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教練脫胎于心理治療和心理咨詢領域,但又有別于二者。帶著現實的實戰性對話,心理教練以其獨有的特色——積極的角色定位、面向未來的視角和促進發展的目標,應用于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心理援助工作,在建構共創中快速緩解心理焦慮和不安,從資源驅動中喚醒人們的能量和潛力,從未來導向中讓人洞見希望,有種“溫潤化瘀”般的奇妙療效!這次疫情及后續影響將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人們漸漸恢復和適應常規的生活、工作和學習節奏,然疫情還在,擔心猶存,應當以什么樣的方式對人們予以引導和影響才恰到好處?
作者及其團隊將他們在疫情期間運用心理教練于心理援助和安心行動中的實踐經驗聚集成冊,有理論基礎,有具體方法,有實踐案例,易學易懂,可操作,既可以助力社會心理工作者開展助人工作,又適合大眾運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書中尤其對居家辦公、校園導師、親子溝通和企業發展有專門的應用分析和論述,對如何做好心理援助志愿者服務有專門的指引,還匯集了后現代心理學專家代表們對疫情的經典反思。這樣一本從疫情中走來、將實戰經驗匯聚集結而成的書,必將為災后重建和幫助人們重拾工作生活的新秩序帶來參考,為助人者提供全新的助人方式,拓展其助人的視野和寬度。
心理教練,讓對話成為習慣
新冠肺炎疫情來得突然,讓人措手不及,因應這樣的特殊時期的特定實踐,心理教練伙伴在中國心理學會和中科院心理所組織的“抗擊疫情安心行動”中,珍惜這次為疫情影響下的大眾提供心理服務的機緣,把握這次專業鍛煉和集體勘驗的契機,使心理教練在 “安心行動”的應用中發揮了別具一格的作用。
拜讀于郭念鋒教授和張建新教授門下,學習臨床心理學和人格心理學,我有幸接觸了心理學領域最具實戰性的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工作,并在導師們的熏陶和支持下,逐步走向了心理教練的道路,開啟了領悟對話、正向建構的思考與探索,并在陽明心學等中國傳統文化思想和融合中走了一小步。
感謝賀林·安德森、肯尼斯·格根、吳熙琄、海森·慕昂、彼得·薩伯、許維素等后現代心理學前輩專家為我們手把手傳遞心理支持和心理服務的新思路、新理念、新手法、新技術,數年實踐下來,深切感受到后現代心理學是一種符合時代精神和社會需求的全新理念,卻又和中國傳統文化思想一脈相承。心理教練就是在后現代心理學前輩們新思想的熏陶下,通過與國內后現代心理領域同行駱宏、曾海波、趙然、祝卓宏、李焰、沈宣元、李明等伙伴的交流互動中,慢慢衍生建構出來的一種比較年輕的學問,啟動了一種相對較新的助人模式和生活方式。心理教練的學術、技術和藝術的運用,讓我們不知不覺、自然而然地對疫情帶來的現實工作、學習、生活進行不同角度、不同維度的系統反思,開啟了人們應對困難和行為處事的全新視角,為人們面對生命困頓時的接納、理解、推動,進而轉變,打開了更大的空間。
感謝對心理教練一直情有獨鐘的伙伴們的努力和堅持,大家相互支持、彼此鼓勵,一起共創,一直秉承“學出來、做出來、活出來、跳出來、寫出來、帶出來”的寶貴理念,讓這本小作真正得以“寫出來”并實現出版。全書由以下督導心理教練團隊成員執筆完成,史占彪、孫秀麗(第一章);舒曼(第二章);夏瑋瑋、李杰(第三章);蘇曉丹、李春秋、徐燕(第四章);宋飛、程義興(第五章);徐燕、蘇曉丹(第六章);陳巖、蘇曉丹、沈怡桐(第七章);史占彪、史占鳳(附錄)。
感謝心理教練同仁們為本書提供的實踐案例和智慧貢獻,尤其是郝娜、唐冬云、王雪梅、郭紅英和劉志霞老師提供了有關親子溝通話題的對話實例,楊志欣、劉艷和黃東老師為企業發展章節提供對話實例,王潔、顧江萍協助收集了師生關系部分內容,李勇提供了對話模型部分內容,董媛、鐘輝、溫亞其、葛秋麗和王洪艷提供了心理教練于企業發展中應用的探討和思想碰撞。
感謝化學工業出版社從讀者的視角給予及時的建議和支持,讓我們落筆更接地氣,更貼合讀者們的真實需求。
最后感謝親愛的家人和朋友們的鼓勵和支持,讓我們得以靜心書寫和整理文字。
史占彪 博士,教授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心理教練-合作父母首席專家
中國心理學會-中科院心理所“抗擊疫情安心行動”秘書長
第一章 心理教練及心理援助 /001
一、心理教練對話技術為心理援助提供技術支撐 /003
二、心理教練用于心理援助案例故事 /004
三、心理教練的概念與理念 /011
四、心理教練的特征與特色 /022
五、心理教練的技術與技巧 /029
第二章 心理援助的原則與實施 /047
一、避免卷入,做好自我關照 /050
二、建立親和,構建理解基礎 /055
三、邁出一小步,困難事優先解決 /059
四、持續建構,尋求內部資源 /063
第三章 心理教練與居家辦公 /069
一、如何調整心態與狀態? /070
二、如何保持正常的人際互動 /078
三、如何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084
四、如何做好高效時間管理? /094
第四章 心理教練與親子溝通 /103
一、親子溝通的新時代背景 /104
二、心理教練技術和親子溝通藝術 /105
三、合作成長新篇章:孩子是自己生命的主人 /110
第五章 心理教練與校園互動 /157
一、如何居家授課? /159
二、如何活躍網絡課堂? /166
三、如何與學生互動? /172
四、如何與家長合作? /181
五、教師如何自我教練? /187
第六章 心理教練與企業發展 /195
一、從疫情中看企業發展 /196
二、企業高管如何與員工談心談話 /200
三、企業高管如何自我教練? /208
四、如何助力企業績效提升? /213
五、如何組織網絡高效會議? /224
六、如何提升企業凝聚力? /231
七、對話如何助力疫情背景下的內部EAP服務 /243
第七章 后現代心理學對疫情的經典反思 /251
一、合作對話、焦點解決與建構社工對疫情的反思和展望 /252
二、心理教練對疫情的解讀和反思 /273
附錄 心理教練經典工具箱 /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