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應用藥理學》有大量關于水產養殖、病害防控的案例以及與生產應用密切相關的實驗研究成果,包括漁藥給藥方法、安全使用方法、法律法規、常見抗菌藥、抗寄生蟲藥、麻醉劑、繁殖誘導、性別控制和滲透調節等藥理學內容。同時,《魚類應用藥理學》還囊括了免疫刺激劑、疫苗等應用普遍的預防性生物制品的相關內容。這些內容是養殖戶或水產養殖一線人員*關心的。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原書為了保證系統性,介紹的部分藥物在我國屬于禁用漁藥,該部分藥物的使用應該嚴格遵守我國的法律法規。
譯者序
序
致謝
前言
第1部分 總論
1 給藥方法
1.1 經水給藥
1.2 口服給藥
1.3 灌胃
1.4 注射
1.5 局部敷貼
2 漁藥安全
2.1 安全事項
2.2 用藥動物安全
2.3 操作者安全
2.4 消費者安全
2.5 環境安全
3 法律法規
3.1 立法宗旨
3.2 貼標
3.3 無市場授權條款的藥物使用
3.4 飼料藥物的法律控制
3.5 環境安全法律
3.6 歐盟消費者安全法規
3.7 銷售許可
3.8 未來發展
第2部分 抗菌藥類
4 抗菌藥物的比較
4.1 前言
4.2 抗菌藥的選擇
4.3 環境安全
4.4 細菌耐藥性
5 四環素
5.1 類群特性
5.2 土霉素的使用
5.3 土霉素藥物代謝動力學
5.4 土霉素的藥效學
5.5 環境中的OTC
5.6 其他四環素類
6 青霉素類
6.1 類群特性
6.2 應用
6.3 使用劑量
6.4 藥物代謝動力學
7 大環內酯類
7.1 類群特性
7.2 紅霉素的藥物代謝動力學
7.3 紅霉素的毒理學
7.4 細菌性腎病的防控
7.5 其他大環內酯類
8 磺胺類藥物
8.1 類群特性
8.2 藥物代謝動力學
9 增效磺胺類藥物
9.1 類群特性
9.2 藥物代謝動力學
10 喹諾酮類和氟喹諾酮類原料藥
10.1 類群特性
10.2 萘啶酸
10.3 惡喹酸
10.4 吡咯酸
10.5 氟甲喹
10.6 其他喹諾酮
11 其他系統性抗菌藥類
11.1 硝基呋喃類藥
11.2 氯霉素
11.3 氟苯尼考
第3部分 其他化療藥物
12 系統抗原生動物藥
12.1 煙曲霉素
12.2 硝基咪唑類
13 體外應用的抗微生物藥
13.1 福爾馬林
13.2 孔雀石綠
13.3 Leteux-Meyer混合物
13.4 氯胺-T
13.5 硫酸銅
14 殺體外寄生蟲藥
14.1 后生動物體外寄生蟲
14.2 有機磷化合物
14.3 過氧化氫
14.4 伊維菌素
14.5 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
14.6 氯氰菊酯
14.7 苯甲脲
15 抗蠕蟲藥
15.1 魚類中的寄生蠕蟲
15.2 驅吸蟲藥
15.3 絳蟲和線蟲的治療
第4部分 藥物動力學制劑
16 麻醉劑
16.1 公認準則
16.2 MS-222
16.3 苯佐卡因
16.4其他麻醉劑
16.5 安眠藥和鎮靜劑
17 繁殖誘導劑
17.1 繁殖生理學
17.2 人工繁殖藥物
17.3 不同魚的處理方法
18 性別控制
18.1 性別控制的目的
18.2三倍體誘導
18.3 全雌魚群體的藥物使用
18.4 羅非魚的性別控制
18.5 生產不育鯉
18.6 誘導雌雄同體性別轉化
18.7 安全方面
19 免疫刺激劑
19.1 免疫調節
19.2 葡聚糖類
19.3 其他免疫刺激劑
20 疫苗
20.1 評價
20.2 用藥途徑
20.3 可獲得的疫苗
21 滲透調節器
21.1 生理滲透調節
21.2 藥物調節滲透壓
22 消毒劑
22.1 消毒劑的使用
22.2 化學消毒劑
附錄
附錄一 專門制定的在魚類使用的產品商品名稱
附錄二 常見魚類養殖品種
附錄三 專業術語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