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程應(yīng)用中,特別是機械行業(yè),CAD得到了廣泛的應(yīng)用。無論是CAD的系統(tǒng)用戶,還是其他的計算機使用者,都可能會因AutoCAD的誕生與發(fā)展而受益匪淺。全書共15章,從實用的角度介紹了AutoCAD 2014的使用方法,主要包括基本操作和繪圖;編輯修改圖形、層和塊操作;文字操作;表格和打印輸出,以及三維繪圖方法等內(nèi)容。另外,本書還配備了交互式多媒體教學(xué)光盤,將案例操作過程制作成了多媒體視頻課堂進行講解,更加便于讀者學(xué)習(xí)使用。
《AutoCAD 2014中文版機械設(shè)計案例課堂/計算機輔助設(shè)計案例課堂》內(nèi)容通俗易懂、語言規(guī)范、實用性強,并配有詳細的教學(xué)視頻,特別適合初、中級讀者學(xué)習(xí)使用,既可作為廣大讀者學(xué)習(xí)掌握AutoCAD 2014中文版的自學(xué)參考書,也可作為大專院校計算機輔助設(shè)計課程的指導(dǎo)教材。
計算機輔助設(shè)計(Computer Aided Design,CAD)是一種通過計算機來輔助人們進行產(chǎn)品或是工程設(shè)計的技術(shù),作為計算機的一種重要應(yīng)用,CAD可加快產(chǎn)品的開發(fā)、提高生產(chǎn)質(zhì)量與效率、降低生產(chǎn)成本。因此,在工程應(yīng)用中,特別是機械行業(yè),CAD得到了廣泛的應(yīng)用。AutoCAD作為一種圖形化的CAD軟件設(shè)計,其應(yīng)用程度之廣泛已經(jīng)遠遠超過其他用途的軟件。而AutoCAD 2014中文版更是集圖形處理之大成,代表了當(dāng)今CAD軟件的最新潮流和技術(shù)巔峰,也成為機械設(shè)計領(lǐng)域CAD繪圖方面的一大得力助手。
為了使廣大用戶能盡快掌握用AutoCAD 2014進行機械設(shè)計和繪圖的方法,快速優(yōu)質(zhì)地設(shè)計繪制機械圖紙,筆者編寫了本書。本書主要介紹AutoCAD 2014軟件在機械設(shè)計方面的應(yīng)用,講解了利用AutoCAD 2014軟件進行機械設(shè)計繪圖的多種方法和實用技巧。全書共分15章,分別從繪圖設(shè)置、層管理、繪制平面圖形、編輯平面圖形、文字操作、尺寸標注、繪制常用件和標準件、繪制零件圖、繪制裝配圖、繪制三維機械零件等諸方面,循序漸進地講解了用AutoCAD 2014繪制機械圖的操作方法,并通過將專業(yè)設(shè)計元素和理念多方位融入設(shè)計范例,使全書更加實用和專業(yè)。
筆者的CAX設(shè)計教研室擁有多年使用AutoCAD進行機械設(shè)計的經(jīng)驗,在編寫本書時,力求遵循“完整、準確、全面”的編寫方針,在實例的選擇上,注重了實例的實戰(zhàn)性和教學(xué)性相結(jié)合,同時融合了多年設(shè)計的經(jīng)驗技巧,相信讀者能從中學(xué)到不少有用的設(shè)計知識。總的來說,不論是學(xué)習(xí)使用AutoCAD的制圖人員,還是有一定經(jīng)驗的機械設(shè)計人員,都能從本書中受益。
本書配備了交互式多媒體教學(xué)光盤,將案例操作過程制作成了多媒體視頻課堂進行講解,形式活潑、方便實用,便于讀者學(xué)習(xí)使用。同時光盤中還提供了所有實例的源文件,按章節(jié)放置,以便讀者練習(xí)使用。關(guān)于多媒體教學(xué)光盤的使用方法,讀者可以參看光盤根目錄下的光盤說明。另外,本書還提供了網(wǎng)絡(luò)的免費技術(shù)支持,歡迎大家登錄云杰漫步多媒體科技的網(wǎng)上技術(shù)論壇進行交流:http://www.yunjiework.com/bbs。
本書由張云杰、張云靜編著,參加編寫工作的人員還有郝利劍、楊飛、尚蕾、刁曉永、靳翔、賀安、董闖、宋志剛、李海霞、賀秀亭、焦淑娟、彭勇、周益斌、楊婷、馬永健等,書中的設(shè)計實例均由云杰漫步多媒體科技公司CAX設(shè)計教研室設(shè)計制作,這里要感謝云杰漫步多媒體科技公司在多媒體光盤技術(shù)上所提供的支持,同時要感謝清華大學(xué)出版社的編輯和老師們的大力協(xié)助。
由于編寫人員的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不足之處,望廣大讀者不吝賜教,對書中的不足之處給予指正。
編 者
第1章 繪制平面圖形1
1.1 坐標系2
1.1.1 坐標系的分類2
1.1.2 坐標系的調(diào)用方法2
1.1.3 坐標系的表示方法2
利用坐標系繪圖案例1——繪制機軸面3
利用坐標系繪圖案例2——繪制三角形14
利用坐標系繪圖案例3——繪制三角形24
利用坐標系繪圖案例4——繪制五角星5
1.2 輔助繪圖工具5
1.2.1 柵格和捕捉6
1.2.2 對象捕捉6
1.2.3 極軸追蹤7
輔助繪圖工具案例1——繪制圓的公切線8
輔助繪圖工具案例2——繪制固定板9
輔助繪圖工具案例3——繪制直軸面10
輔助繪圖工具案例4——
繪制方頭平鍵左視圖10
輔助繪圖工具案例5——繪制定位孔板12
1.3 繪制平面圖形13
1.3.1 繪制點13
1.3.2 繪制線14
1.3.3 繪制矩形15
1.3.4 繪制正多邊形15
1.3.5 繪制圓、圓弧、圓環(huán)、橢圓15
1.3.6 繪制樣條曲線16
1.3.7 繪制多線16
1.3.8 繪制多段線17
1.3.9 圖案填充17
1.3.10 創(chuàng)建面域18
繪制平面圖形案例1——繪制笑臉19
繪制平面圖形案例2——繪制圓頭平鍵20
繪制平面圖形案例3——繪制滾珠面21
繪制平面圖形案例4——繪制變形體22
繪制平面圖形案例5——繪制螺母面23
繪制平面圖形案例6——繪制方面24
繪制平面圖形案例7——繪制雨傘25
繪制平面圖形案例8——繪制花鍵面26
繪制平面圖形案例9——繪制滾花零件27
繪制平面圖形案例10——繪制三角鐵28
1.4 本章小結(jié)29
第2章 二維圖形的高效繪制與編輯31
2.1 改變幾何特性類命令32
2.1.1 修剪命令32
2.1.2 延伸命令32
2.1.3 打斷命令32
2.1.4 打斷于點命令33
2.1.5 合并命令33
2.1.6 拉長命令33
2.1.7 拉伸命令33
2.1.8 倒角命令33
2.1.9 圓角命令34
2.1.10 分解命令34
改變幾何特性類編輯命令案例1——繪制曲柄面34
改變幾何特性類編輯命令案例2——繪制螺栓35
改變幾何特性類編輯命令案例3——繪制軸中心線35
改變幾何特性類編輯命令案例4——繪制箱體面36
改變幾何特性類編輯命令案例5——拉長箱體線37
改變幾何特性類編輯命令案例6——繪制拉伸面37
改變幾何特性類編輯命令案例7——繪制倒角面38
改變幾何特性類編輯命令案例8——繪制掛輪架38
2.2 改變位置類命令39
2.2.1 旋轉(zhuǎn)命令39
2.2.2 移動命令39
2.2.3 縮放命令40
改變位置類編輯命令案例1——繪制軸承面40
改變位置類編輯命令案例2——縮放閥體面40
改變位置類編輯命令案例3——繪制底座面41
2.3 復(fù)制類命令41
2.3.1 復(fù)制命令42
2.3.2 偏移圖形42
2.3.3 鏡像圖形42
2.3.4 陣列圖形42
復(fù)制類編輯命令繪圖案例1——繪制擋圈43
復(fù)制類編輯命令繪圖案例2——繪制機體面44
復(fù)制類編輯命令繪圖案例3——繪制卡盤45
復(fù)制類編輯命令繪圖案例4——繪制機板46
復(fù)制類編輯命令繪圖案例5——繪制孔板47
2.4 選擇圖形48
2.4.1 選擇對象的方法48
2.4.2 過濾選擇圖形49
2.4.3 快速選擇圖形50
2.4.4 使用編組50
2.5 刪除和恢復(fù)圖形51
2.5.1 刪除圖形51
2.5.2 恢復(fù)圖形51
2.6 放棄和重做51
2.6.1 放棄命令51
2.6.2 重做命令52
2.7 圖形高效繪制和編輯綜合案例52
圖形高效繪制和編輯案例1——繪制夾板52
圖形高效繪制和編輯案例2——繪制斜板53
圖形高效繪制和編輯案例3——繪制泵蓋面54
2.8 本章小結(jié)56
第3章 圖形的管理、共享與高效組合57
3.1 圖塊操作58
3.1.1 創(chuàng)建塊58
3.1.2 將塊保存為文件58
3.1.3 插入塊59
3.1.4 設(shè)置基點60
3.2 塊的屬性60
3.2.1 創(chuàng)建塊屬性61
3.2.2 編輯屬性定義61
3.2.3 編輯塊屬性61
塊操作案例1——編輯表面粗糙度圖塊62
塊操作案例2——軸承蓋零件圖的編組64
塊操作案例3——插入零件齒輪裝置65
塊操作案例4——編寫箱體零件圖零件序號68
3.3 外部參照70
3.3.1 外部參照概述70
3.3.2 使用外部參照71
使用外部參照案例——創(chuàng)建外部資源塊71
3.4 圖形設(shè)計輔助工具——AutoCAD設(shè)計中心72
3.4.1 利用設(shè)計中心打開圖形73
3.4.2 使用設(shè)計中心插入塊73
3.4.3 設(shè)計中心的拖放功能75
3.4.4 利用設(shè)計中心引用外部參照76
圖形設(shè)計輔助工具案例1——繪制聯(lián)軸器76
圖形設(shè)計輔助工具案例2——引用外部資源繪制盤蓋零件78
3.5 本章小結(jié)80
第4章 快速創(chuàng)建文字、字符與表格81
4.1 文字標注82
4.1.1 創(chuàng)建單行文字82
4.1.2 創(chuàng)建多行文字83
文字標注案例1——標注零件圖單行注釋83
文字標注案例2——在零件圖中添加特殊字符85
文字標注案例3——為零件圖添加多行注釋86
文字標注案例4——在零件圖多行注釋中添加特殊字符87
文字標注案例5——標注引線注釋89
4.2 文本編輯91
4.2.1 編輯單行文字91
4.2.2 編輯多行文字91
文字編輯案例——修改軸零件圖注釋91
4.3 表格的創(chuàng)建與編輯92
4.3.1 創(chuàng)建表格92
4.3.2 新建表格樣式92
4.3.3 插入表格93
4.3.4 編輯表格93
表格的創(chuàng)建與編輯案例1——創(chuàng)建裝配體零件表94
表格的創(chuàng)建與編輯案例2——繪制空白標題欄96
表格的創(chuàng)建與編輯案例3——填寫閥體標題欄99
4.4 本章小結(jié)102
第5章 尺寸的標注、協(xié)調(diào)與管理103
5.1 尺寸標注樣式104
5.1.1 標注樣式的管理104
5.1.2 創(chuàng)建新標注樣式104
5.2 創(chuàng)建尺寸標注105
5.2.1 線性尺寸標注105
5.2.2 對齊尺寸標注105
5.2.3 半徑尺寸標注106
5.2.4 直徑尺寸標注106
5.2.5 角度尺寸標注107
5.2.6 基線尺寸標注107
5.2.7 連續(xù)尺寸標注108
5.2.8 圓心標記108
5.2.9 引線尺寸標注109
5.2.10 坐標尺寸標注109
5.2.11 快速尺寸標注109
尺寸標注案例1——軸承零件圖標注109
尺寸標注案例2——支架零件圖標注1112
尺寸標注案例3——定位板標注113
尺寸標注案例4——軸零件圖標注113
尺寸標注案例5——標注圓止動墊圈114
尺寸標注案例6——支架零件圖標注2115
5.3 形位公差標注115
5.3.1 形位公差的樣式116
5.3.2 標注形位公差116
形位公差標注案例1——凹槽零件圖標注117
形位公差標注案例2——閥零件圖標注118
5.4 尺寸標注的編輯119
5.4.1 編輯尺寸標注119
5.4.2 編輯標注文字119
5.4.3 替代119
5.4.4 重新關(guān)聯(lián)標注121
編輯尺寸標注案例——螺栓零件圖標注121
5.5 本章小結(jié)123
第6章 零件輪廓圖綜合案例125
6.1 圓與相切圓126
6.2 構(gòu)造線的畫法126
6.3 偏移圖形126
6.4 鏡像圖形126
6.5 修剪圖形127
6.6 視圖實時調(diào)整127
6.7 圖形的基本選擇128
6.8 零件輪廓圖綜合案例128
零件輪廓圖繪制案例1——繪制手柄128
零件輪廓圖繪制案例2——繪制吊鉤130
零件輪廓圖繪制案例3——繪制鎖鉤133
零件輪廓圖繪制案例4——繪制連桿135
零件輪廓圖繪制案例5——繪制墊片136
零件輪廓圖繪制案例6——繪制搖柄138
零件輪廓圖繪制案例7——繪制橢圓壓蓋140
零件輪廓圖繪制案例8——繪制起重鉤141
零件輪廓圖繪制案例9——繪制齒輪架142
零件輪廓圖繪制案例10——繪制撥叉輪145
零件輪廓圖繪制案例11——繪制曲柄147
零件輪廓圖繪制案例12——繪制多孔墊片148
零件輪廓圖繪制案例13——繪制推力球軸承149
6.9 本章小結(jié)151
第7章 繪制常用件與標準件153
7.1 繪制標準件154
7.1.1 螺紋的形成、要素和結(jié)構(gòu)154
7.1.2 常用螺紋緊固件156
7.1.3 鍵聯(lián)接160
7.1.4 銷聯(lián)接161
7.1.5 滾動軸承162
繪制標準件案例1——繪制螺母166
繪制標準件案例2——繪制螺栓167
繪制標準件案例3——繪制螺釘168
繪制標準件案例4——繪制花鍵170
繪制標準件案例5——繪制開口銷171
繪制標準件案例6——繪制圓柱銷173
繪制標準件案例7——繪制圓形墊圈173
繪制標準件案例8——繪制圓螺母止動墊圈175
繪制標準件案例9——繪制半圓鍵二視圖176
繪制標準件案例10——繪制彈性墊圈177
繪制標準件案例11——繪制蝶形螺母179
繪制標準件案例12——繪制軸承181
繪制標準件案例13——繪制軸承擋環(huán)182
7.2 繪制常用件184
7.2.1 齒輪184
7.2.2 彈簧187
繪制常用件案例1——繪制齒輪189
繪制常用件案例2——繪制彈簧190
繪制常用件案例3——繪制蝸輪191
7.3 本章小結(jié)194
第8章 繪制機械零件圖195
8.1 零件圖的繪圖知識196
8.1.1 圖紙幅面196
8.1.2 圖框格式197
8.1.3 比例198
8.1.4 圖線形式198
8.1.5 標題欄199
8.2 零件圖綜合案例200
零件圖案例1——繪制軸零件圖200
零件圖案例2——繪制階梯軸零件圖203
零件圖案例3——繪制輪盤零件圖203
零件圖案例4——繪制蓋零件圖206
零件圖案例5——繪制座體零件圖208
零件圖案例6——繪制閥體零件圖210
零件圖案例7——繪制殼體零件圖213
零件圖案例8——繪制棘輪零件圖216
零件圖案例9——繪制導(dǎo)向塊零件圖218
零件圖案例10——繪制基板零件圖220
零件圖案例11——繪制球軸承零件圖223
零件圖案例12——繪制底座零件圖225
零件圖案例13——
繪制桿零件剖視圖226
零件圖案例14——繪制穿孔軸零件斷面圖228
零件圖案例15——繪制軸肩局部放大圖229
8.3 本章小結(jié)230
第9章 繪制零件裝配圖231
9.1 裝配圖分析及相關(guān)知識232
9.1.1 裝配圖繪制準備232
9.1.2 繪圖知識232
9.1.3 裝配圖的標注236
9.2 零件裝配圖案例——千斤頂零件圖的裝配236
9.2.1 設(shè)置繪圖環(huán)境236
9.2.2 設(shè)置圖層和樣式239
9.2.3 繪制圖框、標題欄、明細欄241
9.2.4 繪制裝配基準線242
9.2.5 繪制零件草圖243
9.2.6 完善視圖245
9.2.7 標注裝配圖的方法和步驟247
9.3 本章小結(jié)250
第10章 繪制零件軸測圖251
10.1 軸測圖的基本知識252
10.1.1 軸測圖的形成252
10.1.2 軸測圖的繪制252
10.1.3 設(shè)置軸測環(huán)境252
10.1.4 在等軸測面內(nèi)繪制簡單圖形253
繪制零件軸測圖案例1——在等軸測面內(nèi)畫平行線253
繪制零件軸測圖案例2——在等軸測面內(nèi)畫圓和圓弧255
繪制零件軸測圖案例3——繪制機械樣板正等軸測圖256
繪制零件軸測圖案例4——根據(jù)二視圖繪制軸測圖258
繪制零件軸測圖案例5——繪制支架正等軸測圖259
繪制零件軸測圖案例6——繪制端蓋斜二測圖261
繪制零件軸測圖案例7——繪制球軸承軸測圖263
繪制零件軸測圖案例8——繪制閥體零件軸測圖265
繪制零件軸測圖案例9——繪制螺母軸測剖視圖266
繪制零件軸測圖案例10——繪制輪盤軸測剖視圖267
繪制零件軸測圖案例11——繪制箱體軸測剖視圖270
繪制零件軸測圖案例12——繪制管道接口273
10.2 軸測圖上的尺寸標注274
標注軸測圖案例1——為螺母軸測剖視圖標注尺寸275
標注軸測圖案例2——為正方體軸測圖標注文字277
10.3 本章小結(jié)279
第11章 繪制零件表面模型281
11.1 三維坐標和視點282
11.1.1 用戶坐標系282
11.1.2 新建UCS283
11.1.3 UCS對話框287
11.1.4 移動 UCS288
11.1.5 設(shè)置三維視點289
三維坐標和視點案例1——視圖的轉(zhuǎn)化與坐標系的定義293
三維坐標和視點案例2——繪制立體面模型294
11.2 繪制三維曲面295
11.2.1 繪制三維面295
11.2.2 繪制基本三維曲面296
11.2.3 繪制三維網(wǎng)格297
11.2.4 繪制旋轉(zhuǎn)曲面298
11.2.5 繪制平移曲面299
11.2.6 繪制直紋曲面300
11.2.7 繪制邊界曲面300
繪制三維網(wǎng)格曲面案例1——繪制基本三維面301
繪制三維網(wǎng)格曲面案例2——繪制回轉(zhuǎn)曲面302
繪制三維網(wǎng)格曲面案例3——繪制平移曲面303
繪制三維網(wǎng)格曲面案例4——繪制邊界曲面305
繪制三維網(wǎng)格曲面案例5——繪制直紋曲面305
繪制三維網(wǎng)格曲面案例6——創(chuàng)建底座模型307
繪制三維網(wǎng)格曲面案例7——創(chuàng)建斜齒輪309
11.3 本章小結(jié)313
第12章 繪制零件實體模型315
12.1 三維基本實體316
12.1.1 繪制長方體316
12.1.2 繪制球體316
12.1.3 繪制圓柱體317
12.1.4 繪制圓錐體318
12.1.5 繪制楔體318
12.1.6 繪制圓環(huán)體318
繪制三維實體案例——繪制基本實心體319
12.2 三維實體特征操作320
12.2.1 拉伸生成實體320
12.2.2 旋轉(zhuǎn)生成實體321
12.2.3 掃掠生成實體322
12.2.4 放樣生成實體322
12.2.5 截面323
三維實體的特征操作案例1——繪制拉伸實體325
三維實體的特征操作案例2——繪制放樣實體326
三維實體的特征操作案例3——繪制回轉(zhuǎn)實體327
三維實體的特征操作案例4——繪制組合實體328
三維實體的特征操作案例5——繪制切割實體329
三維實體的特征操作案例6——繪制掃掠實體331
三維實體的特征操作案例7——繪制三維彈簧332
12.3 本章小結(jié)333
第13章 編輯三維零件模型335
13.1 編輯三維圖形336
13.1.1 三維陣列336
13.1.2 三維鏡像337
13.1.3 三維旋轉(zhuǎn)338
13.1.4 剖切實體340
13.1.5 加厚實體340
13.1.6 并集運算341
13.1.7 差集運算341
13.1.8 交集運算341
編輯三維曲面案例1——實體環(huán)形陣列342
編輯三維曲面案例2——實體矩形陣列343
編輯三維曲面案例3——實體空間鏡像344
編輯三維曲面案例4——實體空間旋轉(zhuǎn)345
編輯三維曲面案例5——實體邊角細化345
編輯三維曲面案例6——繪制剖切實體346
編輯三維曲面案例7——繪制干涉實體347
編輯三維曲面案例8——繪制抽殼實體348
編輯三維曲面案例9——實體綜合建模349
13.2 編輯三維實體350
13.2.1 拉伸面350
13.2.2 移動面351
13.2.3 偏移面352
13.2.4 刪除面352
13.2.5 旋轉(zhuǎn)面353
13.2.6 傾斜面354
13.2.7 著色面354
13.2.8 復(fù)制面356
13.2.9 著色邊356
13.2.10 復(fù)制邊357
13.2.11 壓印邊357
13.2.12 清除358
13.2.13 抽殼359
編輯三維實體案例1——拉伸實體面359
編輯三維實體案例2——放樣實體面360
編輯三維實體案例3——移動實體面361
編輯三維實體案例4——偏移實體面361
編輯三維實體案例5——旋轉(zhuǎn)實體面362
編輯三維實體案例6——傾斜實體面363
編輯三維實體案例7——刪除實體面364
13.3 本章小結(jié)364
第14章 三維圖形觀察與渲染365
14.1 使用三維觀察與導(dǎo)航工具366
14.1.1 受約束的動態(tài)觀察366
14.1.2 自由動態(tài)觀察367
14.1.3 連續(xù)動態(tài)觀察368
14.1.4 使用相機368
14.1.5 漫游和飛行368
14.2 查看三維圖形效果369
14.2.1 消隱369
14.2.2 改變?nèi)S圖形的曲面輪廓素線369
14.2.3 以線框形式顯示實體輪廓370
14.2.4 改變實體表面的平滑度370
14.3 渲染371
14.4 三維圖形觀察與渲染綜合案例372
觀察模式案例1——使用三維導(dǎo)航工具372
觀察模式案例2——使用相機定義三維視圖373
觀察模式案例3——腔體模型運動路徑動畫374
觀察模式案例4——漫游飛行與渲染376
14.5 本章小結(jié)378
第15章 繪制三維零件綜合案例379
15.1 三維幾何模型分類380
15.1.1 線框模型380
15.1.2 表面模型380
15.1.3 實體模型380
15.2 三維機械模型分類381
15.2.1 軸套類381
15.2.2 盤類382
15.3 三維零件模型綜合案例382
創(chuàng)建三維零件模型案例1——繪制底座模型382
創(chuàng)建三維零件模型案例2——繪制螺母模型384
創(chuàng)建三維零件模型案例3——繪制轉(zhuǎn)軸模型385
創(chuàng)建三維零件模型案例4——繪制底座模型387
創(chuàng)建三維零件模型案例5——繪制連接軸套模型392
創(chuàng)建三維零件模型案例6——繪制錐齒輪模型394
創(chuàng)建三維零件模型案例7——盤形凸輪建模395
創(chuàng)建三維零件模型案例8——繪制曲桿模型397
創(chuàng)建三維零件模型案例9——繪制連桿模型399
創(chuàng)建三維零件模型案例10——創(chuàng)建密封圈模型400
創(chuàng)建三維零件模型案例11——繪制軸承圈模型401
15.4 本章小結(jié)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