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旅游地理》按照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開發思路編寫而成,采用項目、任務式架構,設置了11個項目,49個任務。以“初識中國旅游理”開篇,概述中國地理環境、旅游資源、旅游地圖、旅游交通后,繼以“游歷京津冀”等項目,逐一介紹東北三省、華北四省、華東五省市、華中四省市、華南三省、西南三省區、西北四省區、青藏區、港澳臺等10大旅游區的旅游資源與環境、旅游業發展與規劃、旅游城市與景區、旅游線路與行程設計等具體內容。《中國旅游地理》資料豐富新穎,語言通俗易懂,圖文并茂,實用性強,既可做高等院校旅游專業師生的教學用書,也可做旅游從業人員和旅游愛好者的業余讀本。
近年來,高等職業教育受到世界各國的普遍重視,我國的經濟建設也越來越凸顯出對技術應用型和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為此,我國將發展高等職業教育作為實現我國優化人才結構、促進人才合理分布、推動經濟建設的戰略措施。為滿足社會對技術應用型和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近幾年實現了跨越式發展,辦學規模不斷擴大,辦學思路日益明確,辦學形式日趨多樣化,取得了顯著的辦學效益和社會效益。
中國的高等職業餐旅管理與服務類專業教育,一方面,盡管在20世紀80年代才形成規模發展,但積累了許多成功的經驗。但另一方面,由于起步晚、基礎差,在發展中還存在不少問題,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第一,培養目標不夠明確;第二,課程體系不夠科學;第三,教學方式比較落后;第四,教學設施明顯不足。
中國高等職業餐旅管理與服務教育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樹立以市場為導向的新思維,實現觀念上的四大結合:第一,實現服務社會與結合市場的結合;第二,實現學科建設與市場的結合;第三,實現追求規模與追求規格的結合;第四,實現政府供給與社會供求的結合。以實現在優化人才培養機制、優化專業和課程設置、優化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改革教學管理等方面有所創新。
教材建設是優化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提高高等職業餐旅管理與服務類專業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而如何打破傳統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使之適合高等職業教育的特點,更是迫切需要進行深入研究和實踐的。
“高職高專餐旅管理與服務類專業”系列教材是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學校高職高專餐旅管理與服務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組織一批雙師型的教師,在對當前高職高專餐旅管理與服務類專業的教材和教學方法、教學內容進行充分調查研究、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礎上編寫的。本套教材以理論知識為主體,以應用型職業崗位需求為中心,以素質教育、創新教育為基礎,以學生能力培養為本位,力求突出以下特色:
(1)理念創新:秉承“教學改革與學科創新引路,科技進步與教材創新同步”的理念,根據新時代對高等職業教育人才的需求,體現教學改革的最新理念,使本套教材內容領先、思路創新、突出實訓、成系配套。
(2)方法創新:摒棄“借用教材、壓縮內容”的滯后方法,專門開發符合高職特點的“對口教材”。在對職業崗位所需求的專業知識和專項能力進行科學分析的基礎上,引進國外先進的課程開發方法,以確保符合職業教育的特色。
(3)特色創新:加大實訓教材的開發力度,填補空白,突出熱點。對于部分教材,提供“課件”、“教學資源支持庫”等立體化的教學支持,方便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對于部分專業,組織編寫“雙證教材”,注意將教材內容與職業資格、技能證書進行銜接。
序
序二
前言
項目1 初識中國旅游地理
任務1.1 認識中國的旅游地理環境
任務1.2 解讀中國的旅游業
任務1.3 概說中國旅游資源
任務1.4 認知中國旅游交通地理
任務1.5 識讀中國旅游地圖
任務1.6 區劃中國旅游地理
項目2 游歷京津冀
任務2.1 區域認知
任務2.2 暢游北京
任務2.3 暢游天津
任務2.4 暢游河北
項目3 游歷東北三省
任務3.1 區域認知
任務3.2 暢游黑龍江
任務3.3 暢游吉林
任務3.4 暢游遼寧
項目4 游歷華北四省
任務4.1 區域認知
任務4.2 暢游陜西
任務4.3 暢游山西
任務4.4 暢游河南
任務4.5 暢游山東
項目5 游歷華東五省市
任務5.1 區域認知
任務5.2 暢游上海
任務5.3 暢游江蘇
任務5.4 暢游浙江
任務5.5 暢游安徽
任務5.6 暢游江西
項目6 游歷華中四省市
任務6.1 區域認知
任務6.2 暢游四川
任務6.3 暢游重慶
任務6.4 暢游湖北
任務6.5 暢游湖南
項目7 游歷華南三省
任務7.1 區域認知
任務7.2 暢游廣東
任務7.3 暢游福建
任務7.4 暢游海南
項目8 游歷西南三省
任務8.1 區域認知
任務8.2 暢游云南
任務8.3 暢游貴州
任務8.4 暢游廣西
項目9 游歷西北四省
任務9.1 區域認知
任務9.2 I暢游內蒙古
任務9.3 暢游寧夏
任務9.4 暢游甘肅
任務9.5 暢游新疆
項目10 游歷青藏地區
任務10.1 區域認知
任務10.2 暢游青海
任務10.3 暢游西藏
項目11 游歷港澳臺
任務11.1 區域認知
任務11.2 暢游香港
任務11.3 暢游澳門
任務11.4 暢游臺灣
附錄某旅行社導游培訓之旅游線路資料
主要參考文獻
五大連池市隸屬于黑龍江省黑河市,原為德郡縣。位于黑龍江省西北部,小興安嶺與松嫩平原的過渡地帶。東鄰遜克縣,西與克山縣、訥河市、五大連池風景區毗連,南接北安市、克東縣,北與孫吳縣接壤,西北與嫩江縣隔河相望。五大連池市自然資源極為豐富,境內的沾河國家森林公園是我國最大的森林濕地,大沾河漂流享有“神州第一漂”的美譽。境內30多條河流縱橫交錯,300多眼泉水星羅棋布,境內偏硅酸礦泉水已引入市區作為居民生活飲用水,使五大連池成為繼法國維希之后世界第二、亞洲第一個礦泉城。由于火山地質形成的強大全磁環境和特殊的植被生態作用,空氣清新純凈,負氧離子含量高于一般城市十多倍,是天然大氧吧。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資源稟賦使五大連池市成為了中國唯一的礦泉水之鄉,中國十大休閑城市之一,中國縣級旅游百強縣之一,中國最佳保健養生城市。
五大連池位于黑龍江省西北部的五大連池市、小興安嶺西南側山前臺地上。五大連池風景區的主要游覽點有:五大連池、藥泉山公園、火山博物館等。五大連池是由于火山噴發的熔巖流堵塞了白河河道,形成了五個相連的火山堰塞湖,因其形如串珠狀,故稱“五大連池”。五大連池的五座池之間相互連通,縱長20kin,池水面積40krnz,最深處100余米。在五大連池周圍分布有14座火山和60多平方千米的熔巖臺地。藥泉山公園內的藥泉山海拔350m,是14個火山錐中規模最小的一個,因為泉水有藥物作用,被稱為“圣水”,園內有各種風景建筑。火山博物館,是由于老黑山、火燒山噴發于1719~1721年,為我國最新期火山,有保存完整的火山地質地貌,這一帶便被稱為火山博物館。目前,五大連池風景區已開發了12大觀光區、8大奇觀、400多個景點。12大旅游觀光區包括:黑龍山——新期火山地質觀光區、白龍湖——火山堰塞湖游覽區、藥泉——礦泉康體養生區、溫泊——火山小九寨休閑觀賞區、龍門石寨——古火山科考觀光區、水晶宮、白龍洞——火山熔洞地質觀光區、藥泉山——火山宗教朝圣區、臥虎山——野生動物的觀賞游樂區、龍山——原始森林生態觀光區、天池——古火山生態游覽區、灰鶴濕地——遠古濕地生態觀光區、藥泉古鎮——旅游服務生活區。八大奇觀有:雄峻陡峭的山巔火口;波瀾壯闊的翻花石海;造型奇絕的噴氣錐碟;霜花似玉的熔巖冰洞;碧水一泓的天池勝景;云霧蒸騰的石龍溫泊;鬼斧神工的龍門石寨;景色如畫的群山倒影。目前,五大連池已榮獲兩項世界級桂冠,即世界地質公園、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