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長三角經濟區空間結構研究(修訂本)》認為長三角經濟快速增長,輻射半徑增大,尤其是“一極兩帶”的極化與輻射效應(長三角經濟沿長江流域經濟帶和新亞歐大陸橋西安以東雙橋經濟帶向中、西部擴展極化和輻射),加強了長三角經濟區與其經濟腹地的聯系,引致泛長三角經濟區形成;泛長三角經濟區是我國國民經濟中有重要影響的極化經濟區,其空間結構優化和協調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泛長三角經濟區空間結構研究(修訂本)》是我國研究長三角及其經濟腹地協調發展的力作。
第一章 區域經濟類型及空間結構理論
第一節 區域經濟分類及其理論研究
一、經濟區域經濟及其理論
二、行政區域經濟及其理論
第二節 空間結構理論及其在中國的新發展
一、空間結構理論
二、梯度推移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
第二章 極化經濟區理論與泛長三角經濟區
第一節 極化經濟區及經濟區劃理論述評
一、極化經濟區理論
二、經濟區劃理論
第二節 中國國民經濟區劃
一、同質經濟區理論及中國國民經濟的同質經濟區劃
二、極化經濟區理論及中國國民經濟極化經濟區劃
第三節 長三角經濟發展及其瓶頸
一、長三角經濟快速增長
二、長三角經濟發展的市場瓶頸及對經濟腹地的需求
第四節 泛長三角經濟區形成:“一極兩帶”極化與輻射效應
一、泛長三角經濟區研究文獻綜述
二、泛長三角經濟的極化與輻射效應
三、泛長三角經濟區對中國國民經濟發展的意義
第三章 泛長三角經濟核區及其輻射半徑
第一節 泛長三角經濟極核區空間結構
一、經濟極核區的內涵及功能
二、泛長三角經濟極核區空間結構及其演化
三、泛長三角經濟極核區空間結構的特點
四、泛長三角經濟極核區空間結構演化趨勢
第二節 泛長三角經濟極核區的輻射半徑
一、經濟輻射半徑理論概述
二、泛長三角經濟極核區輻射半徑的界定
三、泛長三角經濟極核區輻射范圍擴展趨勢
第四章 泛長三角經濟影響區及其空間演化
第一節 經濟極核影響區理論與泛長三角經濟影響區
一、經濟極核影響區理論
二、泛長三角經濟影響區的擴展背景
第二節 “一極兩帶”與泛長三角經濟影響區
一、泛長三角經濟影響區范圍界定的原則和框架思路
二、泛長三角經濟影響區范圍的初步界定
第三節 泛長三角經濟影響區的形成及空間演化機制
一、泛長三角經濟影響區形成及空間演化的內在機制
二、泛長三角經濟影響區形成及空間演化的外在推動機制
第五章 長江流域經濟帶:泛長三角經濟空間演化的“動力帶”
第一節 長江流域經濟帶及其研究文獻綜述
一、長江流域經濟帶概述
二、長江流域經濟帶研究文獻綜述及國家的開發戰略
第二節 泛長三角經濟極核區沿長江流域經濟帶輻射
一、長江流域經濟帶的快速發展
二、泛長三角經濟極核區沿長江流域經濟帶輻射
三、泛長三角經濟極核區沿長江流域經濟帶輻射的意義
第三節 長江流域經濟帶空間結構及其演化
一、長江流域經濟帶空間結構的特征
二、長江流域經濟帶空間結構的演化
第六章 新亞歐大陸橋西安以東雙橋經濟帶:泛長三角經濟區空間演化的“牽引帶”
第一節 新亞歐大陸橋西安以東雙橋經濟帶空間結構
一、雙橋經濟帶的概念及意義
二、雙橋經濟帶研究文獻綜述
三、雙橋經濟帶輻射半徑和地域構成
四、雙橋經濟帶空間結構的特點
第二節 泛長三角經濟極核區沿雙橋經濟帶極化與輻射
一、極化與輻射研究文獻的回顧-
二、泛長三角經濟極核區沿雙橋經濟帶的極化效應和輻射效應,
第三節 雙橋經濟帶:泛長三角經濟空間演化的“牽引帶”
一、雙橋經濟帶發展對泛長三角經濟區的意義
二、雙橋經濟帶發展對泛長三角經濟空間結構演化的“牽引”特點
第七章 泛長三角經濟區空間結構及其特征
第一節 泛長三角經濟區空間結構
一、同質經濟區與極化經濟區比較分析
二、泛長三角經濟區空間結構
第二節 泛長三角經濟區空間結構特征
一、泛長三角經濟區空間結構整體特征
二、泛長三角經濟區空間結構的區域特征
三、泛長三角經濟區空間結構的層次分析
第三節 泛長三角經濟區空間結構形成及演化階段特征
一、空間結構演化的理論模式
二、泛長三角經濟區空間結構演化階段
三、泛長三角經濟區空間結構演化階段特征
第八章 泛長三角經濟區空間結構演化趨勢
第一節 泛長三角經濟區空間演化機制和行為主體結構
一、泛長三角經濟區空間演化機制
二、泛長三角經濟區空間結構演化中的行為主體結構
三、泛長三角經濟區空間結構演化中的地方政府橫向關系
第二節 泛長三角經濟區空間結構演化趨勢
一、泛長三角經濟區空間結構模式及其演化趨勢
二、泛長三角經濟區空間結構演化趨勢預測的依據
三、泛長三角經濟區空間結構演化趨勢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