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曾聽彼岸花,讀懂彼岸已中年。
相傳彼岸花分紅色、白色兩種,白色的開在天堂,紅色的開在地獄。在天堂與地獄之間,世事偏偏無常,你若一味執著,堅持不懈,則彼岸是岸;你若慵懶散淡,無所事事,則彼岸亦非岸。溫亞軍的小說取名《彼岸是岸》,無疑具有悠長而又內斂的意味深長。
彼岸是岸,彼岸亦非岸。
當你愿意放下高傲的頭顱,放低魁梧的身段,俯首貼耳于人生的塵埃低處去細細觀望諦聽,你就會發現一個事實:紅塵即是大千世界,塵土便是蕓蕓眾生,在大自然風霜雷電、嚴寒酷暑的蹂躪摧殘下,地位卑微的塵土就會被塑成一個個活生生的、各具形態的泥人,縱使他們沒有高大偉岸的外表,沒有華麗高貴的著裝,沒有強大而恣睢的靠山,但他們的內心一定是充滿著柔弱而又堅強的稟性,挺立于炎涼世態的風雨之中,用自己的骨血去續寫彼岸的詩與遠方。
這是我首次閱讀溫亞軍先生的短篇小說,剛一進入他構建的文字殿堂便讓我震驚了:震驚于他小說思想的冷峻與深刻、小說題材的以小見大、小說故事的和風細雨、小說細節的奇思妙想,他的筆下少有驚世駭俗的大事件、少有苦口婆心的理論說教、少有暴風驟雨的爭斗廝殺,但一滴水珠能藏乾坤,一粒沙塵幾方世界。溫亞軍的短篇小說無論是西域風情的悲壯與蒼涼,還是漠北風光的神奇與玄秘,抑或是國際化大都市的燈紅酒綠,他的小說主人公都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人物,但從中折射出來的人性光芒與陰暗,絲毫不亞于某些煌煌巨卷的長篇大論。小說主人公生存地理的糾結,與作家精神地域的變遷,相互融合,相互映襯,在溫暖的生活底色上描繪出一幅變幻莫測的精神世相圖。
作為第三屆魯迅文學獎得主,溫亞軍先生多年來致力于中短篇小說的創作,《彼岸是岸》既是他的第101部短篇小說,又是他的一部短篇小說集的書名。小說語言精粹、耐讀,故事情節直擊人心的柔軟處,值得品讀,歡迎各界關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