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是明朝的軍事建制,歷史上本沒有錦西衛,本書借“衛”這個地名建制,重現了80年前錦西那個地方那一批熱血抗日的衛國兒女,復活了鋦匠、土匪、縣長、神槍手、鄉紳、間諜、日軍等各色人物。語言生動,命運精彩,用心靈與現實的撕裂、場面的時代和地域色彩,烘托出一方水土一方人慷慨赴國難的血色人生,有著史詩一般的歌哭。
中國將八年抗戰改為十四年抗戰后,本書告訴我們錦州在抗戰早期到底經歷了什么?東北民眾付出了怎樣的代價?義勇軍是怎樣用鮮血和生命來保家衛國的?作者多年來沉浸在故鄉經歷者與各種傳說中,書寫出了那個時代、那代人真切的苦難與抗爭。
男,滿族,1963年生,著有長篇小說《大戶人家》《血色預言》《老灘》《王的背影》等十余部,中短篇小說集《分裂的村莊》《平安稻谷》等。曾在《當代》《十月》等文學期刊發表中短篇小說百余篇,作品多次入選中國年度小說選本,獲得過全國“駿馬獎”,F供職于遼寧省作家協會。
媒體推薦 或專業書評
吳義勤
這是抗戰題材非常重要的作品,用一種向歷史致敬的態度,書寫了慘烈的、史詩性的抗戰場景,用作品支撐了十四年抗戰這個歷史認識,還原了歷史的豐富性和復雜性,它的現實意義和時代意義都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