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的發展及其風險研究》綜合運用經濟學、統計學、社會學、計算機等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對比特幣的發展、風險、監管等進行了系統、綜合、全面的研究。該書首先基于國內外比特幣的發展現狀,對比特幣發展影響因子,比特幣市場溢出效應,以及比特幣對現行經濟、金融所產生的影響進行了全面研究;其次對比特幣風險的生成與識別、比特幣風險的傳導路徑、比特幣風險感知評價及比特幣市場風險測度進行了研究,并提出比特幣風險防范和管理措施;最后在比較國內外比特幣監管現狀的基礎上,對比特幣監管動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比特幣監管建議。
《比特幣的發展及其風險研究》對深化比特幣及其實現技術(區塊鏈技術)的研究有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并能增進人們對比特幣發展和風險問題的深刻認識,對政府制定切實有效的虛擬貨幣監管政策具有重要的實踐參考價值,同時對相關人員進一步研究數字貨幣、網絡金融創新有著深刻的啟發意義。
比特幣誕生以來,憑借其獨有的去中心化、無國界和匿名等特性在全球迅速崛起。它在全球的發展經歷了萌發期、初步成長期、飛速發展期以及技術(區塊鏈技術)價值凸顯期。近年來,比特幣價格在跌宕起伏中瘋狂上漲,比特幣成為新的投資渠道,這也加速了相關產業在全球的興起,它的快速發展給全球金融帶來了沖擊和挑戰,也為新金融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2013年比特幣在我國爆發式發展,“挖礦”和比特幣交易規模之大一躍成為全球焦點,對全球的比特幣市場造成了不小的影響。與此同時,在比特幣發展過程中也產生了一系列問題,交易平臺的安全問題頻頻出現,利用比特幣從事洗黑錢等非法活動難以追蹤,尤其是比特幣投資乃至投機行為引發比特幣價格瘋狂上漲,導致比特幣市場風險集聚,甚至對實體經濟的穩定、健康發展造成影響。從2013年年底,中國人民銀行等五部委聯合發布《關于防范比特幣風險的通知》到2017年初中國人民銀行“約談”并進駐比特幣交易所實施一定檢查約束,再到2017年9月七部委聯合發布《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相關部門相繼出臺了一系列舉措,警示民眾提高投資的風險意識,提示交易平臺可能存在法律風險、政策風險及技術風險,防范利用比特幣進行非法活動等。國際上很多國家也對比特幣風險和監管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可見,對比特幣的發展及其風險進行系統、全面地研究成為當前國際形勢下的一個必要課題。
近年來,國內外很多學者對比特幣的發展和風險問題已經進行了較多的研究,但是這些研究還不夠系統、不夠全面、不夠具有針對性,而且很多實證研究中數據采集均為比特幣的公開市場數據,很少有微觀的調研數據,更沒有基于比特幣發展現狀進行問卷調研的數據分析研究和相關的實證研究。基于此,本書在梳理、總結比特幣發展及其風險相關研究文獻的基礎上,以問卷調研數據和比特幣公開市場數據作為課題研究的數據支撐,綜合運用經濟學、統計學、社會學及計算機等多學科的理論和方法對比特幣發展及其風險的系列問題進行全面研究。
1.對比特幣運行原理進行了研究。研究指出,比特幣利用時間戳機制、工作量證明機制、激勵機制、加密算法及共識機制等構建了可信任的計算范式和運維范式,并在全球形成了一定的公信力。它的市場價格主要取決于其供求關系,但也受到全球宏觀經濟金融發展狀況等因素的影響。
2.采用比較分析以及定性與定量研究結合的方法,對比特幣的發展專題進行了系統研究。首先通過對比特幣相關理論的闡釋和國內外比特幣發展階段、發展特征的比較研究,導入比特幣發展影響因素的研究,以問卷調研數據為切人點,采用層次分析法對比特幣發展的影響因子及其權重進行定性與定量研究,表明比特幣發展指標體系具有復雜性、時變性,其中全球政經形勢和政策出臺這一宏觀因子對于比特幣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次是比特幣市場、交易、投資及其技術的價值前景因子影響著比特幣發展,它們幾乎構成比特幣發展影響權重的80%;然后對比特幣的美元和人民幣市場溢出效應這一研究空白進行了實證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兩者存在相互的收益溢出效應和波動溢出效應,但是比特幣的人民幣市場表現出更強的主導性;接著對比特幣金融創新進行了研究,并提出比特幣在擁有貨幣職能潛在特質的同時,也具有金融資產的功能特質,并發揮了投資、避險等功能,但也伴隨著巨大的投資風險;最后結合比特幣市場需求、產業結構發展、監管政策、比特幣及其技術(區塊鏈技術)的價值等方面對比特幣發展趨勢進行了分析。
3.對比特幣風險問題進行了專題研究。在對比特幣風險產生的內在和外在機理研究基礎上,對比特幣風險的識別、傳導路徑、感知評價及風險測度(主要是市場風險測度)進行了研究。研究指出,比特幣面臨信用風險、政策風險、市場風險、技術風險、社會風險、流動性風險、信息不對稱風險及法律風險等諸多風險,有些風險之間相互轉化,風險具有潛伏性、不確定性和復雜性等特征,傳導路徑復雜。通過問卷調研數據,運用探索因子分析和結構方程對比特幣的風險感知進行了實證研究。結果表明,比特幣技術與安全風險、宏觀形勢與政策風險、社會風險、市場風險構成了國內比特幣市場的主要感知風險,它們之間相互影響。
李靖,女,碩士,副教授,武漢學院信息工程學院教師。長期從事軟件工程專業教學工作。研究方向為區塊鏈應用、數字經濟。先后在《河南社會科學》《統計與決策》《財會月刊》《宏觀經濟管理》等核心期刊發表多篇論文。主持并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1項,省教育教學項目1項,省教育教學重點項目1項,主持省級高等學校優秀中青年科技創新團隊計劃項目1項,參與省部級項目研究多項。曾獲國家論文二等獎和省級論文優秀獎。
第1章 引言
1.1 選題背景與意義
1.2 研究思路、方法及創新點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創新之處
1.3 研究重難點及內容安排
1.3.1 研究重點
1.3.2 研究難點
1.3.3 內容安排
第2章 文獻綜述
2.1 比特幣的貨幣屬性研究綜述
2.2 比特幣發展研究綜述
2.2.1 比特幣交易市場的研究
2.2.2 比特幣市場價格形成研究
2.2.3 比特幣對經濟影響的研究
2.2.4 比特幣未來發展的展望研究
2.3 比特幣風險研究綜述
2.4 綜合評述
第3章 比特幣運行原理研究
3.1 比特幣的基本原理分析
3.1.1 比特幣的定義
3.1.2 比特幣實現原理分析
3.1.3 比特幣的特點分析
3.2 比特幣的信用原理分析
3.2.1 從技術視角分析比特幣信用
3.2.2 從貨幣學視角分析比特幣信用
3.2.3 比特幣信用產生的其他方面
3.3 比特幣的定價原理分析
3.3.1 不同視角下的定價方式
3.3.2 比特幣的特性分析
3.3.3 構建比特幣的供給需求模型
3.3.4 影響比特幣價格的因素分析
3.4 本章小結
第4章 比特幣的發展研究
4.1 比特幣國內外發展現狀的基本分析
4.1.1 比特幣的發展背景
4.1.2 比特幣的國內外發展階段比較研究
4.1.3 國內外比特幣發展特征比較研究
4.2 基于AHP的比特幣發展影響因子分析
4.2.1 層次分析法AHP簡介
4.2.2 比特幣發展影響因子體系構建步驟
4.2.3 比特幣影響因子體系框架
4.2.4 子系統因素的子因子分析
4.2.5 比特幣發展影響因子權重分析
4.3 比特幣市場溢出效應的研究
4.3.1 比特幣市場溢出效應的理論解釋
4.3.2 比特幣市場溢出效應的實證研究
4.4 比特幣的金融創新研究
4.4.1 金融創新理論
4.4.2 比特幣對傳統貨幣體系的影響分析
4.4.3 比特幣是一種金融工具創新
4.4.4 比特幣的職能分析
4.5 比特幣的發展趨勢分析
4.6 本章小結
第5章 比特幣的風險研究
5.1 比特幣風險產生的機理分析
5.1.1 比特幣風險產生的內在機理
第6章 比特幣的監管研究
6.1 世界主要經濟體國家的比特幣監管政策及其分析
6.1.1 北美洲典型國家對比特幣的監管政策
6.1.2 歐洲典型國家對比特幣的監管政策
6.1.3 亞洲典型國家和地區對比特幣的監管政策
6.1.4 大洋洲典型國家對比特幣的監管政策
6.1.5 其他
6.1.6 綜合分析
6.2 中國的比特幣監管政策分析
6.3 比特幣監管的動因分析
6.4 比特幣監管建議
6.4.1 構建比特幣為代表的虛擬貨幣信息化平臺
6.4.2 設立比特幣為代表的虛擬貨幣風險監察機構
6.4.3 完善比特幣為代表的虛擬貨幣相應的法律體系
6.4.4 設立比特幣為代表的虛擬貨幣國際合作監管機構
6.5 本章小結
第7章 結論與政策建議
7.1 主要研究結論
7.2 政策建議
7.2.1 密切關注和監察比特幣犯罪風險
7.2.2 引導民眾理性投資
7.2.3 完善比特幣為代表的虛擬貨幣的相關法制建設
7.2.4 積極開展比特幣監管國際化合作探索
7.2.5 切實推進數字貨幣的發展
7.2.6 加快利用區塊鏈技術進行金融創新的步伐
7.3 不足之處與研究展望
7.3.1 不足之處
7.3.2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