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以邊沁的功利主義為出發點,把分配問題作為論述的中心,運用了古典政治經濟學發展起來的抽象法。李嘉圖認為,人類行為的準則是個人利益,是追求個人功利,即尋求快樂和避免痛苦,而個人追求個人利益同整個社會的利益是一致的,符合社會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他實際上是站在工業資產階級立場上,把資本家追求利潤的個人利益與生產發展、社會財富增加和社會進步看作是一致的。他的研究方法帶有形而上學的片面性,把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和制度看作是永恒的、不變的。
《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全書分為32章,結構比較松散。李嘉圖的政治經濟學理論主要內容完全包括在前六章中,其他各章則是李嘉圖理論原則的運用或是對其原理的解釋和補充。第一章論價值,還論述了工資、利潤,第二章論地租。
李嘉圖在《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中批判地繼承了斯密的勞動價值論,并以勞動價值論為基礎,論述了工資、利潤和地租,說明了工資和利潤、利潤和地租的對立,從而揭示了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資產階級和地主階級之間的對立和斗爭。他還論述了貨幣理論、對外貿易中的比較成本學說、賦稅的一般原理和原則。該書對政治經濟學理論作出了重要發展,使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達到了完成階段。
序
第三版說明
第一章 論價值
第二章 論地租
第三章 論礦山租金
第四章 論自然價格和市場價格
第五章 論工資
第六章 論利潤
第七章 論對外貿易
第八章 論賦稅
第九章 農產品稅
第十章 地租稅
第十一章 什一稅
第十二章 土地稅
第十三章 黃金稅
第十四章 房屋稅
第十五章 利潤稅
第十六章 工資稅
第十七章 農產品以外的其他商品稅
第十八章 濟貧稅
第十九章 論貿易渠道的突變
第二十章 價值與財富:它們的特性
第二十一章 積累對利潤和利息的影響
第二十二章 出口補貼和進口禁令
第二十三章 論生產補貼
第二十四章 亞當·斯密的地租學說
第二十五章 論殖民地貿易
第二十六章 論總收入和純收入
第二十七章 論貨幣與銀行
第二十八章 論富裕國家和貧困國家中黃金、谷物和勞動的相對價值
第二十九章 生產者支付的賦稅
第三十章 論需求和供給對價格的影響
第三十一章 論機器
第三十二章 論馬爾薩斯先生關于地租的觀點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