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 容 簡 介
本書是一本幫助AutoCAD用戶快速入門、提高到精通并能學以致用的書籍,主要內容包括:初識AutoCAD 2008、繪圖前的準備工作、開始繪制圖形、編輯圖形的命令、創建文字說明、為圖形標注尺寸、打印輸出圖紙、操作圖層、圖塊的編輯與插入外部參照、為圖形填充圖案、輔助工具和高級編輯的運用、標注特殊圖形和編輯尺寸標注、繪制三維模型前的準備、繪制三維模型、編輯三維模型、三維實體的高級編輯、AutoCAD的其他功能、特殊圖形的繪制、繪制常見機械圖、繪制裝配圖、繪制常見建筑圖和三維模型的后期處理等知識。為了使讀者對本書知識有更加完整的認識,最后還介紹了兩個非常實用的例子,讓讀者通過本書能真正解決實際工作、學習中的難題。
本書內容豐富、實用,共分為4篇,每一篇又由多章組成,在結構上考慮到不同學習程度的讀者對學習內容有不同的要求,所以不同的篇章中也由不同的板塊組成,如本章小結、知識關聯和提高知識問答等。在每頁頁腳處還都提供了與本頁知識相關的操作技巧、注意事項和作者經驗談,盡可能多地為讀者設想,解決學習中的疑問。
本書定位于AutoCAD初、中級用戶,可作為廣大AutoCAD初學者和愛好者學習AutoCAD的指導用書,適用于不同學習階段的讀者。
在校學生:即將離開美麗的校園、步入社會參加工作了,雖然也學過AutoCAD的一些知識,但是從來沒有繪制過一幅完整的圖紙,為了增強軟件操作技能,更深一步學習AutoCAD是勢在必行了。
機械設計人員:機械設計是我的老本行,手繪圖紙也是我的強項,但目前手繪的速度已跟不上電腦出圖的速度,所以墨守陳規是不行的,即使會一些電腦設計的知識也應注意軟件的更新換代,這樣才能讓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建筑設計人員:當今社會房屋的裝修設計是個熱門,設計師與業主是零距離接觸,為了能在建筑設計界立足并滿足業主需要,僅僅會使用軟件還是不行的,要想提高軟件的操作技能,還要學得深入一些,才能設計出更符合要求、更完美的圖紙。
為什么要選擇本書?
不管您所處哪個階層、哪個年齡段,只要你還不會AutoCAD,而且希望學到的東西不僅是“皮毛”,那么本書一定可以幫您實現這個愿望。本書經過我們精心策劃和編寫,其特色如下:
?科學的知識分布
本書采用入門篇、提高篇、精通篇和實戰篇的寫法,將知識點根據讀者學習的難易程度,以及在實際工作中應用的輕重順序來安排,真正為讀者的學習考慮,也讓不同讀者能在學習的過程中有針對性地選擇學習內容。如果把學電腦的整個過程比作4級的階梯,那每一篇就是一級階梯,學習完一篇就能達到該階梯所對應的高度。
?清新的閱讀環境
雖然本書立足于專業性,且頁數偏多,但并不像傳統的教科書那樣,語言枯燥、無味,理論知識和實例效果生硬、無實際使用價值,而是深入考慮讀者的需求,將內容版式設計得清馨、典雅,內容實用,就像一位貼心的朋友、老師在您面前將枯燥的電腦知識娓娓道來。
?專業的知識體現
為了體現本書的專業性和實用性,書中特別在每頁的底部以灰色底紋隔開一段區域,在“入門篇”、“提高篇”、“精通篇”和“實戰篇”中分別設置“行家提醒”、“專家指導”、“精講筆錄”和“應用點睛”等板塊,對正文知識進行補充與提升。
?多媒體光盤輔助學習
為了增加讀者的學習渠道,增強讀者的學習興趣,本書配有多媒體教學光盤,其教學方式輕松、活潑,讓讀者在不知不覺間學會軟件的使用。同時光盤中還搜集本書所有實例使用過的素材和源文件,讓讀者可以跟著本書做出對應的效果,并能快速應用于實際工作中。
本書講些什么?
本書是一本介紹AutoCAD 2008輔助繪圖知識的圖書,分為4篇、共24章,主要內容介紹如下。
?入門篇(AutoCAD的基礎操作):主要講解了初識AutoCAD 2008、繪圖前的準備工作,開始繪制圖形、編輯圖形的命令、創建文字說明,為圖形標注尺寸和打印輸出圖紙。
?提高篇(AutoCAD的繪圖操作):主要講解了操作圖層,圖塊的編輯與插入外部參照,為圖形填充圖案,輔助工具和高級編輯的運用、標注特殊圖形和編輯尺寸標注、繪制三維模型前的準備、繪制三維模型、編輯三維模型和三維實體的高級編輯。
?精通篇(AutoCAD的其他功能及各種常見圖的繪制):主要講解了AutoCAD的其他功能、特殊圖形的繪制、繪制常見機械圖、繪制裝配圖、繪制常見建筑圖和后期處理三維模型。
?實戰篇(知識綜合運用):運用本書前3篇的知識制作兩個實例,分別用建筑設計繪圖和機械設計制圖來具體闡述AutoCAD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過程,真正達到知識靈活運用的目的。
本書作者是誰?
我們創作本書的宗旨是:保證每個知識都能讓讀者學有所用。基于這個宗旨,參與本書編寫的人員在電腦書籍的編寫方面都有較高的造詣,他們是張余、付勁英、周秀、左超紅、陳強、陳騰、賈劍、奚晶、朱萬雙、劉洋、王鶴翔、曾丹、許靈、嚴欣榮、聶銘、艾琳、張陸軍、徐陽杰、孔強、李梅、耿躍鷹、李秋平、譚貞軍和劉斌等,本書由西華大學付勁英老師主編。雖然對于本書我們已盡可能做到更好,但其中仍可能有疏漏和不足之處,歡迎讀者朋友及專家學者不吝賜教。
學習本書有了疑惑怎么辦?
如果您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什么困難或疑惑,可以聯系我們,我們會盡快為您解答。
我們的聯系方式如下:
E-mail:book@jzbooks.com
網址:http://www.jzbooks.com
叢書編委會
入 門 篇
第1章 初識AutoCAD 20083
1.1 啟動AutoCAD 20084
1.1.1 通過“開始”菜單啟動4
1.1.2 通過桌面快捷方式啟動4
1.2 AutoCAD 2008界面的組成5
1.2.1 標題欄6
1.2.2 菜單欄6
1.2.3 工具欄8
1.2.4 繪圖區8
1.2.5 十字光標9
1.2.6 “面板”選項板10
1.2.7 坐標系圖標11
1.2.8 命令提示行13
1.2.9 狀態欄13
1.3 AutoCAD命令的基本調用方法15
1.3.1 以命令提示行方式執行命令15
1.3.2 以“面板”選項板方式執行命令16
1.3.3 以菜單方式執行命令16
1.3.4 重復執行命令17
1.3.5 透明命令17
1.3.6 退出正在執行的命令17
1.3.7 取消已執行的命令17
1.4 模型空間與圖紙空間18
1.4.1 模型空間和圖紙空間的概念及區別18
1.4.2 模型空間和圖紙空間的切換18
1.4.3 創建新布局19
1.4.4 使用樣板布局20
1.5 退出AutoCAD 200821
1.6 基礎實例——啟動并設置
操作界面22
1.6.1 設置操作界面23
1.6.2 操作“面板”選項板24
1.7 基礎練習25
1.7.1 創建“機械”布局25
1.7.2 繪制直角三角形25
1.8 本章小結26
知識關聯26
第2章 繪圖前的準備工作27
2.1 圖形文件的基本操作28
2.1.1 新建圖形文件28
2.1.2 保存圖形文件29
2.1.3 打開已有圖形文件30
2.1.4 輸出圖形文件31
2.1.5 加密圖形文件32
2.1.6 關閉圖形文件34
2.2 設置繪圖環境34
2.2.1 設置繪圖單位34
2.2.2 限制繪制圖形的邊界35
2.2.3 設置鼠標右鍵功能35
2.2.4 設置拾取點大小36
2.2.5 更改命令提示行顯示行數和字體37
2.2.6 設置工作空間38
2.3 AutoCAD的坐標系和坐標點38
2.3.1 使用坐標系39
2.3.2 輸入坐標點39
2.4 視圖操作40
2.4.1 視圖縮放40
2.4.2 視圖平移42
2.4.3 重畫與重生成42
2.4.4 設置弧形對象的顯示分辨率42
2.5 基礎實例——繪制長方形43
2.5.1 保存圖形文件43
2.5.2 使用坐標點繪制圖形44
2.5.3 放大圖形44
2.6 基礎練習45
2.7 本章小結46
知識關聯46
第3章 開始繪制圖形47
3.1 繪制點48
3.1.1 設置點樣式48
3.1.2 繪制單點49
3.1.3 繪制多點49
3.1.4 繪制定數等分點50
3.1.5 繪制定距等分點51
3.2 繪制直線型對象52
3.2.1 繪制直線52
3.2.2 繪制射線53
3.2.3 繪制構造線53
3.2.4 繪制多段線54
3.2.5 繪制多線55
3.3 繪制曲線型對象58
3.3.1 繪制圓58
3.3.2 繪制圓環59
3.3.3 繪制圓弧60
3.3.4 繪制樣條曲線61
3.3.5 繪制修訂云線62
3.3.6 橢圓63
3.3.7 繪制橢圓弧64
3.4 繪制多邊形圖形65
3.4.1 繪制矩形65
3.4.2 繪制正多邊形66
3.4.3 面域67
3.5 基礎實例——繪制門立面圖68
3.5.1 繪制門套69
3.5.2 繪制門心69
3.5.3 繪制手柄和門鎖70
3.6 基礎練習72
3.6.1 繪制6孔軸承端蓋72
3.6.2 繪制洗衣機平面圖73
3.7 本章小結73
知識關聯74
第4章 編輯圖形的命令75
4.1 選擇對象的方法76
4.1.1 選擇單個對象76
4.1.2 框選對象76
4.1.3 圍選對象77
4.1.4 欄選對象79
4.1.5 其他選擇方式80
4.1.6 快速選擇80
4.2 改變圖形對象的位置81
4.2.1 移動圖形對象81
4.2.2 旋轉圖形對象82
4.3 放棄和重做的命令83
4.3.1 放棄操作84
4.3.2 重做操作84
4.4 繪圖常用修改命令85
4.4.1 刪除操作85
4.4.2 恢復操作85
4.4.3 修剪操作85
4.5 類似復制的修改命令86
4.5.1 復制操作86
4.5.2 偏移操作87
4.5.3 鏡像操作88
4.5.4 陣列操作89
4.6 讓圖形變大的命令91
4.6.1 拉伸操作91
4.6.2 拉長或縮短操作92
4.6.3 延伸操作93
4.7 其他修改命令94
4.7.1 打斷操作94
4.7.2 合并操作95
4.7.3 倒角操作96
4.7.4 圓角操作97
4.7.5 分解操作97
4.8 基礎實例——布置臥室立面圖98
4.8.1 繪制床頭柜和臺燈99
4.8.2 調整壁畫位置101
4.9 基礎練習102
4.10 本章小結102
知識關聯102
第5章 創建文字說明103
5.1 設置文字樣式104
5.1.1 新建文字樣式104
5.1.2 應用文字樣式105
5.1.3 刪除文字樣式105
5.2 輸入文字說明106
5.2.1 創建單行文字說明106
5.2.2 輸入多行文字108
5.3 查找與替換109
5.4 拼寫檢查110
5.5 創建圖紙標題欄111
5.5.1 創建表格樣式111
5.5.2 修改和刪除表格樣式113
5.5.3 創建表格113
5.5.4 編輯表格與單元格114
5.6 在文字說明中插入特殊符號116
5.7 基礎實例——創建圖紙
目錄表格117
5.8 基礎練習119
5.9 本章小結119
知識關聯120
第6章 為圖形標注尺寸121
6.1 尺寸標注的組成及規定122
6.1.1 尺寸標注的組成122
6.1.2 尺寸標注的規定123
6.2 標注樣式的設置123
6.2.1 創建新的尺寸標注樣式124
6.2.2 設置當前尺寸標注樣式124
6.2.3 刪除尺寸標注樣式129
6.3 長度型對象尺寸標注129
6.3.1 線性尺寸標注130
6.3.2 基線尺寸標注130
6.3.3 連續尺寸標注131
6.4 基礎實例——為機械零件
標注尺寸132
6.5 基礎練習133
6.6 本章小結134
知識關聯134
第7章 打印輸出圖紙135
7.1 設置打印參數136
7.1.1 選擇打印設備136
7.1.2 指定打印樣式表136
7.1.3 設置圖紙紙型137
7.1.4 控制出圖比例137
7.1.5 設置打印區域138
7.1.6 設置圖形打印方向138
7.1.7 設置打印偏移139
7.1.8 打印著色的三維模型139
7.2 保存與調用打印設置139
7.2.1 保存打印設置139
7.2.2 調用打印設置140
7.3 以指定線寬打印圖形140
7.4 打印預覽141
7.5 基礎實例——預覽并打印
零件圖142
7.6 基礎練習143
7.7 本章小結144
知識關聯144
提 高 篇
第8章 操作圖層147
8.1 認識圖層148
8.2 圖層的創建和特性的設置148
8.2.1 創建新圖層和重命名圖層148
8.2.2 圖層特性的設置150
8.3 控制圖層狀態152
8.3.1 打開與關閉圖層152
8.3.2 凍結與解凍圖層152
8.3.3 鎖定與解鎖圖層152
8.3.4 設置為當前圖層152
8.3.5 刪除多余的圖層153
8.4 保存和調用圖層153
8.4.1 保存圖層狀態154
8.4.2 調用已有的圖層特性及狀態155
8.5 提高實例——創建機械
裝配圖圖層155
8.6 提高練習158
8.7 本章小結159
提高知識問答160
第9章 圖塊的編輯與插入外部參照161
9.1 圖塊的應用162
9.2 創建內部圖塊和外部圖塊162
9.2.1 創建內部圖塊162
9.2.2 創建外部圖塊164
9.3 調用圖塊164
9.3.1 插入單個圖塊165
9.3.2 插入多個圖塊166
9.3.3 通過設計中心插入常用建筑圖塊168
9.4 編輯圖塊169
9.4.1 重命名圖塊169
9.4.2 分解圖塊169
9.4.3 刪除圖塊170
9.4.4 重新定義圖塊170
9.5 設置圖塊屬性171
9.5.1 定義并編輯屬性171
9.5.2 插入帶屬性的圖塊172
9.5.3 修改屬性172
9.6 插入外部參照圖形173
9.6.1 附著外部參照173
9.6.2 裁剪外部參照174
9.6.3 綁定外部參照175
9.7 提高實例——創建并插入
建筑圖塊175
9.7.1 創建外部圖塊176
9.7.2 插入外部圖塊176
9.8 提高練習177
9.9 本章小結178
提高知識問答178
第10章 為圖形填充圖案179
10.1 創建填充邊界180
10.2 創建填充圖案181
10.2.1 創建填充區域181
10.2.2 為對象創建填充圖案182
10.3 編輯圖案填充183
10.3.1 快速編輯填充圖案183
10.3.2 分解圖案184
10.3.3 設置填充圖案的可見性184
10.3.4 修剪填充的圖案184
10.4 填充漸變色185
10.5 提高實例——填充家居
立面圖186
10.6 提高練習190
10.6.1 填充剖面圖190
10.6.2 修剪圖案191
10.7 本章小結192
提高知識問答192
第11章 輔助工具和高級編輯的運用193
11.1 使用夾點編輯功能編輯對象194
11.2 快速改變圖形對象特性195
11.2.1 改變圖形顏色特性195
11.2.2 改變圖形線型特性196
11.2.3 改變圖形線寬特性197
11.2.4 改變圖形所在圖層198
11.3 使用“特性”選項板改變
圖形特性198
11.4 使用“特性匹配”功能
改變圖形特性200
11.5 編輯特殊圖形對象201
11.5.1 編輯多段線201
11.5.2 編輯樣條曲線202
11.5.3 編輯多線203
11.6 提高實例——設置“戶型
結構圖”的特性205
11.7 提高練習207
11.8 本章小結207
提高知識問答208
第12章 標注特殊圖形和編輯
尺寸標注209
12.1 圓弧形尺寸標注210
12.1.1 標注圓心210
12.1.2 標注半徑和直徑210
12.1.3 標注弧長211
12.2 特殊性尺寸標注212
12.2.1 角度標注212
12.2.2 坐標標注213
12.2.3 快速標注213
12.2.4 創建快速引線標注214
12.2.5 折彎標注216
12.3 編輯尺寸標注217
12.3.1 編輯尺寸標注文字的內容217
12.3.2 編輯標注文字的位置217
12.3.3 更新標注218
12.3.4 關聯標注218
12.4 形位公差219
12.5 提高實例——標注“盤蓋類
零件圖”220
12.6 提高練習223
12.7 本章小結224
提高知識問答224
第13章 繪制三維模型前的準備225
13.1 三維坐標系226
13.1.1 笛卡兒坐標系226
13.1.2 柱坐標系226
13.1.3 球坐標系226
13.2 創建并設置用戶坐標系227
13.2.1 創建用戶坐標系227
13.2.2 改變UCS坐標原點227
13.2.3 指定新UCS坐標228
13.2.4 恢復WCS229
13.2.5 將UCS與實體對象的面對齊229
13.2.6 將UCS與對象對齊230
13.2.7 讓UCS的XY平面平行于屏幕230
13.2.8 指定Z軸的方向230
13.2.9 三點確定UCS坐標230
13.2.10 繞X/Y/Z軸旋轉UCS230
13.2.11 將當前UCS應用到指定窗口231
13.3 三維視圖的設置231
13.3.1 預置三維視點231
13.3.2 選擇三維視圖231
13.3.3 設置視點232
13.3.4 三維動態觀察器233
13.4 提高實例——觀察三維對象234
13.5 提高練習235
13.6 本章小結236
提高知識問答236
第14章 繪制三維模型237
14.1 三維模型的分類238
14.2 繪制簡單實體模型238
14.2.1 繪制長方體238
14.2.2 繪制楔體239
14.2.3 繪制球體240
14.2.4 繪制圓柱體241
14.2.5 繪制圓錐體241
14.2.6 繪制圓環體242
14.3 由二維對象創建三維實體242
14.3.1 通過拉伸創建實體242
14.3.2 通過旋轉創建實體244
14.4 提高實例——繪制椅子245
14.5 提高練習247
14.6 本章小結248
提高知識問答248
第15章 編輯三維模型249
15.1 編輯三維對象250
15.1.1 三維模型特性的修改250
15.1.2 三維模型的移動251
15.1.3 三維模型的旋轉251
15.1.4 三維模型的對齊252
15.1.5 三維模型的鏡像253
15.1.6 三維模型的陣列254
15.2 利用布爾運算創建復雜實體256
15.2.1 并集運算256
15.2.2 交集運算257
15.2.3 差集運算257
15.3 繪制三維網格模型258
15.3.1 繪制平面曲面258
15.3.2 繪制三維面259
15.3.3 繪制三維網格259
15.3.4 繪制旋轉網格260
15.3.5 繪制平移網格261
15.3.6 繪制直紋網格262
15.3.7 繪制邊界網格262
15.4 繪制三維多段體263
15.5 掃掠與放樣264
15.5.1 使用掃掠進行繪制264
15.5.2 使用放樣進行繪制265
15.6 提高實例——繪制連接管266
15.7 提高練習271
15.8 本章小結271
提高知識問答272
第16章 三維實體的高級編輯273
16.1 編輯三維實體對象274
16.1.1 分解實體對象274
16.1.2 剖切實體275
16.1.3 加厚276
16.1.4 對實體倒直角或圓角277
16.1.5 抽殼實體278
16.2 三維實體邊的編輯279
16.2.1 壓印邊280
16.2.2 著色邊280
16.2.3 復制邊281
16.3 三維實體面的編輯282
16.3.1 拉伸面283
16.3.2 移動面284
16.3.3 偏移面285
16.3.4 刪除面286
16.3.5 旋轉面287
16.3.6 傾斜面288
16.3.7 復制面289
16.3.8 著色面290
16.4 視覺樣式291
16.4.1 應用視覺樣式291
16.4.2 管理視覺樣式293
16.5 提高實例——編輯機械
三維實體294
16.6 提高練習297
16.7 本章小結298
提高知識問答298
精 通 篇
第17章 AutoCAD的其他功能301
17.1 AutoCAD設計中心302
17.1.1 打開“設計中心”選項板302
17.1.2 認識“設計中心”選項板303
17.1.3 在圖形中添加內容304
17.1.4 搜索內容305
17.2 查詢對象306
17.2.1 查詢時間307
17.2.2 查詢狀態307
17.2.3 查詢對象列表307
17.2.4 查詢距離308
17.2.5 查詢面積及周長309
17.2.6 查詢點坐標310
17.2.7 查詢對象質量特性310
17.3 輔助功能311
17.3.1 計算器311
17.3.2 清除圖形中的不用對象312
17.3.3 重命名312
17.3.4 核查313
17.3.5 修復313
17.4 光柵圖像314
17.4.1 加載光柵圖像314
17.4.2 卸載光柵圖像315
17.4.3 調整光柵圖像316
17.4.4 管理光柵圖像317
17.5 精通實例——為建筑圖塊
查詢面積317
17.6 精通練習319
17.7 本章小結320
第18章 繪制特殊圖形321
18.1 繪制特殊圖形322
18.1.1 繪制對稱及規則圖形322
18.1.2 繪制圓弧連接圖形322
18.2 繪制剖視圖324
18.2.1 繪制全剖視圖325
18.2.2 繪制半剖視圖326
18.2.3 繪制局部剖視圖326
18.2.4 繪制階梯剖視圖327
18.3 繪制剖面圖327
18.3.1 繪制重合剖面圖328
18.3.2 繪制移出剖面圖328
18.4 精通實例——繪制軸330
18.5 精通練習333
18.6 本章小結334
第19章 繪制常見機械圖335
19.1 繪制軸套類零件336
19.1.1 齒輪軸336
19.1.2 閥桿336
19.2 繪制盤蓋類零件337
19.2.1 端蓋337
19.2.2 閥蓋338
19.3 繪制叉架類零件338
19.3.1 支架338
19.3.2 撥叉339
19.4 繪制箱體類零件340
19.4.1 泵體340
19.4.2 閥體341
19.5 精通實例——繪制齒輪341
19.6 精通練習346
19.7 本章小結346
第20章 繪制裝配圖347
20.1 什么是裝配圖348
20.2 繪制裝配圖348
20.2.1 根據零件圖繪制裝配圖349
20.2.2 全新繪制裝配圖349
20.2.3 標準件在裝配圖中的使用349
20.2.4 標注零件序號351
20.2.5 編寫零件技術要求及明細欄352
20.3 裝配圖的特定表達方式353
20.4 根據裝配圖拆畫零件圖353
20.5 精通實例——繪制截止閥
裝配圖355
20.5.1 繪制裝配圖的三視圖356
20.5.2 繪制其余部分365
20.6 精通練習369
20.7 本章小結370
第21章 繪制常見建筑圖371
21.1 繪制建筑設施圖372
21.1.1 繪制門窗372
21.1.2 繪制馬桶372
21.1.3 繪制洗手池373
21.1.4 繪制樓梯373
21.1.5 繪制欄桿374
21.2 繪制戶型圖375
21.3 繪制公共建筑圖375
21.3.1 繪制公共建筑平面圖376
21.3.2 繪制公共建筑立面圖376
21.4 精通實例——繪制某住宅
平面圖377
21.4.1 準備繪圖378
21.4.2 繪制平面圖381
21.5 精通練習387
21.6 本章小結388
第22章 三維模型的后期處理389
22.1 圖形的消隱390
22.2 使用光源390
22.2.1 光源的類型390
22.2.2 光源的創建392
22.2.3 光源的設置392
22.3 使用材質393
22.3.1 將材質應用到實體394
22.3.2 創建新材質395
22.3.3 使用貼圖395
22.4 實體模型的渲染398
22.4.1 渲染的等級398
22.4.2 渲染背景的設置399
22.4.3 輸出渲染圖像401
22.5 將三維模型轉換為二維圖形402
22.6 精通實例——處理機械
三維模型404
22.7 精通練習408
22.8 本章小結408
實 戰 篇
第23章 建筑設計制圖411
23.1 AutoCAD與建筑制圖412
23.1.1 建筑制圖的內容412
23.1.2 建筑制圖的流程412
23.2 繪制某公共建筑底層平面圖412
23.2.1 實例說明413
23.2.2 實例要點413
23.2.3 制作過程414
23.3 拓展練習426
第24章 機械設計制圖427
24.1 AutoCAD與機械制圖428
24.1.1 機械制圖中的內容和流程428
24.1.2 AutoCAD在制圖中的應用429
24.2 繪制叉架類零件圖429
24.2.1 實例說明430
24.2.2 實例要點430
24.2.3 制作過程430
24.3 拓展練習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