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以來,我國文化遺產事業繁榮發展,但也面臨著人才隊伍結構、專業人才培養體系、人才評價考核體系,以及外部管理和監督體系不合理等問題。一個重要原因即是尚未建立博物館職業資格認證制度。
本書基于對博物館人才隊伍現狀的分析,結合國際博物館職業資格認證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提煉并總結博物館職業類型,集中研究核心業務崗位人員的職業資格,構建我國博物館職業資格認證制度的框架模型,有助于為我國博物館從業人員的職業化建設和博物館專業能力的提升提供重要參考。
◆序
21世紀以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博物館事業建設,我國博物館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步入了快速發展時期,平均每年以二三百座的速度增長。截至2019年年底,全國博物館總量已達到5535座。同時,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博物館的進步,21世紀博物館與社會的關系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即從過去的保管和研究文物為主要使命轉向知識傳播和公共文化服務。
博物館是知識技術密集型的文化教育設施,要求其從業人員必須具備相應的專業素養和技能,才能勝任保存、保護和利用人類自然和文化遺產的重任。但是,目前我國博物館從業人員總量嚴重不足,專業素質和技能較低,培養后勁乏力,不僅跟不上我國博物館專業化水平提升的需求,且已成為阻礙博物館事業健康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
人才是我國博物館事業發展和興旺的基本保障和強大支撐,是博物館事業發展和進步的重要推動力量。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不僅是我國博物館事業快速發展的迫切要求,也是提升我國博物館專業化水平的必然要求。新時代博物館將承擔保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自身創造性創新性發展,以及促進不同文化間交流合作的使命,迫切需要造就一大批專業人才,加強博物館人才職業化建設迫在眉睫。
從世界范圍內看,博物館人才職業化需求早在19世紀80年代就已經被提出。到了20世紀80年代,藏品管理、社會教育等工作成為專業性崗位,館長、研究崗位、文物保護崗位的能力要求得到了更清晰的認知。進入21世紀后,信息技術的發展、社會資源的融合改變了博物館的人員配置模式——原有的職業出現了角色轉換,又催生了新型的和更細化的職業類型,如觀眾研究和博物館營銷等。博物館職業化開始向職業道德準則、職業分類、職業能力標準、職業能力評估,以及教育與培訓等方向發展。其中的一個重要抓手就是建立和完善博物館職業資格認證制度,如日本的學藝員職業資格認證制度、英國的文物保護修復人員的職業資格評估制度等。
為提升我國博物館從業人員隊伍的專業化水平,迫切需要建立并推行博物館職業資格認證制度。國家文物局在《國家文物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就已明確提出制定文博行業相關職業標準,完善職業能力評價和人才考核評價體系。2019年年底,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又發布了《關于深化文物博物專業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將設文物博物館研究、文物考古、文物保護、文物利用四個專業類別的職稱序列。建立博物館職業資格認證制度,將以“準入型”標準規范博物館從業人員的職業能力,與職稱評定共同構建起博物館從業人員職業能力評價體系,但目前這一方面的研究支撐和實踐探索仍顯不足。
張昱博士的這本書聚焦于我國博物館職業資格認證制度研究,在以下幾方面有獨到的創見:其一,形成了對我國博物館從業人員現狀的系統性認知,把握住了現存問題和發展方向。其二,明確了博物館職業類型,深化對各崗位工作性質及范疇的理解,并提煉出了我國博物館的核心業務崗位。其三,集合了國內外關于博物館職業資格認證制度已有的實踐經驗和研究成果,重點分析了我國博物館核心業務崗位從業人員所需的職業能力,進一步指導高校及職業院校進行文博相關專業的教育改革以及行業組織的職業能力培訓。其四,制定了博物館人才職業能力評價與考核的多元化及規范化流程,以求優化博物館人才資源配置,并提升人才流動的合理性。本書所形成的博物館核心業務人員職業資格認證制度框架將為我國博物館人才隊伍的職業化、專業化建設提供卓有意義的參考。
陸建松(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2019年11月18日
◆ 總序
當代世界是飛速發展和變化的世界,全球性的新技術革命迅速而深刻地改變著人類的觀念形態、行為模式和社會生活,同時推動著人類知識系統的高度互滲,新領域、新學科不斷被開拓。面對新時代新情況,年輕人更具有特殊的優越性,他們的思想可能更解放、更勇于探索,他們的研究可能更具生命力、更富創造性。美國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Margaret Mead)在《文化與承諾——一項有關代溝問題的研究》一書中提出,向年輕人學習,將成為當代世界獨特的文化傳遞方式。我們應當為年輕人建構更大的平臺,傾聽和學習他們的研究成果。
上海社會科學院自1958年建院以來,傾力為青年學者的成長提供清新空氣和肥沃土壤。在此環境下,青年學者奮然崛起,以犀利的銳氣、獨到的見識和嚴謹的學風,向社會貢獻了一批批令人振奮的研究成果。面對學術理論新人輩出的形勢,上海社會科學院每年向全院40歲以下年輕科研人員組織征集高質量書稿,組織資助出版“上海社會科學院青年學者叢書”,把他們有價值的研究成果推向社會,希冀對我國學術的發展和青年學者的成長有所助益。
本套叢書精選本院青年科研人員(zui)新代表作,內容涵蓋經濟、社會、生態環境、文學、國際貿易、城市治理等方面,反映了上海社會科學院新一代學人創新的能力和不俗的見地。年輕人是上海社會科學院(zui)寶貴的財富之一,是上海社會科學院面向未來的根基。
張昱,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博士,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博物館系訪問學者(2015—2016年)。主攻博物館人才職業化建設、博物館展覽策劃設計研究。主持或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國家文物局行業標準制修訂項目、上海市哲社規劃課題等各類課題10余項,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0余篇。
緒 論
第1節 研究緣起與意義
第2節 國內外研究述評
一、國內博物館職業資格認證相關的研究與實踐綜述
二、國內職業資格認證制度研究與實踐綜述
三、國外博物館職業資格認證研究與實踐綜述
四、小結
第3節 研究內容與創新點
一、我國博物館從業人員的現狀及存在問題的系統性分析
二、國際博物館職業資格認證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探討
三、我國職業資格認證制度研究
四、我國博物館的職業類型及核心業務崗位明確
五、我國博物館核心業務崗位人員職業資格分析
六、我國博物館職業資格認證制度及推進實施體系的建立
第4節 本書架構
第1章 我國博物館從業人員的現狀分析
第1節 我國博物館從業人員的構成分析
一、從業人員的數量分析
二、從業人員的學歷水平分析
三、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力水平分析
四、以博物館從業人員現狀對認證制度適用對象的分析
第2節 資格評估與入職方式分析52
一、資格評估
二、入職方式
第3節 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分析
一、博物館從業人員整體現狀問題
二、博物館從業人員的資格評估和入職晉升問題
三、造成的影響
四、原因分析
第4節 建立我國博物館職業資格認證制度的必要性與迫切性
一、保存知識
二、吸收知識和創造知識
三、傳播知識
第2章 構建博物館職業資格認證制度的理論基礎
第1節 相關概念的厘清
一、職業資格
二、資格制度
三、人才測評
第2節 跨學科研究
一、“勝任素質理論”與博物館專業人才職業勝任素質考察
二、職業選擇理論與博物館職業資格標準設立原則分析
三、真分數理論與博物館職業資格認證方法的檢驗
四、人才資本理論與博物館專業人才的認知與管理
五、小結
第3節 博物館職業分類及核心業務崗位分析
一、各國有關博物館職業分類的探討
二、我國博物館職業分類的考察
三、我國博物館的核心業務人員
第3章 博物館館長職業資格分析
第1節 社會環境變革引發博物館經營管理理念轉變
一、社會環境變革
二、博物館經營管理理念的轉變
第2節 博物館館長的重要性及其職責范圍
一、博物館館長的角色演變
二、現代博物館館長的重要性
三、現代博物館館長的職責范圍
第3節 博物館館長的職業資格分析
一、博物館館長職業資格的國際探討
二、博物館館長職業資格的國內探討
三、我國博物館館長職業資格分析
第4章 博物館藏品保管人員職業資格分析
第1節 社會環境的變革引發博物館藏品保管理念的轉變
一、社會環境的變革
二、博物館藏品保管理念的轉變
第2節 博物館藏品保管人員的重要性及其職責范圍
一、博物館藏品保管人員的角色轉變
二、現代博物館藏品保管人員的重要性
三、現代博物館藏品保管人員的職責范圍
第3節 博物館藏品保管人員的職業資格分析
一、博物館藏品保管人員職業資格的國際探討
二、博物館藏品保管人員職業資格的國內探討
三、我國博物館藏品保管人員職業資格分析
第5章 文物保護與修復人員職業資格分析
第1節 社會環境變革引發文物保護理念的轉變
一、 社會環境變革
二、 現代文物保護與修復的理念
第2節 文物保護與修復人員的重要性及其職責范圍
一、 現代文物保護與修復人員的重要性
二、 現代文物保護與修復人員的職責范圍
第3節 文物保護與修復人員的職業資格分析
一、 文物保護與修復人員職業資格的國際探討
二、 文物保護與修復人員職業資格的國內探討
三、 我國文物保護與修復人員職業資格的分析
第6章 博物館展覽設計人員職業資格分析
第1節 社會環境變革引發博物館展覽設計理念的轉變
一、 社會環境與博物館環境的變革
二、 博物館展覽設計理念的轉變
第2節 博物館展覽設計人員的重要性及其職責范圍
一、 現代博物館展覽設計人員的重要性
二、 現代博物館展覽設計人員的職責范圍
第3節 博物館展覽設計人員的職業資格分析
一、博物館展覽設計人員職業資格的國際探討
二、博物館展覽設計人員職業資格的國內探討
三、我國博物館展覽設計人員職業資格分析
第7章 博物館教育人員職業資格分析
第1節 社會環境變革引發博物館教育理念的轉變
一、社會環境的變革
二、博物館教育理念的轉變
第2節 博物館教育人員的重要性及其職責范圍
一、 博物館教育人員的角色演變
二、 現代博物館教育人員的重要性
三、 現代博物館教育人員的職責范圍
第3節 博物館教育人員的職業資格分析
一、博物館教育人員職業資格的國際探討
二、博物館教育人員職業資格的國內探討
三、我國博物館教育人員職業資格的分析
第8章 我國博物館職業資格認證標準體系的建立
第1節 標準體系的構建要素
一、認證目的與立足點
二、認證原則
三、 認證主體與對象
四、 認證的環境因素
第2節 認證方式
一、認證方式的多元化需求
二、學歷認證
三、資格考試認證
四、資格評估認證
五、博物館職業資格認證流程
第3節 認證標準的設立
一、博物館館長職業資格認證標準
二、藏品保管人員職業資格認證標準
三、文物保護與修復人員職業資格認證標準
四、展覽設計人員職業資格認證標準
五、博物館教育人員職業資格認證標準
第9章 推進與實施體系的配套建立
第1節 政策與法律體系
一、 我國職業資格認證制度的政策與法規體系
二、 境外的政策與法律體系
三、 我國博物館職業資格認證制度政策與法律體系的發展對策
四、 政策與法律體系的框架模型
第2節 培養與培訓體系
一、專業教育培養系統
二、職業培訓系統
三、人才培養與培訓體系的框架模型
第3節 管理與保障體系
一、組織與管理系統
二、我國博物館職業資格認證制度的組織與管理系統的發展對策
三、質量保障與反饋系統
四、我國博物館職業資格認證制度的質量保障與反饋系統的發展對策
五、技術支持與服務系統
六、我國博物館職業資格認證制度的技術支持與服務系統的發展對策
七、管理與保障體系的框架模型
結語
附錄
1.《博物館館長專業資格條件(試行)》
2. 《文物保護工程施工資質管理辦法(試行)》(部分)
3. 國家職業標準——陳列展覽設計人員
4. 我國臺灣地區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命題大綱
5. 我國臺灣地區公務人員普通考試命題大綱
6. 2015年日本學藝員資格考試試題(擇選)
7. 英國文物保護修復人員職業認證標準
8. 英國PACR“熟悉度”各級別要求
9. 英國PACR評估表
10. 《日本博物館法》中與學藝員相關的條款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