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D從入門到精通》以AutoCAD 2020版本為基礎,系統地介紹了AutoCAD的使用方法、繪圖技巧及應用技能。全書共有25章,其中第1~11章主要介紹了二維圖形繪制及編輯命令、組合體視圖及剖視圖、書寫文字、標注尺寸、查詢圖形幾何信息及參數化繪圖等,并提供了豐富的二維繪圖實例及練習題;第12~15章講述了機械圖、建筑圖及軸測圖的繪制方法及技巧;第16章介紹了虛擬圖紙的創建及管理;第17~23章講述了三維繪圖基本知識、創建實體或曲面模型的方法、裝配實體零件的方法及如何在三維空間中書寫文字和標注尺寸;第24和25章通過實例介紹怎樣由三維模型生成二維圖、如何從模型空間或圖紙空間輸出圖形等。
本書圖文并茂,配有大量實例,同時對練習配套同步教學視頻,視頻內容分布在本書正文的二維碼中。此外,本書附贈所有練習及習題中的.dwg源文件,幫助讀者更好地學習專業知識。
本書可供使用AutoCAD的技術人員學習,也可供大中專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生學習使用。
適讀人群 :本書可供使用AutoCAD的技術人員學習,也可供大中專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生學習使用。
1.基于AutoCAD 2020,適用于AutoCAD各版本
2.全面講解AutoCAD的各項功能、繪圖技巧及設計案例
3.超值學習資源贈送,全方位輔導AutoCAD學習
4.39小時高清視頻教程,高效學習
5.369個實例分析+94個習題訓練,先看再練,舉一反三
6.全書.dwg源文件可供下載,方便練習
7.滿足AutoCAD在不同專業領域的繪圖和設計需要
AutoCAD是一款優秀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其應用范圍遍布機械、建筑、航天、輕工、軍事等工程設計領域。它能有效地幫助工程技術人員提高設計水平及工作效率,還能輸出清晰、整潔的圖紙,這些都是手工繪圖所無法比擬的。從某種意義上講,誰掌握了AutoCAD,就等于擁有了更先進、更標準的“工程語言工具”,因而也就有了更強的競爭力。
本書在總體內容的編排上突出了兩個重要的方面:一是內容的實用性;二是AutoCAD功能的全面性。“實用性”的目標是學以致用,確保讀者在學習完本書后,可以得心應手地使用AutoCAD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全面性”使本書也可作為AutoCAD功能手冊及案例手冊來使用。當讀者要提高AutoCAD使用水平及解決一些復雜的繪圖及設計問題時,本書也將是很好的參考資料。
本書在各章節具體內容的安排方面充分考慮了學習AutoCAD 2020的良好方法和一般規律,具有以下特點。
·循序漸進地介紹AutoCAD 2020的各項功能。對于常用命令都給出基本操作示例,并配以圖解說明,此外還對命令的各選項進行了詳細解釋。
·圍繞3~5個命令精選相關練習題,通過這些簡單圖形的作圖訓練,使讀者逐漸掌握其基本用法和一些作圖技巧。
·設立專門章節講解典型實例,并提供適量的練習題。通過例題,向讀者介紹用AutoCAD繪制工程圖的方法,這些方法是作者多年使用AutoCAD經驗的總結,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書中的練習題可供讀者進行實戰演練,以鞏固所學的知識,切實提高AutoCAD應用水平。
·掃碼看視頻,先看再練,輕松學習。本書為讀者錄制了教學視頻文件,包括基本命令、綜合練習及專業應用練習等,使讀者采取一種全新方式高效地學習AutoCAD,既能觀看視頻,也能模仿操作。全書視頻內容非常豐富,難度循序漸進,反復觀看這些視頻,并跟隨練習就能迅速掌握AutoCAD的繪圖方法和技巧。
本書內容豐富、條理清晰,可供使用AutoCAD的工程技術人員學習,也可供高校師生及計算機愛好者學習使用。
特別說明的是,每節配套的二維碼對應一個或多個視頻內容,請讀者參照二維碼下方對應練習題題號。書中所有.dwg文件都可以通過掃描下方二維碼獲取。
編著者
第1章AutoCAD用戶界面及基本操作 001
1.1 初步了解AutoCAD繪圖環境 001
1.2 AutoCAD用戶界面的組成 003
1.2.1 菜單瀏覽器 004
1.2.2 快速訪問工具欄及其他工具欄 004
1.2.3 功能區 005
1.2.4 繪圖窗口 005
1.2.5 視口、視圖及視覺樣式控件 006
1.2.6 ViewCube工具 006
1.2.7 導航欄 006
1.2.8 命令提示窗口 006
1.2.9 狀態欄 006
1.3 學習基本操作 008
1.3.1 用AutoCAD繪圖的基本過程 008
1.3.2 切換工作空間 010
1.3.3 調用命令 011
1.3.4 鼠標操作 011
1.3.5 選擇對象的常用方法 012
1.3.6 刪除對象 014
1.3.7 撤銷和重復命令 014
1.3.8 取消已執行的操作 014
1.3.9 快速縮放及移動圖形 014
1.3.10 窗口放大圖形及返回上一次的顯示 015
1.3.11 將圖形全部顯示在窗口中 016
1.3.12 設定繪圖區域的大小 016
1.3.13 設置單位顯示格式 017
1.3.14 預覽打開的文件及在文件間切換 017
1.3.15 上機練習──布置用戶界面及設定繪圖區域大小 018
1.4 模型空間及圖紙空間 019
1.5 圖形文件管理 020
1.5.1 新建、打開及保存圖形文件 020
1.5.2 輸入及輸出其他格式文件 022
1.6 習題 022
第2章設置圖層、線型、線寬及顏色 024
2.1 創建及設置圖層 024
2.2 控制圖層狀態 027
2.3 有效地使用圖層 027
2.3.1 切換當前圖層 028
2.3.2 使某一個圖形對象所在的圖層成為當前層 028
2.3.3 修改圖層狀態 029
2.3.4 修改圖層透明度 029
2.3.5 修改已有對象的圖層 029
2.3.6 動態查看圖層上的對象 029
2.3.7 隔離圖層 029
2.4 改變對象顏色、線型及線寬 030
2.4.1 修改對象顏色 030
2.4.2 設置當前顏色 030
2.4.3 修改對象的線型或線寬 030
2.4.4 設置當前線型或線寬 031
2.5 管理圖層 031
2.5.1 排序圖層及按名稱搜索圖層 031
2.5.2 使用圖層特性過濾器 031
2.5.3 使用圖層組過濾器 032
2.5.4 保存及恢復圖層設置 033
2.5.5 刪除圖層 034
2.5.6 合并圖層 034
2.5.7 重新命名圖層 034
2.6 修改非連續線型外觀 034
2.6.1 改變全局線型比例因子以修改線型外觀 034
2.6.2 改變當前對象線型比例 035
2.7 習題 036
第3章繪制及編輯線段、平行線及圓 037
3.1 繪制線段的方法 037
3.1.1 輸入點的坐標繪制線段 037
3.1.2 使用對象捕捉精確繪制線段 038
3.1.3 利用正交模式輔助繪制線段 042
3.1.4 結合對象捕捉、極軸追蹤及自動追蹤功能繪制線段 042
3.1.5 利用動態輸入及動態提示功能畫線 044
3.1.6 調整線條長度 045
3.1.7 修剪線條 046
3.1.8 上機練習——畫線的方法 047
3.2 延伸、打斷對象 049
3.2.1 延伸線條 049
3.2.2 打斷線條 050
3.3 作平行線 052
3.3.1 用OFFSET命令繪制平行線 052
3.3.2 利用平行捕捉“PAR”繪制平行線 053
3.3.3 上機練習——用OFFSET和TRIM命令構圖 054
3.4 畫垂線、斜線及切線 055
3.4.1 利用垂足捕捉“PER”畫垂線 055
3.4.2 利用角度覆蓋方式畫垂線及斜線 056
3.4.3 用XLINE命令繪制任意角度斜線 056
3.4.4 畫切線 058
3.4.5 上機練習──畫斜線、切線及垂線的方法 059
3.5 畫圓及圓弧連接 061
3.5.1 畫圓 061
3.5.2 繪制切線、圓及圓弧連接 062
3.5.3 上機練習——圓弧連接 063
3.6 移動及復制對象 065
3.6.1 移動對象 065
3.6.2 復制對象 066
3.6.3 上機練習──用MOVE及COPY命令繪圖 067
3.7 倒圓角和倒角 068
3.7.1 倒圓角 068
3.7.2 倒角 069
3.7.3 上機練習——倒圓角及倒角 070
3.8 綜合練習一──畫線段構成的圖形 070
3.9 綜合練習二──用OFFSET和TRIM命令構圖 072
3.10 綜合練習三──畫線段及圓弧連接 075
3.11 綜合練習四──畫圓及圓弧連接 076
3.12 習題 078
第4章繪制及編輯多邊形、橢圓及剖面圖案 080
4.1 繪制矩形、多邊形及橢圓 080
4.1.1 繪制矩形 080
4.1.2 繪制正多邊形 081
4.1.3 繪制橢圓 082
4.1.4 上機練習──繪制矩形、正多邊形及橢圓等構成的圖形 082
4.2 繪制均布及對稱幾何特征 084
4.2.1 矩形陣列對象 084
4.2.2 環形陣列對象 086
4.2.3 沿路徑陣列對象 087
4.2.4 沿傾斜方向陣列對象的方法 088
4.2.5 鏡像對象 089
4.2.6 上機練習——練習陣列命令及鏡像命令 090
4.3 旋轉及對齊圖形 091
4.3.1 旋轉對象 091
4.3.2 對齊對象 092
4.3.3 上機練習──用旋轉命令和對齊命令繪圖 093
4.4 拉伸圖形 095
4.5 按比例縮放圖形 097
4.6 關鍵點編輯方式 097
4.6.1 利用關鍵點拉伸對象 098
4.6.2 利用關鍵點移動及復制對象 099
4.6.3 利用關鍵點旋轉對象 100
4.6.4 利用關鍵點縮放對象 101
4.6.5 利用關鍵點鏡像對象 101
4.6.6 利用關鍵點編輯功能改變線段、圓弧的長度 102
4.6.7 上機練習──利用關鍵點編輯方式繪圖 102
4.7 繪制樣條曲線及斷裂線 104
4.8 填充剖面圖案 105
4.8.1 填充封閉區域 105
4.8.2 填充不封閉的區域 107
4.8.3 填充復雜圖形的方法 107
4.8.4 使用漸變色填充圖形 107
4.8.5 剖面線的比例 108
4.8.6 剖面線角度 108
4.8.7 編輯圖案填充 108
4.8.8 創建注釋性填充圖案 109
4.8.9 上機練習──創建填充圖案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