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發上的心理學:心理治療是如何開始,如何進展又如何結束的
定 價:¥48
中 教 價:¥28.80 (6.00折)
庫 存 數: 0
我猜你會問我的童年。那是在浪費時間,因為我童年什么都不缺。來訪者你能舉一個童年經歷的例子嗎?心理咨詢師
想知道心理咨詢師的診室里到底發生了什么嗎?你是否有必要去和心理咨詢師談談?在沙發上相對而坐的面談,是如何開始,如何進展,又如何結束的?面談的時候,心理咨詢師究竟在想些什么?被傾聽和被接納,具有什么樣的神奇力量?
詹姆斯,倫敦中產,一位體面光鮮的出庭律師,卻有著難以啟齒、無法自控的不良癖好。他下決心改變這樣的局面,終于有一天,他鼓足勇氣敲開了心理咨詢師帕特的門。他們的治療過程長達一年,本書從43次面談中選取了11次,涵蓋心理治療的前、中、后三個階段。每頁的圖像部分記錄了兩人之間的談話,以及各自內心的真實想法,將表、里同步呈現;下方的文字部分是客觀角度的分析,以及相關心理學知識的介紹。這是一次發人深省的治療之旅,它讓我們明白:痛苦沒有等級,一個人大大小小的痛苦,都值得被認真對待。
非常棒!心理治療與漫畫相結合實在太有趣了。臨床心理學家,作家,主持人 奧利弗·詹姆斯
我愛不釋手。它讓我笑了又笑,還讓我頻頻點頭。這是一本值得一讀的書。心理治療師,作家,教授 蘇茜·奧巴赫
在深入淺出地闡明心理治療的復雜性方面,菲利帕佩里做得相當成功。倫敦兒童心理健康中心心理治療和心理健康高級臨床研究員,英國羅漢普頓大學榮譽客座教授 布瑞特·卡赫
作為一部迷人又輕松的作品,它非常具有沖擊力。圖畫與內容實現了結合美國自體心理學培訓與研究中心(TRISP)聯合創始人,訓練督導分析師多麗絲·布拉澤斯博士
1、 本書是《真希望我父母讀過這本書》的作者菲利帕·佩里的新作,仍舊由企鵝出版。2、 菲利帕·佩里是有二十年從業經歷的心理治療師,《真希望我父母讀過這本書》是她從兒童心理學角度講父母與孩子的溝通,如何處理家庭關系,非常實用又深入人心。本書則是從人人都會遇到的心理疾病,心理問題入手,虛構了一位患者與一位醫生的心理治療故事,將心理知識融入故事情節,解析30多個心理學專業名詞、展現一個心理咨詢療程的標準過程和模式。3、 小說的情節對應了治療的五個階段:組建、規范、激蕩、執行、休整,反映出各類專有名詞的含義和應用,包括投射、內攝、投射性認同、移情、反移情、游離/解離、足夠好的母親、依戀的類型、安全基地、應對機制、情感調解、主體間性、自我實現、自由聯想、催眠、夢的解析、喬哈里視窗等。讀者可以從多個流派的視角來看待這則案例,如:心理動力學、人本主義、存在主義、格式塔療法等。4、 本書的故事平實,內涵扎實且豐富,既有值得業內人士學習深究其中的議題,也能夠滿足(潛在的)來訪者們的好奇心。對于那些糾結要不要去看心理醫生的人,這本書能讓他們有足夠多的啟發。同類書有:歐文·亞隆的心理治療小說(文學性更強,不會如此條分縷析地科普)、《雖然想死,但還是想吃辣炒年糕》(來訪者的視角更真實,出自真人真事)、《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差別是蛤蟆先生的療程比較短)。5、 凝聚作者20多年心理學研究及臨床咨詢的專業經驗,幫助大眾讀者戰勝抑郁和自卑,找出自己心理問題的根源,改變自己的狀態,積極快樂地生活。同時幫助專業讀者學習心理學知識和心理咨詢技巧,自助助人。6、本書的體裁是圖像小說,幽默生動的插圖,配上言簡意賅的文字,讓讀者在輕松的氛圍中學到專業心理學知識。
菲利帕·佩里是英國暢銷書作家(心理自助、親子教育),擔任心理治療師二十年,也是《紅》雜志的答問專欄作家,自由寫作者,電視與廣播節目的主持人。她的《真希望我父母讀過這本書》自上市后一直保持著亞馬遜總榜前一百的銷售成績,也是《星期日泰晤士報》持續兩年的在榜暢銷書。她參與制作了幾部紀錄片,包括為BBC Radio 4制作的《兒童說謊的真相》(The Truth about Children Who Lie)、《情感時代》(The Age of Emotion)、《屈辱》(Humiliation),以及為BBC 4制作的《性與謊言》(Sex, Lies & Love Bites: The Agony Aunt Story)、《如何成為超現實主義者》(How To Be A Surrealist With Philippa Perry),另外著有《心理治療圖解》(Couch Fiction: A Graphic Tale of Psychotherapy)、《如何維持情緒健康》(How to Stay Sane)本書插畫作者是弗洛·佩里,她是菲利帕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