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適夷先生不僅是我國現代著名的編輯出版家、作家,還是一位優秀的翻譯家。早年參加太陽社,曾留學日本,回國后參加“左聯”工作,一度被國民黨逮捕入獄,其間受魯迅先生扶掖,在獄中堅持閱讀和翻譯。魯迅曾稱贊他的翻譯文筆“沒有翻譯腔”,這是對一個譯者極高的評價。出獄后歷任《新華日報》編委、出版總署編審局副處長、人民文學出版社副社長、《譯文》(后更名為《世界文學》)編委。1995年,樓先生獲得了“彩虹翻譯獎”專為老一代翻譯家設立的榮譽獎,可見其在我國文學翻譯領域的泰斗級地位。
為致敬這位曾為我國新文化運動的發展做出過突出貢獻的翻譯家,幾年來,中國文史出版社在樓先生之女樓遂老師的配合下,對樓適夷的大量譯作進行了精心的編選整理,使它們首次以叢書的形式規模呈現,面向當代大眾。
《彼得大帝》
《高加索的俘虜》
《海國男兒》
《奧古洛夫鎮》
《蒙派乃思的葡萄》
《誰之罪》
《蟹工船》
《面包房里》
《羅生門》
《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