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自然地理學(第4版)》在簡要介紹地球和地殼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分別論述了氣候、水文、地貌、土壤和生物的特征,分析這些要素在自然地理環境中的地位和相互作用,引導學生確立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理念。本次修訂仍保持了一、二、三版的基本框架,但對具體內容進行了更新,反映學科新面貌。《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自然地理學(第4版)》特點是以綜合視角觀察和認識自然,進而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自然地理學(第4版)》除適合高校地球科學各專業作為基礎課程教材使用外,還可供環境、生態等有關科研、教學人員閱讀。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自然地理學(第4版)》的內容結構是從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出發,通過從“部門”至“綜合”的敘述方式,從地表的無機界到有機界乃至自然生態系統,從地理圈的上下邊層至核心層,逐步揭示各要素間的相互聯系,達到對其整體性和地域間的聯系與差異性的認識。作者認為,采用這種方式便于初學者循序漸進地學好這類入門性的基礎課程。自然地理學的內容既包括“部門”也包括“綜合”,掌握部門自然地理知識與理論是實現綜合的基礎,兩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廢。
緒論
一、自然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和分科
二、自然地理學的任務
三、自然地理學與其他學科的關系
四、本書的內容和結構
思考題
主要參考書
第一章 地球
第一節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一、宇宙和天體
二、太陽和太陽系
三、地球在天體中的位置
第二節 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一、地球的形狀及其地理意義
二、地球的大小及其地理意義
第三節 地球的運動
一、地球的自轉
二、地球的公轉
三、歲差、章動和極移
第四節 地理坐標
一、緯線與緯度
二、經線與經度
第五節 地球的圈層構造
一、地球的圈層分化
二、地球的內部構造
三、地球的外部構造
第六節 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態和特征
一、海陸分布
……
第二章 地殼
第三章 大氣圈與氣候系統
第四章 海洋和陸地水
第五章 地貌
第六章 土壤圈
第七章 生物群落與生態系統
第八章 自然地理綜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