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求卓越》出版30多年后,湯姆·彼得斯帶著他的研究回歸大眾視野。幾十年來,彼得斯一直宣揚“追求卓越,以人為本”的信條,并幫助無數人在工作中找到參與感、使命感,為企業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積聚基業長青的力量。如今,伴隨著互聯網、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的發展,軟件正在吞噬整個世界。作者認為,要想擺脫技術海嘯帶來的焦慮和威脅,需要的既不是長期愿景也不是保守防御,而是一種能夠創造激蕩人生的進攻性戰略,追求卓越的本質意味著不可替代的專業知識與無與倫比的個人魅力。他將自己多年來對各類企業和企業家案例的分析研究總結為《追求卓越的本質》一書,為身處技術海嘯中的企業與個人提供了一份立即就可以實施的指導原則和應對路線圖。
仲夏時節,很高興收到了管理大師湯姆·彼得斯的新書《追求卓越的本質》。湯姆·彼得斯是久負盛名的美國管理學專家,其1982年出版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著作《追求卓越》通過對當時美國62家卓越公司的訪問,精心提煉出杰出企業的八大特征,被譽為美國工商管理的“圣經”,有力地促進了管理學的發展和管理知識的普及。
該書出版以來,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對全球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沖擊,科技新浪潮一方面帶來了生產力和生產效率的巨大提升,另一方面也從根本上改變了現代商業社會和企業的生產方式,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和商業交易方式受到巨大沖擊,汽車制造業、電子行業等傳統制造業,零售業,以及各類生活服務業的大量員工被機器人和人工智能所取代,甚至有統計數據預測,未來商業社會可能將有70U/o的崗位被新技術替代,而近期5G通信技術的崛起和新冠病毒疫情等環境因素的變化又加速推動了這一進程。
進入VUCA[易變不穩定(volatile)、不確定(unoertain)、復雜(complex)、模糊(ambiguous)]時代,現代經濟體應該如何應對科技浪潮對企業發展和勞動用工方式的沖擊以及由此帶來的不確定性?商業社會和企業界亟須新的管理理論指點迷津,為未來的發展指明方向。令人欣喜的是,湯姆·彼得斯的新作正站在時代的新坐標上與時俱進,將追求卓越的理念延伸到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時代,對新經濟條件下的產業和職業性質進行了新的詮釋,給困惑中的企業家群體和未來的職業發展實現“戰略突圍”描繪了一條充滿希望的新路徑。
這本書認為,在人工智能時代,人們應該采取積極樂觀的心態看待機器和技術對就業崗位的替代,不僅人類的人性化特質和人文情懷以及由此帶來的符合人性化需求的卓越服務是人工智能難以替代的,而且人工智能還能更好地助力人類發揮自身的特質和智慧,使工作效能和服務滿意度達到前所未有的新境界。但是要實現上述理想境界,作者認為,只有擁有卓越思維并實施卓越服務,企業才能坐享卓越紅利;追求卓越是實現人工智能時代戰略突圍的不二法門。作者還睿智地指出,卓越并非高不可攀,它不是少數卓越人士的“專利”,它不僅體現為價值觀,還更多地體現為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的生活方式,它就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隨處可見,無處不在,是人人都可以通過努力做到的,因而在追求卓越的過程中執行勝過一切,這樣的論斷也使得該書具有了廣泛的社會基礎和普遍接受性。在此基礎上,這本書還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系統地提出了卓越的管理運行系統,該系統特別強調以人為本的管理,旨在通過充分調動追隨者的潛在積極性來提供卓越的服務,相應地,卓越領導者則應展現其傾聽式的領導方式以激活卓越的一線管理者;在企業運行中要與卓越者為伍,通過生產、研發和運營等多層次的持續創新與卓越的設計源源不斷地創造新的價值,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和員工個人的全面發展。
改革開放四十余年,中華大地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目前正處于人工智能時代經濟和產業轉型“爬坡過坎”的關鍵時刻,湯姆·彼得斯的力作《追求卓越的本質》恰逢其時,為我國管理理論界和企業界迎接新時代的挑戰提供了重要的管理思想和實務操作方面的借鑒。
湯姆·彼得斯是全球公認的商業管理大師,《財富》雜志評價他為\"管理領袖中的領袖\",其商業講座廣受大眾歡迎。他與羅伯特·沃特曼合著的《追求卓越》一次又一次掀起全球性企業革新熱潮,影響了一代企業家的管理思維。
目 錄
Contents
IX 現在我們更需要追求卓越
XIX 卓越紅利:大綱
XXIX 本書內容組織原則一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XXXI 本書內容組織原則二 站在你們的肩膀上
第1部分 執行
003 1 執行,勝過一切
第2部分 卓越
025 2 卓越就是接下來的5分鐘
053 3 企業文化是必要條件
070 4 開拓者:中小型企業
第3部分 人
099 5 再次強調:以人為本
140 6 培訓狂人
150 7 技術海嘯、白領世界末日與新道德使命
175 8 不穩定世界中的穩定工作
第4部分 創新
191 9 不斷嘗試者,勝;歷經失敗者,勝
212 10 與卓越者為伍
第5部分 增加價值,追求營收
229 11 卓越設計:脫穎而出的關鍵
248 12 “良好運行”,我們矢志不渝的追求(及8條額外的增值戰略)
第6部分 卓越領導力
323 13 傾聽:卓越領導力的基石
338 14 卓越的一線管理者:最被低估的企業資產
345 15 卓越領導力:26條行之有效的策略
414 后記 新時代卓越
420 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