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樓》,又叫《覺世名言》。短篇小說集。共收小說12篇,都用樓名作篇名,每篇回數不一,排列順序各本亦有不同。12篇小說大多以才子佳人的愛情婚姻為主題,也多方面涉及市井生活,或演義前人筆記、或記寫作者見聞、或敘述歷史故事,亦或憑空杜撰以描寫世態人情。
《連城璧》,又名《無聲允》與《十二樓》,同為清代文學大家李漁所撰。全集12集外編6卷。全集演一個故事,外編另演一故事。整體上有主要描寫市井人情和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重在勸善懲惡,有較強的市民情感人傾向。語言、情節和人物都有聲有色,在描寫男女愛情上尤為細微宛轉,頗具傳奇神采,值得一讀。
本套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叢書,真正做到了無障礙閱讀。在每一本書前都寫了前言,對書中許多字詞典故也作了注釋。
李漁(1611-1680),字笠翁,隨庵主人,新亭樵客等,原籍蘭溪(今浙江),生于千雉皋。他自幼受到良好教育。順治十五年左右遷至南京,從事著述,并開書鋪芥子園,刻售圖書、畫譜、箋簡,都精絕一時?滴跏,李漁因境況日窘,歸隱杭州湖山,兩年后去世。他的小說代表作為話本集《連城璧》和《十二樓》。
十 二 樓
合影樓
第一回防奸盜刻意藏形起情氛無心露影
第二回受罵翁代圖好事被棄女錯害相思
第三回墮巧計愛女嫁媒人湊奇緣媒人賠愛女
奪錦樓
第一回生二女連吃四家茶娶雙妻反合孤鸞命
三與樓
第一回造園亭未成先賣圖產業欲取姑予
第二回不窩不盜忽致奇贓連產連人愿歸舊主
第三回老俠士設計處貪人賢令君留心折疑獄
夏宜樓
第一回浴荷池女伴肆頑皮慕花容仙郎馳遠目
第二回冒神仙才郎不測斷詩句造物留情
第三回賺奇緣新詩半首圓妙謊密疏一篇
歸正樓
第一回發利市財食兼收恃精詳金銀兩失
第二回斂眾怨惡貫將盈散多金善心陡發
第三回顯神機字添一畫施妙術殿起雙層
第四回僥天幸拐子成功墮人謀檀那得福
萃雅樓
第一回賣花郎不賣后庭花買貨人慣買無錢貨
第二回保后件失去前件結恩人遇著仇人
第三回權貴失便宜棄頭顱而換卵閹人圖報復遺尿溺以酬涎
拂云樓
第一回洗脂粉嬌女增嬌弄娉婷丑妻出丑
第二回溫舊好數致殷勤失新歡三遭叱辱
第三回破疑人片言成二美癡情客一跪得雙嬌
第四回圖私事設計賺高堂假公言謀差相佳婿
第五回未嫁夫先施號令防失事面具遵依
第六回弄巧生疑假夢變為真夢移奸作藎虧人改作完人
十巹樓
第一回不糊涂醉仙題額難擺布快婿完姻
第二回逞雄威檀郎施毒手忍奇痛石女破天荒
鶴歸樓
第一回安恬退反致高科忌風流偏來絕色
第二回帝王吃臣子之醋閨房罷枕席之歡
第三回死別勝生離從容示訣遠歸當新娶忽地成空
第四回親姊妹迥別榮枯舊夫妻新偕伉儷
奉先樓
第一回因逃難詫婦生兒為全孤勸妻失節
第二回幾條鐵索救殘生一道麻繩完骨肉
生我樓
第一回破常戒造屋生兒插奇標賣身作父
第二回十兩奉嚴親本錢有限萬金酬孝子利息無窮
第三回為購紅顏來白發因留慈母得嬌妻
第四回驗子有奇方一枚獨卵認家無別號半座危樓
聞過樓
第一回棄儒冠白須招隱避紗帽綠野娛情
第二回納諫翁題樓懷益友遭罹客障面避良朋
第三回魔星將退三樁好事齊來訛局已成一片隱衷才露
子集譚楚玉戲里傳情劉藐姑曲終死節
丑集老星家戲改八字窮皂隸陡發萬金
寅集乞兒行好事皇帝做媒人
卯集清官不受扒灰謗義士難伸竊婦冤
辰集美女同遭花燭冤村郎偏享溫柔福
巳集遭風遇盜致奇贏讓本還財成巨富
午集妒妻守有夫之寡懦夫還不死之魂
未集妻妾敗綱常梅香完節操
申集寡婦設計贅新郎眾美齊心奪才子
酉集吃新醋正室蒙冤續舊歡家堂和事
戌集重義奔喪奴仆好貪財殞命子孫愚
亥集貞女守貞來異謗朋儕相謔致奇冤
連城璧外編
一落禍坑智完節操借仇口巧播聲名
二仗佛力求男得女格天心變女成男
三說鬼話計賺生人顯神通智恢舊業
四待詔喜風流趲錢贖妓運弁持公道舍米追贓
五嬰眾怒舍命殉龍陽撫孤煢全身報知己
六連鬼騙有故傾家受人欺無心落局
第一回防奸盜刻意藏形起情氛無心露影
詞云:
世間欲斷鐘情路,男女分開住。掘條深塹在中間,使他終身不度是非關。
塹深又怕能生事,水滿情偏熾。綠波慣會做紅娘,不見御溝流出墨痕香。
——右調《虞美人》
這首詞,是說天地間越禮犯分之事,件件可以消除,獨有男女相慕之情,枕席交歡之誼,只除非禁于未發之先,若到那男子婦人動了念頭之后,莫道家法無所施,官威不能攝,就使玉皇大帝下了誅夷之詔,閻羅天子出了緝獲的牌,山川草木盡作刀兵,日月星辰皆為矢石,他總是拼了一死,定要去遂心了愿。覺得此愿不了,就活上幾千歲,然后飛升,究竟是個鰥寡神仙。此心一遂,就死上一萬年不得轉世,也還是個風流鬼魅。到了這怨生慕死的地步,你說還有什么法則可以防御得他?所以懲奸遏欲之事,定要行在未發之先。未發之先,又沒有別樣禁法,只是嚴分內外,重別嫌疑,使男女不相親近而已。
儒書云:“男女授受不親。”道書云:“不見可欲,使心不亂。”這兩句話,極講得周密。男子與婦人,親手遞一件東西,或是相見一面,他自他,我自我,有何關礙,這等防得森嚴?要曉得古圣先賢,也是有情有欲的人,都曾經歷過來,知道一見了面,一沾了手,就要把無意之事,認作有心,不容你自家做主,要顛倒錯亂起來。譬如婦人取一件東西,遞與男子,過手的時節,或高或下,或重或輕,總是出于無意。當不得那接手的人,常要畫蛇添足:輕的說她故示溫柔;重的說她有心戲謔;高的說她提心在手,何異舉案齊眉;低的說她借物丟情,不啻拋球擲果。想到此處,就不好辜其來意,也要弄些手勢答她。焉知那位婦人不肯將錯就錯。這本風流戲文,就從這件東西上做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