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讀人群 :廣大文史愛好者、研究者 ﹡歷史學家、社會史學家熊得山先生遺著,中國社會史研究的經典著作。
﹡ 該書對中國原始社會形態的描述、對中國歷史分期的論述、對中國社會長期遲滯原因的探討,多具新義。
﹡該書關于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多元結構的剖解;關于海岱民族、江漢民族和河洛民族的分析,至今仍閃爍著理論的鮮活。
本文所說的中國社會,是指從西周初年到清代鴉片戰爭止這一時期的社會說的。西周初年,相當于公歷紀元前一一二二年,鴉片戰爭,發生于一八四年,其間的距離是二千九百六十二年。這長約三千年之久的中國社會,屬于封建社會的階段,這是近來研究中國社會史的人們所確認的。為什么中國社會在三千年的長期內停頓于封建階段呢?西歐各國所經歷的封建時期,不過八九百年,就都轉進了現代社會的階段。而中國社會卻長期停頓于封建階段,以至成為落后民族,變成了帝國主義侵略的對象。中國社會發展遲滯的原因究竟如何,這是本文所要說明的問題。
人們或許要問: 在這三千年的長期中,中國社會究竟有沒有進步呢?我的答復是: 進步是有的。大體上說來,西周的領主經濟,進到春秋時代,農業生產較前進步,手工業和商業也相當發達。特別是到了戰國時代,鐵制農具的應用比較普遍,灌溉施肥等農耕技術比較進步,農業生產力是向上了。一方面,由于手工業與商業的發達,土地成為買賣的對象,富農和商業資本家,憑著金錢與勢力取得了大宗土地,形成了民間大地主的經濟。另一方面,在學術思想上,周秦諸子,如儒家、墨家、法家、名家、道家、陰陽家各派的學說,在中國學術史上,達到登峰造極的地位。
秦漢之際,血戰數十年,“丁壯委道路,老弱填溝壑”,“民失作業,而大饑饉”!稘h書·食貨志》所說:“天下初定,民亡蓋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駟,而將相或乘牛車!边@表示著當時經濟條件的氣象。自是以后,地主經濟代替了從前的領主經濟,由于農耕技術的較前進步,重農政策的實行,水利事業的發達,經濟比較戰國時代更有進步。工業方面,如煮鹽、冶鐵、冶銅、紡織等比較發達,特別是紙的發明與制造,是值得大書特書的。商業方面,更見發展,商業資本家的勢力很大。而且通西域、至歐洲的國際貿易,也在此時開始。這表示著漢代封建經濟的進步。可是,在學術思想方面,由于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精神文化從此就始終停頓于儒家學說的范圍,并沒有新的成就了。
但自東漢末年“黃巾賊”的農民暴動之時起,社會陷于極度混亂的狀態,其間經歷三國、魏、晉、南北朝、隋以迄唐之統一,計共四百三十年之久。這四百三十年,差不多都是戰亂的時期,民生凋敝,百物蕭條,這可說是社會的停滯或倒退的時期。
唐代統一中國以后,天下太平,農業經濟由復興而趨于繁榮,如貞觀時代之斗米三錢,可見當時農業生產力之發達。手工業方面,如礦業,有冶銀、冶銅、冶鐵、冶錫等部門;如紡織業,有織布、織麻、織綢緞綾羅等部門;此外有窯業、紙業、糖業、酒業、染業、鹽業、茶業,均極一時之盛。至于商業,國內水陸交通頗為便利,商品易于流通,都市相當繁榮。國際貿易也很發達,陸路通達西方土耳其、波斯、印度,設有市監,掌管蕃國貿易并課征關稅;海路通達印度、錫蘭、波斯、大食、阿拉伯等處,設有市舶司,掌管海上貿易并課征關稅。從這些方面看,唐朝在極盛時代,封建經濟發展到了很高的地步?墒鞘⑻茣r代封建經濟的繁榮,自從蕃鎮割據之時起,中經五代十國以至宋之統一,差不多二百年之間,就逐漸消失,又顯出了停滯、蕭條的時期。
宋代統一中國以后,經過多年的休養生息,地主經濟又復興起來。工業方面,手工作坊及手工業行會,非常發達,在整個封建經濟上,呈現出小康的景象。但是這種小康,至多也只繼續了兩百年,自從遼金元的游牧民族入侵,宋室南渡以后,社會的進步又停滯不前。元代以游牧民族統治中國,其文化是落后的,當然不能促進社會的前進。農業經濟且雜有農奴制的成分,生產力當然沒有進步。手工業方面,制造場的數目以及制品的種類,雖然很多,表面上好像很發達,而實際上那些制品是專供蒙古貴族消費之用,還不能說是社會經濟的繁榮。所以元代整個社會經濟沒有什么發展。
明代工業頗為發達,例如開礦業、冶金業、染織業、陶瓷業等,其制造所以及制造品的數目甚多。手工作坊與手工工場等,都是較大的規模,這好像和西歐產業革命以前的情形相像。特別是國外貿易,頗為繁盛。當十四世紀與十五世紀之時,中國貨物多運銷南洋一帶,當時的南洋都是華人的勢力。所以就明代當時的社會經濟情形來看,手工工場的相當發達、商品流通范圍的擴大、貨幣經濟的發達、資本之原始的蓄積等等,好像比較那個時期的歐洲還走到前面?墒沁@種經濟的繁榮不能長久保持,明代的封建機構,忽然采取鎖國主義(十六世紀初),窒塞本國工商業之發達。自后農民暴動接踵而起,社會經濟又復由繁榮而入于蕭條,到清朝統治中國之時,更趨于停滯。
清代自康熙年間起,至鴉片戰爭之時止,其間農業經濟復呈舊觀,農耕技術雖未有若何改進,而耕地面積卻顯著增加了。在這一點,顯示著農業生產的增多。工業方面,手工作坊及手工工場在沿海一帶,頗為發達。商業方面,大都沿襲明制,采重農抑商主義,對于國外,最初仍嚴守閉關主義,往后始設江浙閩鄂四關,實行有限制的國際貿易。所以沿海各重要都市的工場手工業都趨于發達,資本主義已經長出了嫩芽來?墒沁@種自發的資本主義的嫩芽出現得太遲一點,終于因為受了壯大的資本主義的暴力的壓迫而橫被摧殘了。
以上是三千年間封建社會發達過程的縮寫。這三千年間社會的進步,是很明顯的。可是我們所注意的,并不是這長期的社會有無進步的問題,而是這社會為什么長期的停頓于封建階段的問題。這就是我所要說明的中國社會發達遲滯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