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論,就是中國古代繪畫理論的簡稱。它和中國古代繪畫一樣,是中國古代社會,主要是長時期封建社會上層建筑意識形態的一個組成部分,也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美學思想的具體反映。
中國古代的哲學家,在認識客觀實際的過程中,總結了許多辨別美丑的標準和方法;古代的畫家們,在這許多美學思想的影響下,通過長期的創作實踐,也總結出許多審美經驗和繪畫技巧、技法。把以上兩個方面匯集起來,予以綜合和提煉,形之于筆,就成為中國畫論這樣一份極其富貴的美學遺產。對于今天我們進行藝術實踐,具有極為重大的借鑒作用,所以我們必須加以學習、研究、分析、批判和繼承的。
學習中國畫論的最好辦法,是首先必須閱讀原著。然而,我們以有限的時間和精力,面對這份浩如煙海的美學遺產,將會變得束手無策。可是要學習,畢竟還是有辦法的。周積寅同志在教學、研究中國畫論的一段較長的時間里,反復為同學們編寫過幾種教材,今天江蘇美術出版社為他印成的《中國畫論輯要》,正是通過教學實踐,把已試用過幾種中國教材,作了綜合、研究增刪而編成功的。
本書節錄了從先秦至清代畫論著述以及有關文獻、題畫、民間畫訣中最有代表性的名篇精段,按內容不同加以科學分類,綜合成上下兩編:上編為總論,有功能、創作、品評、形神、氣韻、意境、風格、流派、繼承、避忌、修養諸論;下編為分論,有章法、筆墨、設色、詩畫、書畫、題款、印章諸論。
濟汝醴序
溫肇桐序
增訂自序
上編 總論
畫道論
功能論
創作論
品評論
形神論
氣韻論
意境論
風格流派論
繼承論
避忌論
修養論
下編 分論
章法論
筆墨論
設色論
詩畫論
書畫論
題款印章論
附錄一 學習研究中國畫論工具書目
附錄二 歷代中國畫論今人編輯、標點、注釋及其研究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