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1章 中學物理思維方法概述 1
一、分析與綜合 1
二、歸納與演繹 1
三、對稱與守恒 2
四、整體與隔離 2
五、物理模型 2
六、微元法 3
七、圖像法 3
八、等效法 5
九、類比法 5
第2章 勻變速直線運動 6
策略一 矢量有方向,分類防漏解 6
策略二 基本公式法,解題之根本 6
策略三 活用推論法,速解運動題 7
策略四 逆向思維法,另辟新捷徑 8
策略五 圖像描述類,斜率與面積 9
策略六 善用圖像法,直觀求解易 12
策略七 巧取參考系,妙解相對題 12
策略八 剎車有陷阱,往而不返也 13
策略九 豎直上拋體,往返對稱美 14
策略十 追上與相遇,圖像信息題 14
策略十一 遇原始問題,建物理模型 15
策略十二 析頻閃照片,得運動信息 15
策略十三 超聲波測速,識圖是關鍵 16
策略十四 單體多過程,速度是紐帶 17
策略十五 比較系數法,回避高數解 18
第3章 相互作用 22
策略一 活用推論法,速解平衡題 22
策略二 矢量三角形,形象直觀明 22
策略三 正交分解法,化繁求解易 23
策略四 動態平衡類,解析與圖解 24
策略五 處理連接體,整體與隔離 26
策略六 繩跨光滑體,張力皆相等 28
策略七 彈簧連接體,狀態定乾坤 28
策略八 摩擦與彈力,臨界與極值 29
策略九 抓住對稱性,速列解析式 30
第4章 牛頓運動定律 35
策略一 漸變與突變,瞬時方顯現 35
策略二 析受力運動,循辯證統一 36
策略三 分解F或a,少分為原則 37
策略四 處理連接體,整體與隔離 37
策略五 兩類動力學,加速度鏈接 39
策略六 臨界與極值,數理兩相宜 40
策略七 圖像類問題,信息是關鍵 43
策略八 用量綱分析,顯物理思想 44
策略九 辨析超失重,受力與運動 44
策略十 定性判斷難,嘗試解析法 45
策略十一 板與塊結合,共速是轉折 46
策略十二 傳送帶模型,共速論摩擦 51
第5章 曲線運動 58
策略一 圖示顯本真,直觀避繁解 58
策略二 判運動性質,看a合與v合初 58
策略三 求關聯速度,辨分解關系 59
策略四 小船河中行,時空有最值 60
策略五 平拋遇斜面,傾角是關鍵 61
策略六 多體平拋時,時空建聯系 63
策略七 賞斜拋對稱,用分解合成 63
策略八 析傳動原理,辨線速角速 64
策略九 圓周動力學,向心力溯源 65
策略十 緣彈力摩擦,顯臨界極值 67
策略十一 豎直圓周類,最高有臨界 69
策略十二 函數求極值,顯數學魅力 71
策略十三 斜面圓周動,降維來處理 73
策略十四 運動有周期,引發多解性 73
第6章 萬有引力與航天 77
策略一 天空立法者,行星三定律 77
策略二 引力統天地,補償顯神威 77
策略三 重力與引力,撲朔兩迷離 78
策略四 兩環繞天體,宜比值解析 79
策略五 兩星同環繞,遠近有周期 81
策略六 運行參量多,同步定乾坤 82
策略七 雙星雖難會,永遠結同心 83
策略八 天地兩相連,幾何關系解 85
策略九 析衛星變軌,看離心向心 87
第7章 機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92
策略一 用動能定理,求變力做功 92
策略二 利用轉換法,求變力做功 92
策略三 單體多過程,動能定理解 93
策略四 豎直圓軌道,結合臨界考 95
策略五 繩桿連彈簧,機械能守恒 96
策略六 滑塊傳送帶,運動力與能 99
策略七 斜面接平面,做功看投影 102
策略八 機械能改變,功能關系解 103
策略九 圖像類問題,信息是關鍵 105
第8章 動量 110
策略一 用動量定理,求變力作用 110
策略二 連續體模型,微元是神器 111
策略三 某一方向上,動量亦守恒 112
策略四 彈性碰撞類,能量無損失 114
策略五 非彈性碰撞,機械能損失 115
策略六 完全非彈性,損失達極限 115
策略七 爆炸瞬時間,外力不顯現 117
策略八 子彈打木塊,能量有損耗 118
策略九 彈簧連接體,共速生最值 118
策略十 擺球碰撞類,經典出新意 119
策略十一 板與塊模型,摩擦要生熱 121
策略十二 物塊與盒子,關注初末態 122
策略十三 力學三觀點,綜合來運用 123
策略十四 多體多過程,對象需找準 129
策略十五 作用無窮盡,遞推有規律 131
第9章 靜電場 137
策略一 求電場強度,有五種特解 137
策略二 點電荷電場,空間對稱美 140
策略三 觀運動軌跡,判物理規律 142
策略四 場強電勢差,采用“等分法” 143
策略五 φ-x圖像,斜率是關鍵 144
策略六 E-x圖像,面積是關鍵 145
策略七 類拋體運動,合成與分解 146
策略八 場中帶電體,功能關系析 146
策略九 動態電容器,Q與U辨析 148
策略十 示波管原理,加速與偏轉 149
策略十一 外加恒力場,等效是良方 150
策略十二 遇交變電場,抓周期對稱 151
策略十三 力電綜合類,三種觀點解 153
策略十四 分類討論法,防止漏解答 157
策略十五 學物理原理,重技術應用 158
第10章 磁場 170
策略一 求磁場疊加,循矢量合成 170
策略二 若遇安培力,截面降維析 171
策略三 軌跡雖變化,磁力不做功 171
策略四 三類動態圓,注意怎樣旋 172
策略五 直邊界漂移,線量建聯系 175
策略六 圓邊界漂移,角量建聯系 176
策略七 組合場模型,速度為紐帶 177
策略八 三類平衡體,形同質有異 179
策略九 交變電磁場,周期對稱性 183
策略十 重力電磁力,疊加來分析 185
策略十一 學物理規律,重技術應用 188
第11章 電磁感應 195
策略一 磁變感生電,別于靜電場 195
策略二 析轉動切割,看等效速度 196
策略三 恒力變加速,速度有極限 197
策略四 變力勻變速,函數關系解 198
策略五 導軌含電阻,從電流突破 199
策略六 電容桿與軌,微元法分析 199
策略七 圖像類問題,看清坐標軸 201
策略八 彈簧連接桿,力與能辨析 207
策略九 線框模型類,綜合分析解 208
策略十 求電路問題,析等效電路 210
策略十一 感應電荷量,微元找規律 212
第12章 交變電流 221
策略一 正弦交流電,概念是關鍵 221
策略二 依據等效性,計算有效值 223
策略三 理想變壓器,理清因果律 225
策略四 原線圈負載,能量守恒解 226
策略五 析動態變化,采用程序法 226
策略六 遠距離輸電,兩變三回路 228
第13章 機械振動和機械波 233
策略一 類單擺問題,用等效思想 233
策略二 悟振動特征,求振動問題 234
策略三 觀波的形成,悟波動特征 235
策略四 波雙向傳播,宜對稱分析 236
策略五 觀振動波動,悟辯證統一 237
策略六 因周期雙向,呈多解問題 239
策略七 兩列波相遇,矢量相疊加 240
第14章 光 247
策略一 作好光路圖,化為幾何解 247
策略二 由光路可逆,用對稱破解 248
策略三 借助平面鏡,作好光路圖 249
策略四 全反射問題,臨界定范圍 250
策略五 四典型元件,展光學規律 253
策略六 觀像之深淺,探視深規律 257
第15章 高考物理試題的命制路徑與破解策略 262
能力提升參考答案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