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第二次中東戰爭后,巴以沖突不斷,并進入白熱化階段。同時,英國與法國也迫于國際輿論壓力,相繼減少了對以色列的軍事援助。而此時,在以色列國內,也陸續爆發了數次政治騷亂與武裝沖突。國內外形勢日漸嚴峻。《希望.2》中故事在繼續。
為尋求國際聲援,“閃電狼”茲夫巴拉克出任以色列駐美使館武官。他憑借多年來的戰斗經驗與政治經驗,在聯合國的會議上竭力為以色列爭取最大程度的政治支持。同時,“堂吉訶德”約西尼燦漸漸展露其出色的軍事才能,成長為裝甲部隊的骨干軍官量,并指揮其麾下的裝甲旅投身于如火如荼的戰事之中。
在各方夾擊之下,1967年6月5日,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以色列發動閃電式空襲,摧毀了阿拉伯聯盟國的空軍力量,戰爭僅持續了六天,便以阿方戰敗告終,史稱“六日戰爭”。這一經典之役重繪了中東地圖,也再次鞏固了以色列的國際地位。然而,卻并未給以色列帶來期盼已久的和平,其引發的一系列問題,至今仍在影響著巴以局勢。
《希望》既是一部巴以沖突史,也是建國功臣們的個人成長史。巴拉克會與“女王”艾米莉繼續這段“忘年戀”還是會回歸家庭?約西與妻子耶爾會繼續貌合神離還是會分道揚鑣……他們感情生活的謎團,也會在《希望.2》中一一解開。
一本書看懂巴以沖突 ◎英、法、美、蘇等強國對以色列軍事援助與政治立場方面的變化 ◎以色列在聯合國會議上如何爭取政治優勢 ◎六日戰爭前以色列所面臨的政治、軍事與經濟考驗 ◎美國在聯合國之外本不打算采取任何措施,為何又重新干預 ◎摩西達揚在“六日戰爭”中發揮了什么作用重點推薦: 《希望.1》:一本書讀懂以色列復國史!普利策文學獎得主赫爾曼·沃克長篇力作。
普利策文學獎獲得者——[美]赫爾曼沃克
1915年出生于美國紐約,父母為俄裔猶太移民。畢業于哥倫比亞大學文學與哲學專業,并在“珍珠港事件”后加入美國海軍,參加過南太平洋戰爭。
出于對戰爭與文學的深度了解,沃克創作出奠定其文學地位的《凱恩艦嘩變》,獲得了1952年普利策文學獎,而《戰爭風云》和《戰爭與回憶》則贏得了《紐約時報》的高度評價:這兩本書足以奠定沃克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譯者——辛濤
畢業于中國礦業大學,好讀書,并愿意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盡一己之力。譯有《死亡詩社》等。
第三部分 出使美國
第二十二章 艾米莉的來信
內憂外患
螢火蟲的夜在閃爍
第二十三章 土耳其狂想曲
跳!
木已成舟
此情可待成追憶
第二十四章 美國任務
運籌帷幄
整裝待發
第二十五章 綠野仙蹤
致老狼
啟程
愛情旋渦 第三部分 出使美國
第二十二章 艾米莉的來信
內憂外患
螢火蟲的夜在閃爍
第二十三章 土耳其狂想曲
跳!
木已成舟
此情可待成追憶
第二十四章 美國任務
運籌帷幄
整裝待發
第二十五章 綠野仙蹤
致老狼
啟程
愛情旋渦
第二十六章 李布魯姆的婚禮
異鄉異客
喧囂與遺忘
第二十七章 往事已矣
久別重逢
物是人非
第二十八章 肯尼迪總統會兌現
辭職
與你同在?
最后的視察
第二十九章 女王
孩子氣
節外生枝
第三十章 牢騷室
一波三折
一償夙愿
第三十一章 女王與狼的信
盡我所愛
爭執
第四部分 六日
第三十二章 宣戰事件
何去何從
出使華盛頓
焦點行動
此情可待成追憶
部隊在內蓋夫地區進行了兩天的夜間傘降訓練,堂吉訶德回到家時,夜已經很深了,他發現耶爾正坐在黃色的舊沙發上,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房子已經被悉數布置出來:餐桌椅、臥室家具、小塊地毯、椅子和扶手椅、茶幾……幾張靠墻的桌子,上面都放有臺燈,甚至墻上還掛了幾幅畫,有狼對月長嚎的,有拉比拿著《托拉》的。總體給人的感覺是:暗淡、破舊、一堆零碎的二手大雜燴。耶爾說:“不管怎么說算是弄完了。現在這個地方不會讓你看起來
好像沒娶老婆一樣了。”
“你說他們是什么時候來?”
“明天來喝茶,然后開車回海法。”
“我們有葡萄酒嗎?”
“怎么了?你吃晚飯了嗎?”
“就喝一杯葡萄酒。”
他們家貯存有阿德姆阿提克牌紅酒,是為了安息日祈福準備的,他想要阿里耶習慣這種儀式,一瓶紅酒通常可以用一個月左右,除了堂吉訶德心情少有的糟糕時。他邊喝酒邊說這次訓練。他說起和副旅長針對安排這次夜間操練發生的爭吵。“我跟多倫說,‘我們也許永遠不會再在戰斗情勢下跳傘,這是一種過時的戰術,而且絕對不會在夜間跳,既然這樣,干嗎還要練習?’你知道他怎么回答嗎?‘操練繼續進行。’”堂吉訶德一揚脖子喝完了酒,“我們很多人都受了傷,傘降訓練是很好,可以在步兵中培養出精銳,這一點我相信,但是效果沒多大。”
“我可以買些花,”耶爾環顧四周說,“再買些書,花和書會營造出很不同的效果。”
他一只胳膊摟住她:“阿里耶怎么樣?”
“他想要一只狗,我給他買了套新衣服,他穿上后看起來帥呆了!”
“耶爾,他們知道我有老婆。”
她盯住他:“我跟你說個事。薩姆帕斯特納克總是說你應該去裝甲兵部隊,他覺得你有非常好的前途。坦克就是軍隊,坦克是決定戰爭的因素。坦克和空軍。”
她一說起帕斯特納克,約西就來氣:“我在裝甲部隊里待過。我是一名傘兵,我熱愛我的部隊,我不會考慮那個前途。”
“我考慮,你應該去。”
“那些非洲人后天要舉行畢業典禮,我可以打電話請病假——花和書是個好辦法。”
第二天,耶爾坐出租車急匆匆地往家里趕,準備張羅迎接客人。到了拉馬塔維夫那有大塊草地的公寓房子外面時,她看見士兵們正從一輛軍用卡車上往下卸家具,一趟趟地進出他們一樓的房子。
“搞什么鬼?”她大叫著沖進屋內,看見堂吉訶德和他在卡爾內特大街時的老朋友塞繆爾——那個大胡子土耳其人——正指導士兵們在各處拖拉家具。
堂吉訶德說:“我們快完了。哦,對,花和書到了,我們最后再擺放它們。”
塞繆爾問:“看著不好嗎?耶爾?”
“很好!”她結結巴巴地說。
塞繆爾的父親是一個富有的家具經銷商,在塞繆爾和一名來自阿根廷的空軍下士結婚時,他父親為他們把婚房布置得富麗堂皇。這樣的財富完全讓耶爾驚呆了:美麗時尚的土耳其地毯,蓋住破爛家具的華麗帷幕和絲綢坐墊,墻上也掛上了昂貴的錦緞和掛毯,把狼和拉比的畫換下。無論眼睛看到哪里,都是一堆堆的精美藝術品。
“堂吉訶德,你到底都干了些什么呀?”
“耶爾,親愛的,你就是想徹底鎮住夏娜馬特斯道夫,這應該可以了吧?還不行?”
“你真是個瘋子,我沒有一丁點兒那樣想過。”
“你不喜歡嗎?”塞繆爾問她,有點兒發急的樣子,“我們可以全部搬走。”
“呃,非常好。只是,那個塞繆爾,有點兒太、太土耳其式了。”看到他的臉沉了下來,她又趕緊說,“我不是說我不喜歡土耳其風格,我很喜歡。”
堂吉訶德說:“明天就全部恢復原樣,夏娜絕對會被鎮住的。”
耶爾笑了笑說:“住嘴,你知道我不愛聽這個。哎,塞繆爾,也許我輕輕松松就會適應這樣的布置,它們真是漂亮,謝謝啊。”
“沒關系。”塞繆爾皺起胡子拉碴的臉,咧嘴一笑。
“我要去幼兒園接阿里耶了。”堂吉訶德說。
耶爾說:“好吧,你這個瘋子。那花在哪兒?書呢?你打算就穿著這套皺巴巴的軍服嗎?”
小阿里耶對他家這種土耳其式的轉變一點兒都不驚訝,因為在他的生命中,幾乎每件事都是新鮮的。當伯科威茨教授和莉娜到來時,阿里耶顯示出一種早熟的場合感,穿著新衣服安靜地坐在一張小椅子上,津津有味地吃著一塊餅干,同時用敏銳的眼睛觀察著客人們。他緊盯住教授進來時拄著的拐杖,堂吉訶德見此,對他皺起眉頭,他抬起頭,看見爸爸的提醒并微微搖頭后,便馬上不再看那拐杖了。
邁克爾說:“夏娜一會兒會來。你們這兒真不錯。”
“很有品位。”莉娜說。莉娜身材圓胖,二十八九歲,圓臉,寬闊的農夫鼻子,表情和藹又詼諧,“有幾分土耳其化,不是嗎?”
“有幾分。我在安卡拉有個叔父,他死后把這些留給我,他很有錢、很富有。”堂吉訶德說。
“我真的非常喜歡我那件婚紗,在海法找不到那樣的。”莉娜對耶爾說。
“我也很高興。”他們有一搭沒一搭地閑聊。這時,門鈴響了。堂吉訶德跑過去開門,夏娜站在門外,依然是那件黑雨衣,看起來和她在風車房時 沒什么變化,甚至那雙因為痛苦而睜大的眼睛也沒變。對約西來說,在他的家門口看到夏娜,幾乎就像是被車撞了一般,感受到巨大的沖擊力和痛楚。她黑色的眼睛迎接他的目光,和以前一模一樣,深邃又飽含痛徹心扉的愛以及最后分手時的那種痛苦。
將近三年了,他們之間竟然什么都沒有改變!這才是真正的震撼。夏娜沒有改變,她的表情就說明了這個事實;堂吉訶德也沒有改變,因為現在見到夏娜依舊讓他心顫。她的臉色蒼白、鎮靜。
“你好,約西。”他們握手后,她走進屋里來,“那么,這就是阿里耶了。你好,耶爾。哎呀!他看起來很像你,約西,不是嗎?”
“他們都這么說。”
她快步走到阿里耶身邊,彎下腰說:“我叫夏娜。”
孩子首次開口講話:“夏娜老師。”
“對,他幼兒園的老師也叫夏娜。”耶爾說。
莉娜說:“我們聽說你很優秀,阿里耶。你會唱歌跳舞,不是嗎?你為我們表演一下,好不好?”
阿里耶用力搖頭。
堂吉訶德說:“自從他切除扁桃體時麻醉后,還沒有這樣安靜過。”
“我們喝茶吧,不要理他,一會兒他就會表演了。”耶爾說。
幾個人閑聊了一會兒關于以色列平常的政治之后,邁克爾伯科威茨邊喝茶邊說軍隊已經征召他了,給他上尉軍銜。
“我的身體只有百分之六十合格,但軍隊要的是我的物理學,而不是我的物理身體。”他對自己這個文縐縐的玩笑輕聲笑笑,手里笨拙地擺弄著他的無邊編織便帽,“美國人賣給我們的那個核反應堆僅僅是個很小的實驗室產品,卻還有形形色色的美國檢查員和各種限制。實話說,法國人的那個倒是一個大反應堆。我們要建造一處軍事設施,由我們自己來運作。”
“受到尊崇和贊美的是真神……”阿里耶突然尖聲唱著從椅子上站起來。
耶爾說:“啊,開始了。不知道是什么把他激發起來的。”
“他存在,但他不受時間控制……”莊重的歌詞被他唱成了喜氣洋洋的多切分音調,邊唱還邊炫耀地蹦跳和旋轉。
“這小家伙唱的究竟是什么?”莉娜問。
夏娜說:“想必你知道。叫《禱歌》,是猶太教堂晨禱的頌歌。”
“我還從沒去過猶太教堂。”
“他的統一和一致,世界萬物莫能比……”
小孩蹦蹦跳跳,四下張望,希望有人給他喝彩。莉娜又問:“可是他一點兒都不知道這歌詞的意思嗎?他上的是宗教幼兒園嗎?”
堂吉訶德說:“根本不是宗教幼兒園,只是鄰近地區的一所幼兒園。”
“他無人能解,無盡統一……”
“好記性,阿里耶!”唱到最后,夏娜鼓掌,于是他又在她面前跳起舞來,眼里的光芒一閃一閃。
“邁克爾,親愛的。”莉娜說,她眉頭憂慮地緊緊皺起來,“我們的孩子以后也必須要學習這些東西嗎?”
“一定要,親愛的,除非我們把他們寄養到馬克思主義者的基布茲里。”他聳聳肩,對其他人笑笑,又說,“要根據你的對象來討論你的婚姻!”
“哦,我會堅持我們的協定,不過我肯定也會堅持讓他們學習一些平常的童謠。”莉娜說。
夏娜一下子逮住小男孩親吻他,他的手抓住夏娜的臉,也親她的額頭。
“哎呀,有他在有趣多了。”伯科威茨教授說,他看了一眼莉娜,又看了看表說,“Halevai af unz(愿我們能得到這樣的庇佑)。”
“阿門。”莉娜說,“我們該考慮走了。”
夏娜放下小男孩。大家在告別時,阿里耶又從臥室里跑出來,戴著頭盔拿著劍喊道:“夏娜,猶大馬加比。”
他大喊著虎虎生風地給她表演光明節劍術。夏娜把他抱起來,親了一下,然后遞給耶爾,輕聲說:“真可愛。”耶爾緊緊抱住阿里耶,不以為然地聳聳肩,好像在說:“也許只有你不知道,他恰恰是個大討厭鬼。”
堂吉訶德和他們一起出來。邁克爾一瘸一拐地走到一輛銹跡斑斑的小轎車前,莉娜扶他坐進去,夏娜慢吞吞地和堂吉訶德并肩走在后面。
“夏娜,實在是意想不到,太好了。”堂吉訶德的口氣里透出少有的溫和。
“嗯,約西,時間過得很快,不是嗎?我聽說了阿里耶,然后就想來看看他。”
“我很高興你能來,夏娜。”
“我也一樣。這孩子很出色,耶爾看起來就像雷諾阿筆下的人物一樣。”
“你幸福嗎,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