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產業發展的農戶行為研究》以農業經濟學相關理論為基礎,以農戶行為的視角對北京、河北、遼寧、山東和天津五省份的蔬菜產業進行研究。根據相關理論構建研究的框架、選定經濟模型并提出相關研究假說。通過五省份實地調研數據進行實證分析,得出研究結論并提出相應政策和建議。
前言
第1章 導論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義
1.2 相關概念及研究對象
1.3 國內外研究動態
1.4 研究內容和方法
1.5 可能的創新之處
第2章 蔬菜產業發展機制及農戶行為的理論分析
2.1 蔬菜產業特點及產業發展機制分析
2.2 蔬菜產業發展的動力因素分析
2.3 農戶行為的理論分析
2.4 蔬菜產業發展視角下農戶行為的研究框架
2.5 本章小結
第3章 蔬菜產業現狀及農戶特征比較
3.1 我國蔬菜產業發展的地區比較
3.2 五省份蔬菜產業基本情況
3.3 農戶基本特征的地區比較
3.4 農戶蔬菜生產的成本收益比較
3.5 本章小結
第4章 農戶的蔬菜種植決策分析
4.1 農戶蔬菜種植決策與蔬菜產業發展
4.2 研究假設與模型構建
4.3 數據來源與變量選取
4.4 農戶蔬菜種植的實證分析
4.5 影響因素的邊際效果分析
4.6 本章小結
第5章 農戶的蔬菜生產效率分析
5.1 關于農戶蔬菜生產效率
5.2 DEA-Tobit模型的構建
5.3 農戶蔬菜生產效率的測定
5.4 蔬菜生產效率的影響因素分析
5.5 本章小結
第6章 農戶的蔬菜生產技術采用分析
6.1 農戶蔬菜種植技術
6.2 農戶技術采用的研究框架
6.3 農戶的生計資本
6.4 五種技術關聯性的模型構建及實證分析
6.5 本章小結
第7章 農戶種菜的資源分配分析
7.1 關于農戶資源分配的研究
7.2 種菜農戶資源分配的Logistic模型
7.3 變量的統計及農戶資源分配的影響因素分析
7.4 農戶兼業的邊際效果分析
7.5 本章小結
第8章 農戶的蔬菜銷售及其模式分析
8.1 農戶的蔬菜銷售特征
8.2 農戶蔬菜銷售模式聚類
8.3 農戶蔬菜銷售模式分析
8.4 本章小結
第9章 農戶蔬菜銷售行為的實證分析
9.1 理論分析
9.2 多元選擇模型的構建
9.3 回歸估計結果及農戶蔬菜銷售行為分析
9.4 本章小結
第10章 蔬菜產業發展與農戶對策
10.1 關于蔬菜產業的綜合分析
10.2 蔬菜產業分析矩陣的構建
10.3 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
10.4 蔬菜產業發展與農戶對策
10.5 本章小結
第11章 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
11.1 主要研究結論
11.2 政策建議
參考文獻
后記
查看全部↓
《蔬菜產業發展的農戶行為研究》:
五省份農戶的蔬菜種植規模進行統計發現,90%以上的農戶蔬菜種植規模在10畝以下,種植規模并不大。目前調研統計來看,雖然有一些農戶對蔬菜種植有擴大規模的意愿,但是會因受限于土地或者勞動力等其他因素,并不能擴大蔬菜的種植規模。據農業部調研,大中城市蔬菜生產平均凈利潤與稻谷、小麥、玉米三大糧食平均利潤相比,由2001年的35:1下降到2011年的10:1。面對蔬菜的比較效益嚴重下滑,以及菜價不穩定、費工、易受災等多種因素,有近三成的種菜農戶出現了縮小甚至放棄種植蔬菜的想法。保障蔬菜供應是我國蔬菜產業發展的基本目標之一,農戶蔬菜種植決策對保障蔬菜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如果越來越多的農戶因為收益或者其他原因減少種植規模甚至放棄種菜,會對蔬菜產業的發展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農戶的種植意愿是農戶作出決策的前提,農戶決策是農戶行為的一種表現形式,本章在對農戶行為進行理論分析的基礎上,通過運用二元Logistic方法,對農戶蔬菜種植意愿尤其是農戶放棄種植蔬菜的意愿及其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為保障我國蔬菜供給進而更好地發展我國蔬菜產業提供相應的政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