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區塊鏈:數據治理的基礎設施
這是一個正在被數據重新定義的時代。特斯拉電動車的硬件數量從以萬計減少到以千計,軟件的價值遠遠超過了硬件,人們驚呼這是“軟件重新定義汽車”;基于電動車的自動駕駛技術,將進一步證明“數據驅動汽車”新里程的到來。決定自動駕駛汽車行駛決策的,將是實時收集的數據以及AI算法模型。“數據將成為新時代的能源”,誠不欺也!包括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在內的一系列數字化技術的融合創新,正在建設一個與我們所熟知的物理世界平行的“數字世界”。社會、生活、商業都在逐步被數字化,或者說正在進行一場浩浩蕩蕩、史無前例的“數字化遷徙”。未來的世界,我們都將會穿行往復于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這兩個平行宇宙。人類社會的新疆域,將是星辰大海、浩瀚銀河!
數據是數字經濟的基礎,而數據治理又是數字經濟的基礎。過去二十年,通過中美的互聯網平臺的商業表現,我們已經看到了數據的巨大價值。
互聯網商業平臺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改寫了許多商業規律和經濟規則,比如,通過數字技術顯著降低了搜索成本,百萬商品可以瞬間呈現,服務長尾客戶也在成本上可行;通過大數據分析進行精準客戶畫像,從而精準匹配需求和商品,大幅降低了匹配成本;通過收集客戶互聯網上的行為數據進行信用評估,提供交易擔保和信用分期,從而大幅降低了信任成本等等。交易成本大幅降低、邊際成本遞減、邊際效應遞增,這些都是數字化帶來的新商業模式、新經濟范式。
我們直觀地認為互聯網巨頭擁有海量數據,也因此擁有巨大的商業權力。其實它們擁有的數據只是數據星辰大海的冰山一角!人們遺留在互聯網上的行為數據和社交數據,充其量只占全部數據世界的十分之一而已。社會數據、政府數據、工業數據、生命數據都不是目前互聯網巨頭能夠窺見和占有的。這已經被收集和利用的十分之一的數據,一方面讓我們看見和體驗到了巨大的力量和價值;另一方面也讓我們擔心數據治理一旦出現偏差,它可能會爆發出巨大的破壞力。尤其是如今5G和物聯網、政府管理和社會治理的數字化轉型如火如荼。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越來越緊密無縫地鏈接,海量數據收集和利用的成本越來越低,越來越便利,這些都意味著數據大爆炸時代正在到來!因此有關于數據治理的理論和方法的探討,就顯得越來越緊迫和重要。
區塊鏈技術的成熟和數字治理問題的顯現幾乎是相伴而來的。區塊鏈技術幾乎天生就是數據治理不可或缺的技術基礎設施之一。而我在這里推薦的這本書,就是論述區塊鏈與數據治理的。它前半部分側重聯系數據治理方面的問題,介紹了區塊鏈技術;后半部分又從數據治理角度,探討了區塊鏈的作用和方法。關于專門論述區塊鏈與數據治理的書,我好像只讀到過這一本,讀后很受啟發!
無論你是對區塊鏈技術和應用感興趣,還是對數據治理和數字經濟有需求,這本書都應該擺放在您的書案上!
本書恰逢其時!
萬向區塊鏈公司董事長兼CEO 肖風
序二
區塊鏈是當代一種新的顛覆性技術——類似于車輪、印刷機、計算機、網絡、智能手機或云計算的出現。它與這些顛覆性的產品和技術一樣,其基本原理一旦被掌握,就可以與業務場景結合,發揮其不可估量的價值。
2019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進行第十八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用四個“要”為區塊鏈技術如何給社會發展帶來實質性變化指明方向:一要探索“區塊鏈+”在民生領域的運用,積極推動區塊鏈技術在教育、就業、養老、精準脫貧、醫療健康、商品防偽、食品安全、公益、社會救助等領域的應用;二要推動區塊鏈底層技術服務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相結合,探索在信息基礎設施、智慧交通、能源電力等領域的推廣應用;三要利用區塊鏈技術促進城市間在信息、資金、人才、征信等方面更大規模的互聯互通,保障生產要素在區域內有序高效流動;四要探索利用區塊鏈數據共享模式,實現政務數據跨部門、跨區域共同維護和利用,促進業務協同辦理。目前多個省市地區已經在政務、民生(如食品溯源、醫療、供應商管理)等方面積極應用了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中國人民銀行在2018年9月4日推出貿易金融區塊鏈平臺,開展供應鏈應收賬款多級融資、對外支付稅務備案表、再貼現快速通道和國際貿易賬款監管等業務后,2020年2月5日發布了《金融分布式賬本技術安全規范》(JR/T0184—2020),被稱作“國內金融行業首個區塊鏈標準”。由此可見,從國家到行業都對區塊鏈的發展和應用給予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這為區塊鏈在不同行業的應用和發展壯大營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區塊鏈本質上是一種信任機制的技術支撐,它與數據有著天然的聯系。區塊鏈是為了解決數據可信及共享問題而產生的,但也給數據管理帶來眾多挑戰。區塊鏈的高質量建構,需要鏈上和鏈下數據治理,建立有效的區塊鏈數據治理體系。區塊鏈的特征之一就是數據一旦上鏈即不可修改,一個節點的數據質量問題會造成全鏈的數據質量短板。保障上鏈的數據質量,需要做好鏈下與鏈上的數據治理。我國的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總體走在全球前列,但與美國還有一定的差距。如何發展區塊鏈技術,包括在快速應用發展中的數據治理,需要學習和借鑒先行者的經驗。這本書的編譯者做了一項很有意義的工作。我覺得本書對此進行了比較全面、透徹、清晰的介紹,這對從事區塊鏈技術應用的人們是頗有幫助的。
據說,史蒂夫·霍伯曼(SteveHoberman)的著作特點是風趣易讀、舉一反三,本書也不例外,大量列舉了區塊鏈在九大行業(領域)——金融、保險、政府、制造業、零售業、公共事業、健康醫療、非營利領域和媒介領域中普遍應用的案例,并說明了其所帶來的收益。同時,結合國際數據管理協會(DAMA)的《數據管理知識體系指南》(第二版)(DMBOK2),從數據治理、架構、安全、元數據和質量等十一大數據管理領域,全面分析了在區塊鏈應用中,數據管理工作如何開展,以及區塊鏈新型應用給十一大數據管理領域所帶來的新的改變及挑戰。史蒂夫·霍伯曼在探討每個領域中的挑戰時,都提出了一系列有待進一步驗證和探討的問題,并希望讀者可以通過閱讀和學習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案。
在不可預測的疫情影響下,傳統業務加速了上線、上鏈的步伐,這意味著用人單位也求賢若渴。2020年2月,人社部等三個部委發布了針對區塊鏈人才的崗位招聘信息,包括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區塊鏈應用操作員等。此書對有志于在區塊鏈領域發展的人才提供了非常明確的資質指引。希望本書對讀者有所裨益,也建議讀者結合數據治理的國家與行業政策、參考書一起閱讀,以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以上幾句感悟,是為序。
浙江省政協副主席、浙江省科技廳原廳長 周國輝
作者簡介:
Steve Hoberman在數據建模領域培訓了超過10000位從業人員,以娛樂化、互動化的教學風格而聞名于世,世界各地的許多組織都曾邀請他講授數據建模高級課程(Data Modeling Master Class),該課程是業內公認的、全面的數據建模課程。Steve 先后出版了9 本關于數據建模的圖書,其中一本就介紹了他的主要工作任務,即如何使用數據模型記分卡技術進行模型評審。Steve 還是設計挑戰組織的創始人、數據建模領域會議的會議主席,并獲得了由數據管理協會(Data 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Association,DAMA)頒發的2012 國際職業成就獎。
譯者簡介:
本書譯者為國際數據管理協會中國分會(簡稱DAMA中國)20位資深會員及萬向區塊鏈實驗室。
國際數據管理協會(簡稱DAMA國際)是一個全球性數據管理和業務專業志愿人士組成的非營利協會,在世界范圍內擁有40多個分會,自1988年成立以來,多年致力于數據管理的研究、實踐及相關知識體系的建設,在數據管理領域累積了極為深厚的知識沉淀和豐富經驗,并先后出版了《DAMA數據管理字典》和《DAMA數據管理知識體系和指南(DAMA-DMBOK)》第1版和第2版。該指南集業界數百位專家的經驗于一體,是數據管理業界最佳實踐的結晶,已成為從事數據管理工作的經典參考和指南,在全球范圍內廣受好評。在專業認證方面,DAMA國際開發了“數據管理專業人士認證”(Certified Data Management Professional,CDMP),而DAMA中國也推出了適合中國國情的數據治理工程師(Certified Data Governance Associate簡稱CDGA)和高級數據治理專家(Certified Data Governance Professional,CDGP)的資格認證,被中國各行業的數據管理崗位廣泛采納為人才的任用參考。
萬向區塊鏈研究室是專注于區塊鏈前沿技術研究和推動行業發展的非營利性前沿研究機構,由中國萬向控股有限公司于2015年9月出資成立。該實驗室在全球范圍內聚集了領域內的專家,就技術研發、商業應用、產業戰略等方面進行研究探討,為創業者提供指引,為行業發展和政策制定提供參考,促進區塊鏈技術服務于社會經濟的進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