯發現云平臺
7.6 中醫藥語義搜索
7.7 中醫藥語義維基
7.8 基于中醫藥語義網的智能應用
7.9 結論
參考文獻
8 中醫藥知識服務
8.1 概述
8.2 面向循證醫學的知識服務平臺
8.3 中醫藥知識服務平臺
8.4 基于三維虛擬社區的知識服務
8.5 中醫藥知識服務案例研究
8.6 小結
參考文獻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