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與大國興衰
2018年,中美貿易戰的硝煙中,西方世界出現中國威脅論。翻開《偉大的博弈華爾街金融帝國的崛起》,我們可以看到,100年前的世界正在流行美國威脅論。歷史總是不乏驚人的相似之處。了解歷史,有助于我們穿越現實的迷霧,照亮前行的道路。
《偉大的博弈》是一部講述華爾街歷史的著作,展現了華爾街和紐約崛起成為世界第一大資本市場和全球金融中心,以及與此相伴相生,美國經濟和社會從原始混沌走向現代文明和第一大經濟強國的歷程,跨越了350多年的時間維度,呈現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研讀華爾街和美國經濟的歷史,能夠幫助我們把握時代的脈絡和世界的走向,探索中國資本市場和中國經濟的崛起之路,推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2000年,我離開華爾街,回國加入中國證監會,參與到中國資本市場的建設和改革中。作為一個新興加轉軌的市場,年輕的中國資本市場面臨著改革和制度建設的巨大挑戰,社會各界對于這個市場的看法和期許也千差萬別。而中國資本市場上每天演繹的博弈和悲喜劇,在華爾街的早期,甚至今天的美國資本市場上都能找得到他們的影子。在實際工作中,我越來越深切地感受到,應該將世界上最發達的資本市場華爾街的歷史全貌介紹給中國讀者。2003年起,我對美國金融經濟歷史學家約翰戈登先生的The Great Game, The Emergence of Wall Street as A Great Power(1999)一書開始了近兩年的翻譯和整理工作。2005年1月,《偉大的博弈》中文版的首版正式出版。2011年1月,在全球金融危機的余波中,《偉大的博弈》中文版的珍藏版出版。截至2018年12月,《偉大的博弈》中文版的首版和珍藏版共計印刷了85次。
《偉大的博弈》的讀者范圍顯然超越了金融或資本市場專業人群。其被廣泛閱讀的背后,是中國讀者對中國社會現實和未來的關切,對人類社會基本發展規律的探索,對美國迅速超越歐洲列強并長期保持領先優勢的深層次原因的探究,以及對我們怎樣借鑒美國和華爾街的經驗和教訓,更好地建設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的思考。
美國建國之初,如何將廣袤而荒蠻的北美大陸迅速聯結起來,在依靠馬車和步行的時代,是個無法想像的艱巨任務。從19世紀上半葉開始,華爾街支持運河和鐵路的興建,將美國早期相互分割的區域經濟體連接在一起,第一次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全國性經濟體。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假如依靠單個資本積累到能夠修建鐵路的程度,估計直到今天世界上還沒有鐵路。通過股份公司集中資金,轉瞬間就把這件事完成了。到19世紀末期,美國的鋼鐵、化工、橡膠、石油、汽車等產業依托華爾街的融資和并購活動迅速崛起,一舉完成重工業化并超越歐洲列強,產生了通用電氣、美國鋼鐵、通用汽車、杜邦等世界級企業。千百萬人在資本市場這個博弈場中低買高賣追逐自己的利益,客觀上推動了美國社會資源的市場化配置,華爾街得以成為全球第一大資本市場,紐約得以成為全球金融中心,美國得以成長為真正意義上的現代經濟體。在美國經濟走向世界舞臺中央的每一步背后,我們都能夠看得到華爾街的影子。
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太平洋艦隊僅有的三艘航母恰巧不在港內,得以僥幸逃脫。但到1942年,美國已經擁有了約50艘航母。它們來自于哪里?來自于華爾街支持的美國經濟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到二戰末期,美國已經擁有了逾百艘航母。大國崛起離不開資本市場的強有力支持。在國家和世界命運的轉折點,資本市場的強弱可以是決定性的。
20世紀50年代,在昔日淘金熱造就的舊金山南部郊區的農場中,斯坦福大學的兩位年輕人創立了惠普公司,這一片原本以果園為主的山谷隨后演變成為至今仍然獨步天下的全球高科技圣地硅谷。在半個多世紀的時間里,美國的創業者們與華爾街的結合創造了無數的奇跡,推動了個人電腦、通訊、互聯網和生物制藥等新興產業的出現,培育了微軟、思科、蘋果、甲骨文和亞馬遜等一大批世界級公司,并使得美國成為創新大國。
1930年代,通用汽車首任總裁威爾遜主張鼓勵工人用養老金來購買股票,當時美國的右翼人士問他:這樣工人不就會成為資本家了嗎?威爾遜回答說:正應該如此。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資本主義的根本矛盾是社會化大生產和極少數人占有生產資料的矛盾。1929年,美國擁有股票的人只占2%,而今天,已經有超過50%的美國人擁有股票。1980年代,美國推出了401(K)計劃,數千萬美國家庭將養老金源源不斷地投資于資本市場并與其實現了良性互動和協同增長,每個家庭養老金賬戶的平均財富與道瓊斯指數在過去幾十年中的相關系數超過90%。《偉大的博弈》的作者戈登先生認為,在過去100年里,美國社會發生的最深刻社會變化是,更多的人成為了資本家。在一定程度上,資本市場實現了股份的高度多元化和社會化,有助于緩解社會矛盾,實現共同繁榮。
正因如此,《偉大的博弈》所講述的歷史,不僅僅是一部簡單的美國金融市場或資本市場的發展歷史,其背后既折射了美國經濟與華爾街交互作用并共同崛起在世界舞臺上的變遷歷史,也全方位地揭示了與此相伴相生的美國社會從原始蒙昧和混亂腐敗走向現代文明的演進歷程。
《偉大的博弈》同樣啟迪我們資本市場發展的一些基本規律。
華爾街跌宕起伏的歷史表明,金融市場必須與實體經濟相互結合,凡是兩者結合得比較好的時候,就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就離危機不遠。華爾街歷史上最大的兩次危機正源于此,也證明了放任自流的金融和經濟發展模式會給無數人帶來災難。在1920年代,一戰后美國經濟的復蘇催生了股市的繁榮,也帶來了全社會的瘋狂投機,加之監管的缺失和過度自由的經濟發展模式,造就了1929年的股災。2000年前后,華爾街在高科技泡沫、房地產非理性繁榮和過度證券化的催生下,再次踏上了不歸之途,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幾乎在瞬間波及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甚至十年后的今天,很多國家仍然未能走出這場危機的陰影。
華爾街的歷史也告訴我們,資本市場走向成熟是一個曲折的過程。早期的華爾街是一片蠻荒之地,投機盛行,欺詐猖獗,法律缺失,監管缺位。在19世紀運河股和鐵路股的投機狂潮中,很多發行的股票純屬欺詐,項目從未動工;而過度投機和過度建設又使得很多建成的運河或鐵路從未啟用。而那個時代的美國社會,深陷腐敗的泥潭中,股市的莊家往往與法官和議員相互勾結,翻云覆雨,興風作浪。這些都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和制度的完善而逐步得以改變的。
《偉大的博弈》還講述了一個危機帶來變革的經典案例。1912年,泰坦尼克號觸礁后發出求救信號,很多在相鄰海域的船只卻因為無線電報務員睡著了而未能收到信號,致使本可得救的大量落水者最終被冰冷的海水吞噬。悲劇發生后,國際社會制定了加強北大西洋海域航運安全的公約,要求每一艘船只必須有至少一位無線電報務員醒著。這一制度的進步,使得在隨后的一百多年中,人類社會再也沒有出現類似的悲劇。金融市場的歷史也是如此。正是1929年的股災,帶來了羅斯福的金融新政和現代金融體系的基本監管和法律框架。同樣,也正是2008年的金融危機使得人們認識到需要對過度創新加強約束和監管,并尋求全新的全球治理體系。
借鑒美國歷史上過度自由的經濟體制和華爾街早期缺乏監管的發展模式的危害,也汲取前蘇聯僵化的計劃經濟帶來的國民經濟崩潰的教訓,中國選擇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道路,中國資本市場也在市場化改革的持續推進和監管體制的不斷完善中發展壯大。今天資本市場已經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并有力地支持和推動了中國經濟社會的改革和發展。
黨的十九大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中國經濟社會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迫切要求我們加快資本市場更高水平的改革開放,為全社會的發展創新提供強大的活力和動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這樣一個歷史階段,了解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的發展歷程,借鑒其經驗,吸取其教訓,洞悉經濟和金融市場的發展規律,尤為重要。
《偉大的博弈》的中文版并不停留于對英文原版的準確翻譯。戈登先生的原著出版于1999年,2005年中文版首版出版時,我邀請戈登先生續寫了期間發生的2001年的911事件。2011年的中文版第二版中我和戈登先生共同增添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及隨后的金融改革等內容。此次第三版中,我邀請戈登先生續寫了特朗普當選等最新的重大事件,并編輯整理成為新增的第17章和《尾聲》。《偉大的博弈》英文原著沒有任何注釋,在中文版中,我加入了數百條注釋和闡釋性文字,以幫助中國讀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內容和當時美國經濟社會的背景。在每章的正文前,我提煉整理了譯者題注和譯者導讀,以便讀者能快速準確地了解該章的要義。第三版相對于前兩版是一個全新的改版,前后耗時近兩年。除了對所有譯文和導讀進行了全面的校對和修訂以外,我添加了上百幅照片,其中一些是在造訪紐約和華爾街的間隙拍攝的,一些是從視覺中國購買的。我也挑選了每個章節中最為精彩的一些段落,穿插在正文中,以增加讀者對其的關注度并提高閱讀的趣味性。此外,我整理和撰寫了《荷蘭鮮花市場與資源配置》和《漢密爾頓與杰斐遜之爭及美國的政黨演進》等幾十個專欄,補充到原著中。希望這些對歷史的提煉和總結,能使得本書成為讀者學習經濟和金融的工具書,并幫助讀者更好地尋找歷史的脈絡,把握其規律并照應現實。
《偉大的博弈》第三版的修訂,得到了戈登先生的鼎力幫助,也得到了我的很多朋友和同事的大力支持,他們中的很多人利用業余時間幫助我整理和修訂了書中大量內容。他們分別是劉烜、殷索亞、胡越、王爾康、黃衛東、查向陽、周宇、黃偉斌、毛克疾、王蘊哲、王美真、李豐也、李加寧、王林晚、李則安、孫美芳、劉世盛、尹鈺、顧兆安、桂蒞鑫、鄭凱、衣然、唐澤龍、崔立、董士君、范雅婷、朱欽琦、王錦、吳撼地、楊忠良等。尚福林先生、易綱先生、吳曉靈女士、常振明先生、梅建平先生等分別為本書的前兩版作了序、跋和推薦語。視圖中國的梁軍女士幫助提供了大量圖片,林廣、張瑞津兩位先生幫助繪制了本書中的曼哈頓和伊利運河兩張地圖。中信出版社的王斌先生和章文、王穎女士為本書的出版提供了幫助。在此對他們表示誠摯的謝意。從《偉大的博弈》的首版至今,我得到了很多師長、領導、同事、朋友、我的家人以及千千萬萬的讀者一如既往的支持、幫助和指導,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1792年,紐交所成立。時年乾隆57年,正值康乾盛世的巔峰時期,但閉關鎖國的清王朝對大洋彼岸蠻夷之地發生的變化毫無所知,而后者因武裝了先進的經濟金融制度而蓄勢待發。
同治8年,即1869年,最后一支使用太平天國年號的殘余捻軍被消滅。同年,高盛公司成立,并將在隨后的100多年中伴隨著美國和華爾街的崛起成為全球最重要的投資銀行。
光緒34年,即1908年,離清王朝的轟然崩塌還有3年。這一年,通用汽車成立,并將在半個世紀后成長為世界第一大汽車公司。
1978年,中國共產黨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的大幕。1990年,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相繼成立。1992年,鄧小平發表南方談話表示,股市、證券,是不是資本主義特有的東西,社會主義能不能用,允許看,但要堅決的試。同年,中國證監會成立。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并擴大開放資本市場。2010年,中國經濟總量超越日本,通用汽車在中國市場銷售的汽車量超過美國。2017年,中國A股市場加入MSCI全球新興市場指數。今天,中國經濟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資本市場為世界第二大資本市場。
這些歷史對照節選自我編輯整理在中文版每章后的同一時代的東方與西方。跨越數百年的東西方對比,讓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中華民族在近代沉痛錯失的歷史軌跡,以及歷經滄桑后在世界舞臺上重新崛起的宏大趨勢。
2018年,中國隆重慶祝改革開放40年,習近平總書記宣布中國進一步向世界開放金融體系和資本市場。年輕的中國資本市場正邁著堅定的步伐,推動著中國經濟社會的現代化進程,并不斷融入國際金融體系,與華爾街交相輝映,演繹著中國版的偉大的博弈。謹以本書的出版作為紀念。
目 錄
中文版第三版序資本市場與大國興衰
…
VII
譯者再版序華爾街的輝煌與窘迫
…
XIV
譯者首版序
…
XVII
致中國讀者
…
XIX
穿越華爾街的歷史風云
…
XXI
前言…
XXXIV
第一章
人性墮落的大陰溝(16531789年)
… 1
作為世界金融中心的紐約,起初只是北美殖民地一個小小的貿易窗口,依
靠其獨一無二的地理優勢,在當地荷蘭裔移民商業精神的催化下,逐步成
長為一個繁榮的都市。華爾街也正是從這里起步,走向世界舞臺的。然
而,在美國開國元勛杰斐遜的眼里,紐約卻一直是人性墮落的大陰溝。
第二章
區分好人與惡棍的界線(17891807年)
… 35
資本市場從其誕生的第一天起就充滿爭議。來到市場的人形形色色,有普
通的投資者,也有惡意操縱市場的莊家。和此后數百年無數的政府精英一
樣,漢密爾頓絞盡腦汁,試圖找到一條區分好人與惡棍的界線。
第三章
舔食全美商業和金融蛋糕上奶油的舌頭(18081836年)
… 67
19世紀早期,伊利運河修建成功。這條連接美國東西部的物運和交通樞紐
使得紐約一舉成為美國的經濟中心,吸納和匯聚越來越多的全美乃至全球
的經濟金融資源。美國的其他地區倍感威脅,對紐約敵意頓生,它們把紐
約稱為舔食全美商業和金融蛋糕上奶油的舌頭……
第四章
除了再來一場大崩潰,這一切還能以什么收場呢?(1837
1857年) … 103
鐵路的出現,帶來了美國經濟的飛速增長,也極大地提升了資本市場的規
模和影響力;電報的產生迅速確立了華爾街作為美國資本市場中心的地位;
而
1848年加利福尼亞金礦的發現帶來了美國經濟和華爾街新一輪的快速增
長,人們過著銷金蝕銀的揮霍生活。然而到了
1857年,各種衰退的跡象開
始顯現,除了再來一場大崩潰,這一切還能以什么收場呢?……
第五章
浮華世界不再是個夢想(18571867年)
… 143
南北戰爭在給美國帶來巨大災難的同時,也帶來了戰爭融資的巨大需求,
并因此推動了美國資本市場的發展,使之一躍成為僅次于倫敦的世界第
二大資本市場。在隨之而來的無比繁榮的牛市中,浮華世界不再是個
夢想……
第六章
誰能責備他們他們只是做了他們愛做的事而已
(18671869年)
… 181
伊利鐵路的股權爭奪戰充滿了硝煙和血腥,股市操縱者們肆意囤積股票,
立法官員們與他們狼狽為奸,而當時社會上屢見不鮮的政府腐敗和證券
法規的嚴重缺失,使這一切仿佛變成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誰能責備他
們他們只是做了他們愛做的事而已……
第七章
面對他們的對手,多頭們得意揚揚(18691873年)
… 213
1869年
9月,美國爆發了歷史上著名的黃金操縱案。多頭投機者古爾德和
菲斯科精心組織了一個黃金囤積計劃,他們一度控制了數倍于紐約黃金市
場供應量的黃金合約,于是,黃金價格一路飆升,面對他們的對手,多
頭們得意揚揚……
第八章
你需要做的就是低買高賣(18731884年)
… 245
華爾街的歷史舞臺上,先后登場了無數形形色色的人物,各自演繹了多姿
多彩的人生。他們中有的人開創了華爾街的新時代,喚回了華爾街缺失已
久的誠信和社會責任感,這些人中的杰出代表是摩根;有的人卻以吝嗇和
愛財如命而聞名,如海蒂
·格林,然而,這樣一位徹頭徹尾的守財奴同時
又是一位出色的投資家,在股市的驚濤駭浪中表現得游刃有余,她說
:你
需要做的就是低買高賣......
第九章
您有什么建議?(18841901年)
… 275
在美國歷史上,
1895年發生了一起特別事件,黃金從國庫大量外流,導致
國庫中黃金的數量不到法定黃金儲備量的一半。在此危急時刻,作為當時
已是世界強國之一的美利堅合眾國的總統,格羅弗
·克利夫蘭不得不屈尊
向華爾街的領袖摩根求援。他向摩根問道:您有什么建議?……
第十章
為什么您不告訴他們該怎么做呢,摩根先生?(1901
1914年) … 309
20世紀初期,極度繁榮的美國經濟險些被一次由銅礦股票投機案引發的股
市危機帶入深淵,股市的危機同時也引發了銀行的擠兌和連環破產,華爾
街岌岌可危。華爾街的巨頭們齊聚摩根的書房,一籌莫展。摩根的助手問
道:為什么您不告訴他們該怎么做呢,摩根先生?
第十一章
這種事情經常發生嗎?(19141920年)
… 343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對美國和華爾街來說,這是一次歷史性的
機遇。到
1918年戰爭結束的時候,美國超越了歐洲強國,紐約超越了倫
敦。剛剛成為世界金融中心的華爾街遭受了一次巨大爆炸的沖擊,驚魂未
定的來訪者戰戰兢兢地問華爾街人:這種事情經常發生嗎?
第十二章
交易所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19201929年)
… 373
進入
20世紀
20年代,紐約證券交易所雖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股票市場,
但就其制度和運行方式而言,卻和
1817年它剛建立時沒太大差別。從本
質上講,它仍然是一個私人俱樂部,其宗旨仍是為交易所的會員謀取利
益,而不是保護公眾投資者。在大多數情況下,交易所想做什么就可以做
什么……
第十三章
不,他不可能那么干!(19291938年)
… 407
1929年,美國股市發生了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次股災。這次股災及隨后而
來的大蕭條迫使羅斯福總統實施新政,并開始了對華爾街的實質性改
革。同時,紐約證券交易所這個已存在百余年的私人俱樂部也面臨最尷尬
的歷史時刻,時任總裁、保守勢力的代表人物理查德
·惠特尼因盜用他人
款項等罪行鋃鐺入獄,就連與他相識多年的羅斯福總統也不敢相信,驚呼:
不,他不可能那么干!……惠特尼丑聞令華爾街抵制改革的保守派勢力
遭受重創,客觀上為改革的推行創造了有利條件。
第十四章
華爾街也是……主街(19381968年)
… 441
第二次世界大戰和隨后的經濟繁榮鞏固了華爾街作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
位。美里爾開創的美林帝國使股票進入千家萬戶,而證券分析手段使得理
性投資成為可能。這一切都為華爾街最終的起飛奠定了基礎。華爾街一
向被認為是美國實體經濟主街的附屬品,然而,隨著華爾街在美國
經濟生活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為:華爾街也
是……主街。
第十五章
或許是為貪婪說句好話的時候了(19681987年)
… 473
20世紀
60年代和
70年代初期,通貨膨脹、越南戰爭、第一次石油危機以
及隨之而來的股市持續低迷,令人們對華爾街的前景再一次感到迷茫。這
時,一位華爾街作家寫道
:如果說貪婪和恐懼是華爾街上僅有的兩種心
態的話,我想,或許是為貪婪說句好話的時候了……
第十六章
這種趨勢會不會繼續下去呢?(19871999年)
… 509
進入
20世紀
80年代的華爾街,技術的巨大進步使得人類在短短幾年之內
就實現了全球化,并使得世界金融市場實現了一體化。
20世紀
90年代的
股市更是一路高歌猛進。在資本市場的推動下,微軟、英特爾、谷歌、蘋
果等一大批高科技企業脫穎而出,成為引領美國新經濟增長的引擎。在世
紀之交的前夕,道瓊斯指數首次突破了
1萬點。人們不禁要問:這種趨
勢會不會繼續下去呢?
第十七章
不平靜的新世紀(20002019年)
… 531
互聯網泡沫的破裂遠非
21世紀初華爾街最重要的事件,
2001年發生的
9·11恐怖襲擊事件使得世界意識到恐怖主義時代的來臨,
2007年
7月
開始上演的次貸危機成了華爾街最大的噩夢。這場危機不斷蔓延,最終演
變成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機,把當今世界復雜交織在一起的金融系統帶到了
崩潰邊緣。時至今日,很多國家和地區的經濟仍然受到那場危機陰影的影
響,我們甚至無法判斷危機是否真的已經結束……
尾聲
… 575
隨著金融危機的可怕記憶慢慢淡去,華爾街在游說政府放松監管方面的努
力似乎在特朗普當選之后開始得到回報。與此同時,在意識到數字化浪潮
不可逆轉之后,金融業已成為走在數字化前列的行業之一,隨之帶來了實
體交易大廳的沒落和從業人數的減少,這些正在徹底改變華爾街的形態。
但是作為實體經濟和投資者之間的紐帶和社會資源配置的平臺,華爾街的
重要性并不會減弱。正如華爾街在過去兩三百年推動美國崛起并成就了自
身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中國資本市場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并推
動著中國經濟的崛起……
附錄本書譯者專欄索引
…
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