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在對小說的方方面面展開分析的基礎上,使讀者明白什么是小說,并沿著這條思路把握住小說的歷時形態和共時形態,對小說與神話、歌謠、史詩,新聞的沿革和變化形態擁有全新的認識,同時對小說與詩歌、音樂、電影、戲劇等表現內涵之間的關系也會有更深的理解。對于上述問題,也許每個對小說感興趣的人都能說出一些道理,發表某種見解,這本專著特色在于:作者能站在更高的層面上,從形態學的角度入手,進行更深層的思考,從而展現了一種迥異于他人的獨特認識和審美情趣,突出了強烈的個性特征和獨具的精神風采。因此書中哪怕是對遠古時代的神話和歌謠、民間故事和史詩的講述分析,也都充滿了現代氣息,表明的是當代人對歷史的全新把握,呈現的是獨特而嶄新的思想。
本書立足于當今世界范圍內的研究視解,超越相關領域的各種既有研究成就,對當代及未來小說藝術的走向、發展、融合給予了更多的關注。例如對類似當代小說是否像傳統小說那樣以故事取勝,還是干脆讓故事退場這個爭論不休的問題,都提出了自己極具說服力和解釋力的觀點。
徐岱 男,1957年10月出生于上海市。現為浙江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兼任中國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曾任浙江大學中文系主任、人文學院常務副院長、人文學部主任。曾赴美國、俄國、德國、丹麥、意大利、日本、馬來西亞等多所大學訪問交流。已出版《藝術文化論》《藝術的精神》《藝術新概念》《美學新概念》《基礎美學》《基礎詩學》《批評美學》《小說敘事學》《小說形態學》《故事的詩學》《邊緣敘事》《俠士道》《什么是好藝術》《審美正義論》《感悟存在》《體驗自由》等十六部個人學術著作。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外國文學評論》《外國文學研究》《文藝理論研究》《社會科學戰線》《學術月刊》《南國學術》《浙江學刊》《浙江社會科學》及若干大學學報發表論文二百多篇。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