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創拔牙不僅是一門技術,更是治療理念、工具的全面革新,已經成為現代牙槽外科治療中的基本理念。以規范化、微創化、標準化、舒適化為特征的微創拔牙體系已經為廣大口腔科醫師所接受和踐行。臨床上有不少著作和教科書在講授這門技術,但“書上得來終覺淺”,只有通過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提高,才能真正掌握微創的真諦,臨床上很需要病例精解式的參考書來指導實踐操作,本書的特點就是以病例精解的方式,向讀者展示各類阻生牙拔除的操作要點,圖文并茂,講解詳細,對于初學者來說,本書的實用性很強。作者展示的每個病例都經過認真分析、診斷、設計并實施,將臨床經驗和思考總結、記錄下來,奉獻給廣大口腔同人,有很強的參考價值。
微創拔牙的理念不是一朝形成的,也不會一成不變,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治療理念的更新,它必將獲得進一步的發展。特別是隨著數字化技術和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促使我們不斷思考微創拔牙設備和理念的革新。混合現實技術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全新的數字全息影像技術,將虛擬影像和現實相結合,實現實時交互和精準匹配,有可能成為微創拔牙今后的發展方向之一,尤其是對于臨床教學和特別復雜的病例,本書中對于混合現實技術在復雜阻生牙拔除術中的應用和前景做了綜述,成為亮點之一。此外,本書還用相當的篇幅詳細介紹了新的舒適化進展和即刻牙種植技術,內容豐富、系統且完整。
本書的字里行間展示了基于作者對微創拔牙的領悟,體現了作者的用心,以及對讀者毫無保留的奉獻。這本高水平臨床專著的出版,為提高我國牙槽外科的整體水平做出了具有實際意義的工作,我推薦從業者來讀讀這本參考書,祝愿每一位讀者都能從此書中受益!
主編簡介
魏建華 醫學博士,教授,主任醫師。現任空軍軍醫大學(原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學院口腔頜面頭頸腫瘤科主任。
1993年考入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學專業,2003年獲得第四軍醫大學頜面外科學醫學博士學位,2004年獲得笹川醫學獎學金資助在日本東京齒科大學擔任訪問學者1年,2010年在日本東京齒科大學擔任客座副教授,2012年赴MD Anderson癌癥中心工作1年余。
主要臨床方向為口腔頜面外科手術治療,重點聚焦頭頸腫瘤綜合治療及頜面缺損功能性修復重建。現任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頜面-頭頸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頜面修復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頜面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頭頸腫瘤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等職務。
負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一項,國家軍事口腔醫學重點實驗室課題兩項,國家口腔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重點課題一項。以第一(通訊)作者發表SCI收錄文章16篇。獲得“空軍高層次科技人才”“第四軍醫大學精品課教員”等榮譽,獲得陜西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一項、軍隊醫療成果二等獎一項,獲得第四軍醫大學“臨床精湛醫術獎”。
副主編簡介
王峰 解放軍總醫院第六醫學中心口腔科主任,主任醫師,口腔醫學博士,碩士生導師;博士畢業于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學院,美國加州LomaLinda牙醫學院訪問學者。榮立三等功一次;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各一項。
溫嬌 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麻醉科主治醫師。長期從事口腔舒適化治療及口腔頜面外科手術的臨床麻醉工作,擅長圍術期氣道管理。獲
2017年中華醫學會“精準麻醉病例演講比賽”三等獎及首屆“人福杯”病例討論大賽優勝獎。發表SCI收錄論文
3篇。
趙睿 醫學博士,師從口腔頜面外科學專家張海鐘教授、溫偉生教授,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項目骨干。長期從事導航輔助種植牙手術機器人的研究。發表中英文論文19篇,率先比較了“光學、電磁導航輔助牙種植手術”的臨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