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當代廣播電視播音主持》的修訂版,適用于高校廣播電視播音主持專業必修課程。
第二版對原版進行了較大篇幅的修訂。
主要包括:
·觀點的充實,如對主持人話語空間及話語權的闡述;
·內容的增補,如擴充新聞主持人現場報道的篇幅, “節目主持藝術概說”及“新聞評論類節目播音主持藝術”增至三章, “社教類節目主持藝術” “綜藝娛樂類節目主持藝術”的篇幅也有所增加;
·強化廣播播音主持的論述;
·增加了大量最新案例。
針對老師的教學需求,新版還將配備教學輔助材料,填寫書后“教師信息反饋表”,可獲贈光盤。
吳郁,女,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吉林大學、廣州師大、浙江傳媒學院、上海戲劇學院兼職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國播音學和廣播電視節目主持藝術。主編《播音學簡明教程》獲第二屆全國優秀高等教材中青年獎;專著《主持人的語言藝術》獲第六屆
第一章 播音主持工作概論
第一節 播音主持工作的性質和位置
第二節 播音員與主持人
第三節 播音員主持人的綜合素質
第二章 播音主持有聲語言基本功
第一節 氣息控制
第二節 口腔控制和吐字歸音
第三節 科學用聲和嗓音保護
第三章 播音主持語言傳播創作基礎
第一節 語言傳播的明晰性
第二節 語言傳播的藝術性
第三節 語言傳播的交流性
第四章 節目主持藝術概說(一)
第一節 主持人節目的傳播特色
第二節 主持人節目形態 第一章 播音主持工作概論
第一節 播音主持工作的性質和位置
第二節 播音員與主持人
第三節 播音員主持人的綜合素質
第二章 播音主持有聲語言基本功
第一節 氣息控制
第二節 口腔控制和吐字歸音
第三節 科學用聲和嗓音保護
第三章 播音主持語言傳播創作基礎
第一節 語言傳播的明晰性
第二節 語言傳播的藝術性
第三節 語言傳播的交流性
第四章 節目主持藝術概說(一)
第一節 主持人節目的傳播特色
第二節 主持人節目形態
第三節 主持人的主持職責與功能
第五章 節目主持藝術概說(二)
第一節 主持人的形象
第二節 主持人的中介位置及其把握
第六章 節目主持藝術概說(三)
第一節 主持人的語言功力
第二節 主持人傳播的話語策略
第三節 主持人的語用特點
第七章 新聞評論類節目主持藝術(一)
第一節 新聞評論類節目與從業者
第二節 消息播報
第三節 導語串聯詞撰寫修改
第八章 新聞評論類節目主持藝術(二)
第一節 主持人的議論
第二節 主持人的現場報道
第九章 新聞評論類節目主持藝術(三)
第一節 主持人訪問類型與特點
第二節 訪問的準備
第三節 訪問中的傾聽與提問
第十章 社教類節目主持藝術
第一節 社教類節目分類與主持人業務素質
第二節 社教類節目主持特點
第十一章 綜藝娛樂類節目的播音主持藝術
第一節 綜藝娛樂節目特點與播音員主持人功能
第二節 綜藝節目主持人職業素質
第三節 播音主持藝術
第四節 主持人的幽默
第十二章 談話節目的主持藝術
第一節 談話節目的界定與分類
第二節 主持人的功能和素質要求
第三節 談話節目主持特點
第四節 談話場的駕馭
修訂版說明
第二章 播音主持有聲語言基本功
語言是人類交流傳播的重要工具。實際上,語言首先就是有聲語言,因為所有的人類語言都使用發聲器官制造出微妙的空氣振動,從而傳遞或接收載有信息的聲音。人類語言有多種媒介,主要有兩種符號系統,一個是文字,用于書寫和閱讀;一個是話語,即說的話,用于說和聽,我們習慣于把后者稱之為“有聲語言”,不而喻,最基本、最方便的就是有聲語言。有聲語言是廣播電視播音主持工作的主要手段,有聲語言應當是播音員主持人打磨的很好的勞動工具,無論是將文字稿件轉換為有聲語言,還是直接由內部語言外化為有聲語言,都首先要求語言“外殼”的清晰、準確、入耳、耐聽。播音員主持人的用聲吐字,關系到傳播效果,“在廣播中語言主宰一切,……再沒有比廣播中的講話聲音得到更專心注意的人類聲音了。……廣播語言是從嘴到耳朵的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不是面對面的交流,也不可能有直接的反饋。……數以百萬計的人同時收聽使得廣播用語成為一種標準(如英國廣播公司的英語),獲得一種空前的社會地位和權威。”①這里所說的“廣播語言”當然也包括電視中的語言,語言在廣播電視傳播中的重要地位及權威性、規范性、示范性,電子傳播媒體使然,社會需要使然。用聲吐字是播音員主持人必備的職業素質之一,是播音員主持人語言表達基本功的重要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