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語言能力是國家信息能力的重要部分,對國家的安全、穩定與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從信息論和系統論兩個視角探討國家語言能力的本質屬性、演化動力和機制以及宏觀調控原則等。本書旨在構建國家語言能力理論框架,并在此基礎上制定適合我國國情的國家語言能力建設參考框架,為發展國家語言能力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原則。全書共分為九章,理論框架部分(書稿前6章),約占全文70%,屬國家語委“十二五”科研規劃2015年度重點項目“國家語言能力的理論與人才標準體系研究”(項目編號:ZDI125-38)結項成果;理論應用部分(書稿第7-9章),約占全文30%,屬國家語委“十三五”科研規劃2020年度后期資助項目(項目編號:HQ135-41)成果。后面3個章節為前期理論的應用,主要是補充調研數據,并在此基礎上構建我國國家語言能力建設的實踐原則。
陳艷紅,女,漢族,1978年2月出生,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2003年獲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語言文學碩士學位,2019年獲北京外國語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博士學位。現任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語言文化傳播研究委員會副會長兼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為語言政策、語言測試、應用語言學。
第 1 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目的與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與意義
1.2 研究綜述
1.2.1 機械還原論與早期語言及語言能力研究
1.2.2 現有的國家語言能力研究及其不足
1.3 國家語言能力研究的整體論進路
1.4 研究目標與創新點
第 2 章 理論基礎
2.1 信息論
2.1.1 信息的定義
2.1.2 信息論概述
2.1.3 信息能力與語言能力
2.2 系統論
2.2.1 語言系統觀的發展
2.2.2 系統的定義
2.2.3 系統論概述
2.2.4 國家語言能力研究的復雜系統范式
2.3 社會實踐理論
2.3.1 場域
2.3.2 資本
2.3.3 慣習
2.4 結語
第 3 章 信息視角下的國家語言能力
3.1 國家語言能力的本質
3.1.1 語言的核心功能是信息功能
3.1.2 語言能力是信息能力之基礎
3.1.3 國家語言能力的內涵與系統屬性
3.2 國家的信息表達和傳遞需求
3.3 國家語言能力維度
3.3.1 信息表達力
3.3.2 信息共享力
3.3.3 信息傳承力
3.3.4 信息控制力
3.4 語言信息能力拓展:語言技術
3.4.1 文字與傳統物媒
3.4.2 現代信息技術與電子媒介
3.4.3 現代語言技術對國家語言能力系統的影響
3.5 結語
第 4 章 國家語言能力的自我演化動力
4.1 系統適應性
4.1.1 系統模塊性
4.1.2 模塊合作與競爭
4.1.3 系統自相似
4.2 個體語言選擇偏好
4.2.1 個體需求層次
4.2.2 語言能力價值及其層次
4.3 結語
第 5 章 國家語言能力的演化機制
5.1 系統的演化機制:自組織
5.2 國家語言能力演化的核心特征
5.2.1 協同作用
5.2.2 臨界性
5.2.3 集群智慧
5.2.4 內部邏輯
5.2.5 宏觀調控的有限決定性
5.3 國家語言能力的演化規律
5.3.1 個體語言能力演化
5.3.2 結構關系演化
5.4 結語
第 6 章 國家語言能力宏觀調控
6.1 宏觀調控的必要性
6.1.1 保障國家語言能力的最優供給
6.1.2 克服自組織演化和調節的局限性
6.1.3. 實現系統間的協同發展
6.2 國家語言能力調控管理模式
6.2.1 系統復雜性與調控管理模式探索
6.2.2 國家語言能力系統的治理原則
6.3 結語
第 7 章 國家語言能力建設三大階段
7.1 信息視閾下的國家語言能力建設三大階段
7.1.1 基礎建設階段
7.1.2 國際接軌階段
7.1.3 國際拓展階段
7.2 國家語言能力建設的中國實踐
7.2.1 國家語言能力網絡建設
7.2.2 與世界語言能力網絡接軌
7.2.3 國家主體語言在世界語言能力網絡的地位
7.2.4 語言系統與社會系統的銜接
7.2.5 專項語言能力建設
7.3 結語
第 8 章 國家語言能力提升路徑
8.1 國家語言能力建設調查
8.1.1 公民語言能力發展
8.1.2 語言人才培養
8.1.3 基于調查的國家語言能力建設措施建議
8.2 其他提升措施
8.2.1 制定各級子系統的語言能力建設路線圖
8.2.2 鼓勵并支持公民進行合理的家庭語言規劃
8.2.3 成立多層級的國家語言能力發展中心
8.2.4 通過宏觀調控手段,引導公民語言能力發展
8.2.5 搭建國家語言能力發展綜合平臺
8.2.6 開展更為系統的國家語言政策與規劃研究
8.3 結語
代跋
參引文獻