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介紹全國政協委員鄔夢兆的一部個人傳記。鄔夢兆,1934年出生于馬來西亞柔佛州。1949年8月在大埔百侯游擊區參加工作。曾任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會委員、中國詩書畫研究院名譽院長、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廣州詩社社長、廣州書畫專修學院院長、廣州茶文化促進會會長。2020年2月逝世。本書是關于他的成長和工作經歷的一部個人傳記。鄔夢兆從小受到先進文化的感染,十五歲即投身革命隊伍,從普通戰士起步,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鄉黨委書記、縣轄區黨委書記、地委辦公室主任、縣委書記、省委副秘書長、副省級市委副書記、市政協主席、全國政協委員,一干就是整整五十五年。離休后,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筆耕不輟。
本書記述的全國政協委員是一位歸僑,如今俗稱“海歸”。他1934年出生于馬來亞(今稱馬來西亞)柔佛州新山市。1957年之前,馬來亞、新加坡一帶同屬英國殖民地,中國民間把這塊殖民地稱為“南洋”。從1927年底到1928年初,隨著海陸豐起義和廣州起義的相繼失敗,為躲避國民黨政府的追捕,大批中共黨員不得不轉移至此,在這里他們與組織上重新取得了聯系,建立了“中共南洋臨時黨支部”,后改名為“中共南洋臨時工作委員會”,簡稱“中共南洋臨委”。為團結當地各族人民開展革命斗爭,“中共南洋臨委”后又改名為“南洋共產黨臨時委員會”。1930年4月正式宣布誕生的馬來亞共產黨,就是在此基礎上成立的,其成員大部分為華人。本書主人公的哥哥鄔夢華,就是1939年加入馬來亞共產黨的老黨員。馬共成立后積極開展反帝反殖民運動,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后,馬共隨即組織了“馬來亞人民抗日軍”,展開了抗日游擊斗爭,并取得了勝利。
本書記述的全國政協委
員是一位歸僑,如今俗稱“
海歸”。他1934年出生于馬
來亞(今稱馬來西亞)柔佛
州新山市。1957年之前,
馬來亞、新加坡一帶同屬英
國殖民地,中國民間把這塊
殖民地稱為“南洋”。從1927
年底到1928年初,隨著海
陸豐起義和廣州起義的相繼
失敗,為躲避國民黨政府的
追捕,大批中共黨員不得不
轉移至此,在這里他們與組
織上重新取得了聯系,建立
了“中共南洋臨時黨支部”,
后改名為“中共南洋臨時工
作委員會”,簡稱“中共南洋
臨委”。為團結當地各族人
民開展革命斗爭,“中共南
洋臨委”后又改名為“南洋共
產黨臨時委員會”。1930年4
月正式宣布誕生的馬來亞共
產黨,就是在此基礎上成立
的,其成員大部分為華人。
本書主人公的哥哥鄔夢華,
就是1939年加入馬來亞共
產黨的老黨員。馬共成立后
積極開展反帝反殖民運動,
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后,馬
共隨即組織了“馬來亞人民
抗日軍”,展開了抗日游擊
斗爭,并取得了勝利。
1936年,本書的主人公
鄔夢兆返回祖國大陸的原籍
——廣東省大埔縣湖寮鄉楊
梅田村。大埔物華天寶,人
杰地靈,是著名的華僑之鄉
、文化之鄉,孕育了眾多雅
士名流,誕生了眾多杰出人
物。大埔又是革命老區,是
廣東省**中央蘇區縣。著
名的三河壩戰役,就是在大
埔境內發生的。當年朱德、
周士第、李碩勛等率領的八
一南昌起義軍在三河壩逗留
時間雖然只有一個多月,卻
給大埔播下了紅色的種子。
這支部隊主力最終在朱德、
陳毅的帶領下,于1928年4
月28日在江西礱市與毛澤東
率領的秋收起義部隊勝利會
師,成為中國革命復興的火
種;其被打散的許多人員則
南下南洋,成為當地的紅色
火種。
書中主人公在“一脈兩地
”的紅色沃土中成長,耳濡
目染眾多反壓迫、反剝削和
反對外來侵略的革命往事,
成為“紅孩子”。1949年8月
,年僅十五歲的他,得知中
國人民解放軍華南文化工作
團進入大埔縣百侯游擊區時
,瞞著父親,懷揣母親暗地
里塞給他的十元港幣,穿著
短褲小褂,腳踏草鞋,偷偷
地離開了家,在烈日下跑了
三十多里山路,終于趕到了
該團團部的駐地,加入了革
命的隊伍,開啟了朝著太陽
的光輝向前、向前、向前的
紅色人生。他從大埔百侯出
發,到廣州,到封開,到肇
慶,再到封開,再到廣州;
從普通戰士起步,加入中國
共產黨,成為鄉黨委書記、
縣轄區黨委書記、地委辦公
室主任、縣委書記、省委副
秘書長、副省級市委副書記
、市政協主席、全國政協委
員,一步一個腳印,一干就
是整整五十五年。2004年
,七十歲的他離休后,仍不
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
行,筆耕不輟。從零開始學
習茶文化、鉆研茶文化、推
廣茶文化、弘揚茶文化,力
所能及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
大復興的“中國夢”添磚加瓦
,譜寫了一個共產黨人生命
不息、戰斗不止的紅色篇童
。
引言
第一章 窮山溝里的歸僑后生
第二章 艱苦深入的土改模范
第三章 互助合作的開路先鋒
第四章 越級提拔的廳級干部
第五章 黨的建設的忠誠戰士
第六章 群團工作的親密伙伴
第七章 傳播文明的辛勤園丁
第八章 地方統戰的好領班人
第九章 開拓創新的政協
第十章 海峽暨香港、澳門的文化使者
第十一章 華僑華人的知心朋友
第十二章 和田打井的熱心人士
第十三章 中華茶文化的傳播高手
第十四章 洋溢的耄耋騷客
第十五章 享譽茗壇的儒雅茶翁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