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產品設計表達方法為主線,建立了三維建模與二維圖樣表達融合并進的知識結構體系。本書根據教育部高等學校工程圖學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2015年制訂的《普通高等院校工程圖學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及近年來發布的機械制圖有關國家標準,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3D機械制圖》的基礎上,結合其19年的教學實踐論證重新編寫。
本書共六章,主要內容包括:機械工程背景知識概論、簡單體的表示方法、組合體的表示方法、機件形狀的基本表示方法、零件的表示方法、裝配體的表示方法。
本書可作為本科高等院校工科機類、電類各專業制圖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其他相關專業的教材。與本書配套的《三維建模與工程制圖習題集》同時出版,供讀者使用。
緒論1
第一章機械工程背景知識概論3
第一節機械工程背景知識簡介4
第二節設計與制造知識簡介14
第三節產品設計與制造中圖樣的作用18
第二章簡單體的表示方法20
第一節平面圖形基礎21
第二節簡單體的三維表示方法26
第三節簡單體的視圖表示方法33
第三章組合體的表示方法56
第一節組合體的構形分析與三維建模56
第二節組合體的三視圖61
第三節組合體的尺寸標注74
第四節組合體的讀圖77
第五節軸測圖82
第四章機件形狀的基本表示方法92
第一節視圖92
第二節剖視圖94
第三節斷面圖100
第四節機件圖樣的規定畫法及簡化畫法102
第五節軸測剖視圖106
第六節第三角投影法簡介108
第五章零件的表示方法111
第一節零件上的常見工藝結構113
第二節典型零件的構形分析與三維建模119
第三節零件的二維表示法——零件圖125
第四節零件圖的尺寸標注134
第五節零件圖的技術要求146
第六節讀零件圖160
第六章裝配體的表示方法163
第一節裝配關系及裝配結構合理性163
第二節裝配體的設計與三維建模166
第三節裝配體的二維表示法——裝配圖171
第四節裝配圖中標準件和常用件的表示方法176
第五節畫裝配圖194
第六節讀裝配圖及拆畫零件圖199
附錄203
附錄A制圖國家標準203
附錄B工程制圖草繪技法214
附錄C常用零件結構要素215
附錄D螺紋217
附錄E螺紋結構與螺紋連接220
附錄F常用標準件223
附錄G滾動軸承232
附錄H極限與配合235
附錄I常用金屬材料及非金屬材料241
參考文獻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