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體育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與發展探究》內容涵蓋校園體育文化的相關理論、體育教學與校園體育文化的融合發展、高校校園體育文化體系的構建、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與傳播,以及校園健身體育文化、競技體育文化和藝術體育文化的建設等方面,旨在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觀以及促進其身心全面、協調、健康發展的同時,著力擺脫陳舊的教學模式對學生身體素質的束縛,提升學生的體育文化素養。
校園體育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學校的特定環境下,經過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促使體育文化和校園文化相互碰撞、整合、滲透、積淀而形成的產物。校園體育文化歷史悠久、持續時間長、影響廣泛,具有鮮明的時代性、教育性、實踐性等特征。作為學校體育教育發展的重要內容,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不僅引導著學校體育工作的發展方向,還擔負著營造積極健康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的使命。發展積極向上、健康有益的校園體育文化,一方面可以充分發揮校園體育文化在強身健體、休閑娛樂、個性發展、審美陶冶、教育育人等方面的獨特價值,對學校師生的價值取向、人格塑造、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產生深遠的影響;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學校師生從更深層次上理解體育文化,從而樹立終身體育意識。由此可見,研究校園體育文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本書共有九章,主要依據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要求,結合當前我國特有的文化底蘊和校園體育文化發展的實際情況,研究校園體育文化建設與實踐。在研究過程中,闡述了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基礎理論,提出了加強校園體育多元文化建設的建議,探索了高校校園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建設路徑,分析了高校校園健身體育文化、校園競技體育文化和校園藝術體育文化的建設,從而突出了本書的理論性、學術性、科學性及實用性特點。希望本書能夠為校園體育文化的繁榮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和指導方向。
劉佳,男;1964年2月生,山東淄博人。1986年7月畢業于曲阜師范大學體育系,大學本科,學士;1986年7月至今任山東理工大學體育學院教師,2001年獲得副教授職稱。主要從事籃球理論與實踐教學工作。各類期刊發表論文10余篇,參編體育教材1部。
第一章 校園體育文化概述 1
第一節 校園體育文化的內涵與特征 1
第二節 校園體育文化的功能 10
第三節 校園體育文化的分類 18
第二章 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基礎指導 30
節 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原則與要求 30
第二節 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形式及其內容 36
第三節 校園體育文化環境建設 42
第四節 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啟示 45
第五節 網絡時代下我國校園體育文化建設 47
第三章 校園體育文化對大學生社會化的影響 51
節 大學生社會化的內涵 51
第二節 社會化過程中大學生與校園體育文化之間的關系 62
第三節 校園體育文化對大學生社會化的影響及優勢 64
第四章 體育教學與校園體育文化的融合與發展 90
節 體育教學改革中的文化動力 90
第二節 體育教學與校園體育文化的關系 104
第三節 學校體育教學中體育文化的傳承 110
第四節 體育教學與校園體育文化融合發展的途徑 113
第五章 校園體育文化體系的科學構建 116
節 高校體育學科建設 116
第二節 高校校園體育物質文化層建設 122
第三節 高校校園體育精神文化層建設 126
第四節 高校校園體育制度文化層建設 133
第六章 校園體育文化傳播與發展 144
節 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交流與傳播 144
第二節 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多元化傳播 146
第三節 文化強國戰略背景下我國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傳播的新思考 151
第四節 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發展與創新 155
第七章 校園健身體育文化建設 163
節 校園健身體育文化形成的背景和特征 163
第二節 高校校園健身體育文化建設現狀 165
第三節 校園體育健身活動的科學指導與安全管理 167
第四節 陽光體育運動背景下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路徑 178
第八章 校園競技體育文化建設 184
節 競技體育文化概述 184
第二節 校園競技活動與育人 190
第三節 我國高校校園體育競技人才培養現狀及模式構建 194
第四節 高校競技體育與校園體育文化在多層面的互動發展 202
第九章 校園藝術體育文化建設 208
節 校園體育文化與藝術元素的融合 208
第二節 體育藝術教育與校園文化的互動關系與互動模式 213
第三節 校園體育教學藝術及發展 217
第四節 高校體育藝術類課程體系的構建與實施 226
第五節 高校體育藝術類課程設置的學科基礎與操作 231
參考文獻 254
后記 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