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互聯網+》是一本關于互聯網+的科普讀物。本書始終緊緊圍繞互聯網+發展前沿的熱點問題,及時跟蹤各級政府和職能部門的全新政策動向,比較全面、通俗地介紹了互聯網+基礎理論和應用實踐的全新成果。本書以風趣幽默的語言向讀者講述了互聯網+的前世今生,以獨特的視角分析了互聯網+基本概念和主要特點,以真實的故事描述了互聯網+的關鍵技術。同時,本書依據國務院印發的《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選取了益民服務、高效物流、電子商務、便捷交通、綠色生態和人工智能等6大領域,爆料了數十家科技公司、實用產品和應用案例的趣聞軼事。本書通過大量真實生動的生動,向讀者展示了互聯網+的巨大魅力,具有較強的故事性、趣味性和實用性,為人們深入了解互聯網+打開了一扇大門,真正做到了“人無我有,人有我全,人錯我準”。
本書可作為需要了解互聯網+基礎知識的各級政府公務員、企業管理者、科研人員和高等院校教師等讀者朋友的參考書籍,還可以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研究生以及大學生的專業課教材或參考用書。
通俗地說,“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但這并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
本書通過幽默有趣的故事,讓“互聯網+”的核心和精髓得以呈現。如果說,你對“互聯網+”的內涵還是有點拿不準的話,不妨從頭到尾讀一下這本書
郎為民,中國通信學會會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信息學院綜合保障信息系統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信息安全、現代信息技術和綜合保障信息系統。市場暢銷書《大話物聯網》《大話云計算》《漫話大數據》作者。
第1章 ■ “互聯網+”時代來了 1
1.1 “互聯網+”的來龍去脈 1
1.1.1 易觀國際的“互聯網+”密碼 1
1.1.2 馬化騰的“互聯網+”提案 5
1.1.3 “互聯網+”是一場化學反應 7
1.2 “互聯網+”的科技驅動力 10
1.2.1 迪比克:世界第一個智慧城市 10
1.2.2 微信,連接一切 13
1.2.3 阿里釘釘助力“天下無拐” 21
第2章 ■ 互聯網+益民服務 27
2.1 懶人經濟催生百花齊放 27
2.1.1 美國上演《紙牌屋》現實版? 28
2.1.2 一機在手,“未來景區”隨意游 31
2.1.3 奧巴馬代言的Fitbit 34
2.2 益民服務,讓生活更美好 38
2.2.1 從賣麥片起家的Airbnb 38
2.2.2 翻轉課堂的可汗學院 44
2.2.3 互聯網醫院讓你足不出戶看醫生 51
第3章 ■ 互聯網+高效物流 57
3.1 萬物達天下 57
3.1.1 《玩命速遞4》快遞界勢不可擋 58
3.1.2 無人機送貨成真 60
3.1.3 速遞易:為小包裹解決大痛點 64
3.2 互聯網+高效物流引領現代物流新變革 68
3.2.1 菜鳥:馬云的最后一個夢想 69
3.2.2 一“贊”成名的貨車幫 72
3.2.3 亞馬遜的“神奇物流” 79
第4章 ■ 互聯網+電子商務 86
4.1 《電商時代》映射社會現實 86
4.2 蘇寧笑傲電商江湖 89
4.3 美團點評打造白領超in生活 91
4.4 她把村淘帶到了聯合國 93
4.5 唯品會:華爾街之狼養成史 97
第5章 ■ 互聯網+便捷交通 101
5.1 讓交通盡在掌控 101
5.1.1 《全面回憶》中的未來派交通工具 101
5.1.2 易行江城,我看行! 105
5.2 互聯網交通催熱“智能出行” 109
5.2.1 從“阿Q”大戰到“在一起” 110
5.2.2 用優步打車 112
5.2.3 超級高鐵:快人一步 113
第6章 ■ 互聯網+綠色生態 121
6.1 綠色中國夢 121
6.1.1 《美人魚》傳遞綠色生態新理念 121
6.1.2 “互聯網+”開啟武漢智慧環保 123
6.1.3 智能回收機:吃空瓶,吐話費 128
6.2 讓世界更環保 130
6.2.1 1個雞蛋和4個雞蛋的故事 131
6.2.2 蔚藍地圖:助力找回碧水藍天 133
6.2.3 瘋狂迷戀“回收哥” 138
第7章 ■ 互聯網+人工智能 143
7.1 未來已經發生,只是尚未流行 143
7.1.1 從《超能查派》看互聯網+人工智能 143
7.1.2 海爾馨廚,引領家電業人工智能革命 147
7.1.3 谷歌無人車新專利——車頭粘蠅板 152
7.2 人工智能:天使還是魔鬼 162
7.2.1 “阿爾法狗”大戰李世石 162
7.2.2 被惡搞的Oculus創始人 168
7.2.3 人工智能潛力堪比核彈 181
參考文獻 188
查看全部↓
《大話互聯網+》:
從2011年1月21日微信正式推出至今,微信像一張大網,將每個人同其他人更緊密地連接在一起。微信客戶端通過語音通話、搖一搖、附近的人、小視頻、朋友圈分享等基礎服務功能,讓地理上的距離不再成為人與人交流的障礙。同時,公眾訂閱號的推出,讓再小的個體,也可以有自己的品牌。大量自媒體的涌現,使得普通資訊的生產、發行和消費擺脫了傳統印刷技術和PC互聯網的桎梏,效率顯著提升。
“連接一切”正在成為現實。微信進一步嘗試將人、設備和服務連接在一起,讓用戶的體驗不再拘泥于當時當下。與手環、電視、空調等智能硬件的互聯,以及滴滴出行、大眾點評等線下服務的接入,使得微信像水和電一樣滲入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目前,微信官方開放生態已經涉及微信支付、硬件開放平臺、公眾平臺和企業號等業務,微信正在從一個人與人交流的工具,逐漸進化成一個連接人、硬件和服務的“森林”,通過“連接一切”帶來人體的延伸、生產效率的提高和日常生活的便捷。
如果說,在大工業時代,自動化與智能化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愿景,那么在互聯網時代,連接一切則成為生活質量新的標準與考量。在微信生態為我們描繪的藍圖中,未來還有太多未知值得去期冀,而智慧也將在這個平臺上無限衍生。
用云計算這個切入點來“連接一切”,這已經成為“互聯網+”環境下的新思路。這一次的“連接一切”,不再是從應用本身入手,而是從應用底層的大數據、云計算入手,開始一場升維的過頂(Over The Top,OTT)之戰。掌握住了移動互聯網風口的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三巨頭,又在將自己的觸角伸到更遠的地方。依舊是“連接一切”,這一次是微信之外的升維打法!
……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